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近几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身也不可避 免地暴露出许多缺陷和矛盾。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已成为解决目前农村经济诸多 矛盾的突破口。由于土地制度问题涉及的面甚广。所以本文不可能对繁杂的土地制度问 题一一剖析,仅就农村土地商品化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 土地是农村商品生产赖以发展的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基本生产资料。长期以来,由于 我们片面和教条式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及土地公有制,否定了在社会主义土 地公有制的条件下,土地成为商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否定了土地…  相似文献   

2.
越南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中赋予农民永久土地使用权及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的经验与教训,其对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期限无限顺延所引发的人地不均矛盾,是关系农村社会和谐与安定的重大问题。只有赋予农民永久的土地使用权,才能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纠纷,其存在的意义在于能够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风险的时期,社会利益和冲突的多元化、社会主体关系的多元化、价值观与文化传统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纠纷解决手段的多样化.因此,加快构建多元化家事纠纷解决机制,为社会主体和纠纷当事人提供符合他们利益和偏好、可选择的纠纷解决途径,既有利于缓解司法途径解决纠纷的压力,也有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纠纷."司法和谐"理念强调了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家事案件的处理要注意充分运用调解机制,发挥人民调解、仲裁调解、行政部门调解等矛盾调处机制的作用,扩大了家事矛盾非诉讼机制的适用范围,从而真正探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问题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农村改革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保留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赋予并不断强化和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也是对农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不断进行探索的过程。农业税取消之后,各个利益相关方更把目光集中在农村的土地上。为解决农村土地制度面临的问题,研究者们提出几种思路。展望土地制度变革,探索农村集体成员———从事不同行业,处于不同经营形态之中的几种类型的农民对农村土地的财产权利的不同实现形式,是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制度变迁的方式。这种探索对农民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土地要素,逐步市场化的过程。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的实现必须要有农民政治上的民主权利落实为保障,必须与农民的民主权利的实现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甘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土地制度的合理与否,对土地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对当前甘肃进行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分析剖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甘肃进行农村土地流转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把握土地流转原则的前提下,提出了今后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黄伟忠 《社科纵横》2009,24(4):22-24
社会转型的加快,使基层社会矛盾呈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土地承包纠纷居高不下、土地征用纠纷反复、劳资纠纷动辄引发群体性事件、环境污染、物业管理引起的纠纷增多。为了有效预防、成功调处和防止激化矛盾纠纷,要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从黉l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要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整利益分配,夯实社会稳定基础,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加强诚信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乡镇政府处于国家政权的最基层,其向上承载着庞大的国家机构体系,向下则连接着九亿之众的广大农村社会.乡镇在客观上担负着调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职能,它以独特的方式调处、化解形形色色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形成一套颇具特色的乡镇纠纷解决机制,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乡镇却面临着社会与自身的双重转型,并深深地陷入转型期的不适与痛楚之中,这种境况严重制约了乡镇调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职能的发挥.因此,乡镇需要通过制度与机制的创新,从而获得与其职能相匹配的调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农民的地权选择与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得到多数农民的认同。但是,当前农村的土地权属关系仍不明晰、不稳定,农民最担心和反对的是国家或集体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农民不仅要求土地承包权的长期稳定,还有实行土地私有化的愿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总方向应该是:完善土地二轮延包,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农地退出机制,实行"农地稳定、公地调整"的政策,建立农村地价评估机制,从而进一步明晰和强化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确保"农民对土地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将长期保持不变,也就是永远不变"。  相似文献   

