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经历了四次丰富发展: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为我党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决了全党思想上的“洋化”等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全党思想上的“神化”问题;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又创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决了全党思想上的“僵化”问题”;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又将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升华为“求真务实”,解决了全党思想上的“浮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体系。邓小平、江泽民分别提出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胡锦涛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发展、新任务、新要求,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等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发展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并把党的思想路线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与时俱进,并把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列起来,共同构成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与发展是由不同时代的社会实践、历史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思想路线完备的理论形态应包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方面的内容.革命年代,思想路线中应有的“改造世界”的理论表述为改造世界的具体实践所替代.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思想路线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实事求是,侧重于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对实事求是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广度展开.求真务实,吸取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全部精髓,并将党的思想路线由认识世界拓展到改造世界,使党的思想路线获得了完备的理论形态,构成了我党思想路线认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世纪发展的新高度论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形式、发展和特征,揭示了邓小平对这一理论的新贡献。文中提出“求实、求是、求新”是这一思想路线的典型特征,并论述了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完整内涵,使党的思想路线理论达到全新的阶段。这一新贡献既是本世纪三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又是不断推动思想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邓小平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新概括,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命题。认为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从而使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注入新的形式和内容,创造性地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可以说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面对“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同时并存的新形势新情况,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历经“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格。本文通过回顾党的思想路线三个阶段的发展,说明创新是党的思想路线发展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与时俱进的鲜明时代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次阐释了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强调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之际,本期  相似文献   

10.
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非常关注思想路线建设问题,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与时俱进”这一概念,“与时俱进”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时俱化”的积极扬弃,同时也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理论品质。把“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相提并论,是对党的思想路线所作的最经典的表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在“二大”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大”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方针,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问题的提出,是党对中国革命思想政治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它在中国革命发展中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是继毛泽东、邓小平之后,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做出独特贡献的政治家与理论家。他在科学把握时代脉搏,深刻洞悉全党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等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性质、先进性建设以及思想路线等方面的阐发与论述,为新时期党的事业的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实事求是确立为我党的思想路线。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又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我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正确坚持和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颁布的《俄罗斯反贪污贿赂法》在推进俄罗斯反腐败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该法规定了一系列很有特色的反贪污贿赂制度。如何加强中国的反贪污贿赂立法工作,走制度反腐之路,俄罗斯的经验和做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人生艺术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共产党员的修养提供了艺术的理论指导。通过运用"真善美统一"、"入世出世"、"知不可为而为之"等艺术精神,对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进行了解读,揭示了共产党员修养的人生艺术。进行共产党员修养的艺术探索,对于今天共产党在其修养与人生艺术的实践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New Perspectives on Promoting Party's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In Light of Reflections on Hu Jin-tao's "July 1st Speech" ZHENG You-xian (Marxist Methodology Institute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Abstract: Hu Jin-tao's "July 1st Speech" has greatly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theories of Party's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in Marxism.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we 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strengthening Party's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further clarify the ways and goals of improving Party's system, follow the four basic principles and highlight the four focus areas. Only in this way can Party's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be promoted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改善民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改善民生与"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之中。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至上宗旨的具体体现。党与民贴心,民与党同心。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改善民生的伟大实践和历史的反复比较中,最终选择了"跟共产党走",于是有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历史,就是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及其党建的现状迫切要求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依据道德的本质,道德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密切关联。从"以德树人"的角度,分别从自律与他律的层面探索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路径,即通过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德性,激发其"自律"的内在良心力量,建构大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的相关策略与措施;同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建构有效机制,发挥规范"他律"的外部约束力量,与德性"自律"共同推进大学生党员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  相似文献   

19.
论延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和科学的分析。他在党内首先同时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概念并科学地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他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他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作出了总结,强调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强调党的自身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度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