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广告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具体阐述了中国公益广告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存在的不足三个方面问题,其中还重点说明了公益广告语言的艺术特色与感染作用,分析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给公益广告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鹏  焦玉河 《东岳论丛》2007,28(4):173-175
广义的广告范畴包括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作为非商业广告的重要形式与商业广告有着本质区别。本文通过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的比较分析,从公益广告的投资主体、内容诉求、宣传效果等方面,阐明公益广告的直接诉求目标是社会效益,同时,还隐含着长远的经济价值;特别是投资公益广告的我国企业,公益广告的经济价值蕴涵于企业的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价值提升,企业投资公益广告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公益广告所特有的个性特点,文章从动人的广告主题来源于动人的素材,动人的广告意境来源于对平凡生活中所蕴含的不平凡意义的挖掘,动人的广告表现手法来源于对生活素材的全新表达,动人的广告效果在于能够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感情上的共鸣四个方面阐明了创造优秀的公益广告所必备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形式和信息传播形态,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在当前我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公益广告更是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以现实生活中的公益广告为实例,从四个方面阐述公益广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2016,(10)
校园公益广告对于推进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具有弘扬大学精神、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形式、克服大学生信仰危机的重要意义。校园公益广告应从借鉴"中国梦"系列社会公益广告的成功经验入手,通过寻求校园公益广告与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内在链接性和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针对当前"中国梦"校园公益广告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对校园公益广告推进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陈妍  杨艳茹 《理论界》2014,(5):190-192
公益广告就其承载的社会价值而言,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从隐性载体的视角研究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质,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增强其感染力和实效性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强公益广告社会价值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大众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公益广告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的功能,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路径之一。公益广告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表达,其广泛的宣传力及隐性传播方式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公益广告的先进形象示范、舆论引导、社会动员更容易引导大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公益广告应该运用与大众贴合的题材内容、丰富多样的形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西部三家报纸广告在西部大开发前后的变化以及东部三家日报和西部三家日报广告的现状进行了对比,发现西部日报在大开发启动后,其广告经营总体上因应了中央的政策精神,市场意识在增强,广告的投放、设计较之大开发前有某些进步,如版眼广告、分类广告及公益广告的出现与增多;然而与东部日报相比,西部日报广告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广告容量、版面符号、表达方式上均有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9.
以矫正视力正常的76名大学生为被试,用Tobii T60眼动仪记录他们观看不同感性诉求、不同主题的公益广告的眼动指标和特征,探寻二者对广告效果的影响。实验为3(感性诉求:恐惧感、幽默感、同情感)×3(主题:治理污染、关爱儿童、动物保护)的被试内设计。结果表明:感性诉求以及主题与感性诉求的交互作用是影响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采用同情诉求的动物保护主题广告能够强烈影响受众的态度;幽默诉求方式下的治理污染广告能够有效引发受众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试论公益广告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益广告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发端于40年代的美国。我国的公益广告虽然始于1978年,但它弘扬真善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功能正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公益广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它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语篇的介入资源(engagement)为切入点,选取香港政府电视公益宣传广告(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中7个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故事型语篇为素材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公益广告语篇构建之解决模式,选取了多角度介入,极大地增加了语篇的对话效果。同时,语篇通过缩小对话性空间来实现其广告诉求,虽然每个语篇都蕴含着多个角度的介入,从根本上说,语篇的话语指向只有1个。语篇采用否定与赞同的介入资源的搭配,形成了公益广告特有的修辞策略,以实现其劝说的人际功能和传达其社会目的。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5,(3):230-234
在当下这个超载的信息化时代,广告存在于我们生存环境的每个角落,它已经具有某种"生物属性",成为我们无法规避的"物种"。由于人性对真、善、美的尊崇,而这种尊崇又需要有一定的方式来传达,公益广告正是这种被尊崇理念的最佳传动媒介。因此,公益广告作为宣扬善和真等人类公益理念的具有冲击力的视听形式,它对大众心灵的作用是打动、震颤和"润物细无声"的。  相似文献   

13.
公益广告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与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目前我国公益广告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4.
王卓 《南方论刊》2007,(11):76-76,68
中国的公益广告一直是传媒学界和业界探讨较多的文本,讨论中心主要围绕公益广告的去商业性质问题。本文以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民族企业的基本商情为分析背景,立足客观现实,重新审视中国公益广告的"公"与"利"之争,分析了现今中国公益广告未彻底去商的原因,阐述了商业因素存在于中国公益广告当中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指出这一现象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并能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吴永长 《东南学术》2001,(3):95-102
禁毒主题的公益广告传播在警示公众远离毒品、营造强大的禁毒声势方面具有新闻报道、电视纪录片等其它宣传形式所没有的独特功效。然而,与我国相当严峻的禁毒形势不相吻合的是,这一传播方式力度过于薄弱。本文在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禁毒广告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社会,广告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争奇斗巧,花样翻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本文以文化为视角,从文化决定广告传播力、广告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提升广告文化品位三个方面分析了广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无厘头风格的广告以搞笑调侃、离经叛道为特点,主要是为了达到传播目的,进而达到营销目的。在社会目的、文化责任方面无厘头风格的广告有所欠缺。对此我们可以从法律法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个方面来管理,从而禁止缺乏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的广告,做兼顾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广告。  相似文献   

18.
邬盛根  严密 《江淮论坛》2014,(5):146-150
我国公益广告的行政化和商业化色彩一定程度消解了公益本质,一直以来也成为阻碍我国公益广告运行的顽疾和瓶颈。文章借鉴“多中心”理论核心概念,采用“使用者协会”构建我国公益广告运行主导者—“企业型非营利组织”模式,运用有限合伙制经营形式平衡公益纯粹性和商业参与关系,坚持公益本质的非营利性,以实现公益广告主导者层面的独立自治和“多中心”运行竞争的的公益广告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广告活动主体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广告活动主体的社会责任指广告活动主体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得发布不良广告,不得侵犯消费者利益。建立第三方广告自律审查制度、保证广告行业协会的独立性、制订广告行业协会的活动规则,是落实广告活动主体社会责任的有益选择。  相似文献   

20.
广告在消费社会的形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积极作用于消费者心智,影响和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价值观、社会阶层观,推动了消费社会的商品流转速度,营造了经济繁荣的社会表象,但同时也造成了社会的极大浪费。从广告心理学、广告文化学和广告社会学的视角剖析了广告传播对消费社会的影响机理,按照广告传播——文化教育——消费欲望——社会发展的逻辑论证了广告与消费社会的深刻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