9.
论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制度是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基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土地制度改革,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国农村、农民和农业经济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然而,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呈逐年递减趋势: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1997年为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仅为2.1%;农业增长乏力,拖了我国工业化后腿;农村现代化步伐减慢,城乡差距拉大.所有这些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传统土地制度创新带来的报酬递增效应已经消失,"三农"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进行土地制度的再次重大改革.本文通过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剖析,提出实施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现状与制度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纠纷的存在本身并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既有的纠纷处理体系是否有化解纠纷的能力。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导致的环境纠纷日益严重,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作为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手段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与环保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还比较落后,使得我国环境纠纷的处理格外困难。因此,借鉴环保先进国家的经验,检视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现状,厘清其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探讨构建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合理性,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这一制度的构建进行理论探索,以期这一制度能高效、公正地运行,就成为目前解决环境纠纷,促进环保问题解决的极为迫切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郭亮 《社会》2012,32(2):144-170
本文根据湖北S镇的调查发现,土地承包纠纷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性原因。在三起土地纠纷中,农户的抗争依据不是来自现有的土地法权规定,而是来自前期制度形态所塑造的土地认知方式。祖业权、生存权和土地占有的平均主义诉求是这种土地认知的部分内容。这种土地认知与新产权的规定发生了冲突,以致基层政权无法有效地应对。因此,在现有的政治框架内,土地产权的变革需要虑及产权变革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As shown in the many disputes occurring in reforms to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forms aimed at clarifying property rights that follow the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arable land are not wholly compatible with the informal system of property rights followed in village communities up to the present. This highlights the fact that the existing theory of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no longer provides a sufficient or effec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operty rights game in the practice of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Further, the existing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are conducive neither to the resolution of disputes over forest tenure nor to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lan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more inclusive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rural property rights: village communal ownership. This highlights the village community as the main force in the practice of property rights and integrates the communal ownership values accumulated and inherited in the course of village transi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a rational mechanism developed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village communal ownership may be able to further improve and encourage the reform of rural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 lea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system of rural property rights involving clear title to the land.  相似文献   

13.
杨磊  刘建平 《社会》2015,35(2):218-240
本文通过“混合地权”的概念来解释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的内在结构、关系和实施机制。借用制度分析方法指出,混合地权的制度系统包括财产权利、公共治理、社会关系和观念习俗等四个维度,它们是具有很强约束力的制度安排。通过对Z村村民小组的个案研究发现,不同维度的规则对混合地权的实施都产生了影响,共同决定了农地产权实施的过程和效果,使得地权实施呈现出不确定性规则的内在逻辑,陷入多重均衡和交易成本高的困境,且承包经营权和集体成员权之间的张力是根本性矛盾。个案研究还发现,农民的财产权利观念不断增强,家庭承包经营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可。在经济社会转型中,应完善集体土地所有制的社会化治理机制,构建起一种平衡多方利益的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中出现的诸多林权纠纷现象表明,仿效耕地承包制的明晰产权改革设计与村庄社区沿袭至今的非正式产权制度无法完全兼容,由此凸显的问题是:关于集体产权实践的既有理论已不足以对集体林权实践中展现出的产权博弈现象作出充分有效的解释。既有的集体产权制度安排,也不利于林权纠纷调处及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利用。为此,有必要建构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农村产权制度分析框架——村庄社区产权,以凸显村庄社区在产权实践中所具有的主体能动性,整合村庄变迁中积累传承的社区产权价值观。引入村庄社区产权实践中形成的合理机制,或许能够进一步完善和促进中国农村产权制度变革,进而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5.
南宁市农业产业化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分析南宁市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推进南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措施。提出要探索和实践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农业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建立现代农业资金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民素质提高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的社会冲突大多数源起于基层。亟需我们稳定基础、防治兼顾。天津市唐口街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立"群众诉求调处四级网格"的做法,为疏导和化解基层冲突纠纷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的社会冲突大多数源起于基层。亟需我们稳定基础、防治兼顾。天津市唐口街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立群众诉求调处四级网格的做法,为疏导和化解基层冲突纠纷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牛昉 《唐都学刊》2005,21(6):77-80
发展农村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建构新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以三个转变强化销售,拉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三次伟大变革,其基本成果就是现行农村土地制度;这一制度关系国之根本并具有其基本合理性,但也存在某些严重缺陷,应当以高度慎重的态度进行渐进式的改革完善。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农村土地制度严重缺陷的首要根源,应当坚决摒弃。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村缺乏完善的现代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以及土地天然地提供了一种综合性保障的事实,被一些学者解读为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他们认为,在当前农村政策政策背景下可以借助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方式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暗含着土地实际肩负着农村的部分社会保障职能和农民进入社会保障门槛需要以放弃土地权利为代价两个观点。土地的天然保障功能与社会保障之间具有异质性,土地流转带来的保障作用与社会保障之间同样具有异质性。应当尽量排除土地因素在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的作用,在“去土地化”的路向上似乎更有助于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