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应该成为当前我国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自觉追求。本科院校在确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定位时,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回应社会发展需求,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塑造健全人格、夯实知识基础、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确立本科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坐标。因此,彰显大学学术自由精神、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教学核心地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应当成为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走向。  相似文献   

2.
创新人才内涵及培养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有新的理念,即:在传授知识方面,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理念;在成才目标方面,既要破除因循守旧的人才观,又要确立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为目标的新的人才观;在育人观念方面,既要注重共性的培养,又要强化个性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科建设方面,既要注重本学科的特色,又要树立、理、工、农、医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理念;在教学观念方面,既要改变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又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等.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当前铁路行业人才需求时间紧迫、需求领域广泛、需求层次丰富、需求标准更高等新特点,在认真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后,西南交通大学主动寻求与行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制定了《西南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专业规范》。它确立了铁路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并按照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搭建课程体系,有效支撑起铁路行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性较强的基础课程,重新考量其课程性质、任务及课程设制,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和方法,应是课程改革探索的首要任务。在教学理念方面,应确立高远的教学目的,反对知识工具化;立足文学本体,扩大课程的文化内涵;培养研究意识,引导学术门径。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要注重原典教学,以‘史’为纲,以‘选’为本;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知识能力互动。  相似文献   

5.
在工科人才培养中,高等数学课程具有重要地位。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工科人才的数学基础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本文深入分析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通过深度融入信息技术,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三维培养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做到“纵横兼顾、知能并举、思政进课堂”,解决新形势下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创新教学过程,打造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系统性与碎片化“三维融合”的交互式课堂,实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拓展,解决新形势下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创新教学评价,建立多方位全过程评价体系,督促学生有效参与每一教学环节,及时有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保证教学效果。创新教学的实验班与同等层次对照班的教学效果对比表明,创新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活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育知识基础观可分为"外在基础观"与"内在基础观"。在我国教育知识生产中,外在基础观因难以克服"教育知识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而招致诘难,内在基础观的具体类型主要有常识基础观、逻辑基础观以及学科基础观,三者的生产实践也问题重重。已有基础观难以维续教育知识生产,新基础观根据"基础"含义取以"教育经典"为教育知识基础,属于内在基础观。贯彻这一基础观亟须以蕴于教育现实的时代精神诠释教育经典,赓续其"经典化"历程。  相似文献   

7.
新知识观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前提和努力方向之一。新知识观的确立和生成对于教学设计路径选择,目标评价,情意顿悟测验等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对于顺利实施新课改,衔接整合其他教育理念,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具有战略和全局性意义。基于这一点认识,作者将从哲学视野中萃取提炼出知识观的形成演变轨迹,并对新知识观生成的学理结构和特征做一梳理和剖析,希望能使大家对新知识观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消极自由观与积极自由观是当代西方各种自由观分歧的焦点,而这种分歧集中体现在自由与道德、自由与能力、自由与市场三个方面。这两种自由观各有得失,消极自由主义者所确立的物理主义的自由观虽然实现了客观性和道德中立性,但它不过是一种对个人价值、基本利益和需要漠不关心的“流浪汉式”的自由观;而积极自由观虽然关注权利、财富和机会的分配制度,但它是一种求助于人性论和价值观的高度规范性的解释方式,难以使自由主义成为客观的“科学”。最后,文章指出了双方发生理论分歧的现实基础和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为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确立新评价观和新教学观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实行考试改革的背景及理论基础入手,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从四方面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所实行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培育批判性思维:大学教学的重要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判性思维是关于相信什么和做什么的理性思考,它既是独立自主人格形成的基础,也是知识创新的前提,还是应对未来的定力。因此,为了培育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大学教学就应确立新的知识观,开展问题导向的教学,更新教学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主体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实施模式。主体教育的最根本特征是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包括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两方面),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实施主体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要确立新的教育功能观、质量观、方法观、学生观和教师观。主体教育的另一个关键是明确目标体系。统计表明,主体精神包括自觉性、坚持性、自信心、责任感、主动性、独立性六个方面,主体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自我调节、环境适应能力。主体教育还要求教育方法上的一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12.
地方院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问题直接关涉高等教育今后发展的走向.在此,地方院校应把基于知识复合型与能力复合型二者融合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种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主的人才,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构建这个关键在于彰显"地方性"和"特色性"两个要素,具体实施的路径主要有:确立"合格+个性"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的模式和管理,创建"合格+特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社会效度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创造力内隐观所涉及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认知、人格的许多方面;2、经因素分析把大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因素,分别是:道德品质,异常人格,探究心理,自主性,才情,内在动力,独创能力,知识经验,发现问题的能力,智力,自强,其中道德品质、内在动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中国大学生所特有。3、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在上述诸因素上创造力内隐观总体差异显著,在各具体因素上内隐观有些也存在不一致。4、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观反思——兼谈教学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课程教材的发展史来看,教材观可概括为:知识教材观和智慧教材观,新课程实施中产生唯教材是从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教材观未能实现由知识教材观向智慧教材观的转变.知识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教学的蓝本.规范、控制着教师的教学;教材的关键部分是知识点和练习,且教材是教学的惟一资源。知识教材观导致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失衡、基础知识与学科整体相矛盾、学术性与实践性相冲突,以及课业负担过重等现象.智慧教材观视教材为发展学生能力的素材,教材的价值不在于“控制”教学,而是为教学提供基础性本,教材的结构具有开放性和创生性?智慧教材观是对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学习智慧的张扬:教学方法的变革必须树立智慧教材观。  相似文献   

15.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基础扎实、技能过硬,善于整合和创新知识,善于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这种高素质人才必须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个性鲜明的教育观及因人施教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我国人才市场供求特点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对策,即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类型;确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采取措施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办学优势。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和平观”是对当今国际社会深刻思考、科学分析判断得出的理论结论。邓小平的“和平观”内容丰富、精深: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和平的终极目标是促发展;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邓小平“和平观”的形成与确立是对传统观念的重大理论突破,体现了邓小平长远的战略眼光与强烈的务实精神。这一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发展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工科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凝练本硕博一体化八方面内涵;形成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顶端需求为目标,系统优化设计学科方向与专业基础相适应的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基于学生兴趣和能力,建立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3+X”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了激励学科和科研优势资源投入本科生培养的内生动力机制;立足服务国家科研育人,创建了以重大项目研究需求为导向的强化研究生素质与能力贯通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是对毛泽东、邓小平人才思想的重要发展。落实这一重要思想 ,需要解决好经济全球化、现代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信息多元化等四个方面提出的新课题 ,在德育观、人才观、价值观、知识观等四个方面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是实现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思想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20.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法治,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道德需要,是主体普遍道德需要的制度安排和规范表达。个体道德力,则是社会法治建设的“助推器”。个体道德力助力法治文化弘扬、推动法治人才培养、促进法治体系建构、保障法治实践深化。但是,个体道德力与社会法治并非总能有效共行、相与为一。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对策、清除掣肘,全面强化个体道德力对于社会法治之功用,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夯实法律的伦理内涵与价值基础,提升立法的反思和回应能力;构建司法执法与民意的有效沟通机制,考究司法执法实践中"道德话语"的特殊意蕴;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提高公民的守法理性,强化公民的守法自律意识,为公民的守法道德确立具体向度;兼顾知识普及、法学研究与价值体认,注重法治人才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美德培育;德法双修,法德共进,敦促道德教育与普法教育桴鼓相应,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