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道德和道德教育遭受的劫难已经过去了。可是,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学著作中至今还隐姓埋名,在教育实践中又往往有名无实,其原因之一是道德概念运用上的混乱至今没有结束。现在当德育同时使用的概念有:“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旻 《船山学刊》2006,(1):62-64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王阳明提出了“明人伦”、“致良知”的道德教育目标、“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原则、“因之而施之”的道德教育方法、“学贵得于心”的道德教育标准,这些教育思想作为我国古代传统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德育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积极推行道德教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效果却不甚理想。本文在审视其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其症结所在,指出道德教育不振的主因乃是道德教育的政治性泛化———道德教育中强制的浪潮和工具理性的弥漫,澄清道德教育与政治性泛化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之间的异同,剥除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和工具性外壳,揭示其合理内核,复归其本体价值,以重建我们的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汉代思想家无不把乡里道德教育看作是治国之大务 ,当时乡里道德教育主要有乡官表率、乡里教育和彰表楷模三种途径。道德教育对造就淳厚民风和加强乡里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并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  相似文献   

5.
汉代教育主要有四个特点:儒家教育为教育的主流;突出教育为政治的服务性;道德教育居于首位;官学与私学并行。汉代教育为后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起了推动作用,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高校道德教育如何摆脱困境以增强教育效果,是教育界长期面临的严峻课题。“德”的苍白和“育”的无力,是造成高校道德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本文立足于新世纪的教育创新,从哲学、经济、文化角度分析了目前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三大挑战,提出了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的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7.
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而情感缺失恰是当代德育的现状.情感教育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源远流长.本文比较了中西传统情感教育的异同,并从中得到启示.目的在于深化当代中国社会的情感道德教育,提升德育效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教育视野与道德视野是解读道德教育的两种不同维度.基于教育视野的道德教育,以教育为逻辑起点,其思考的主题是怎样让受教育者最快最好地接受道德,追求的是道德教育的“教育”道德性,以道德是否为受教育者所接受为评价标准.基于道德视野的道德教育,以道德为逻辑起点,其思考的主题是怎样的道德才能让受教育者最快最好地接受,追求的是道德教育的“道德”道德性,以道德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生活为评价标准.将道德教育同时置于教育视野与道德视野之下,可以让道德教育获得教育哲学和道德哲学的双重支撑,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要教育,不要灌输,这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灌输与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分别表现在道德教育的意图、内容、方法上.封闭与开放、非理性与理性、强制与自由构成了灌输与教育的三对矛盾.在意图方面,主张灌输的道德教育是封闭、僵化的,而“无灌输的道德教育”则是开放、发展的.在内容方面,从历时性上看,非理性的灌输在道德教育中一直存在并持续产生影响;从共时性上看,理性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在方法方面,从语义学上看,灌输违背道德和教育的本质;从教育目标看,道德教育中的灌输抹杀人的尊严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论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和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政治教育的本质:文化·塑造·参与一般认为,“政治教育”(PoliticalEducation)与“思想教育”(IdeologicalEducation)、“道德教育”(MoralEducation)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或称德育)。但应当说三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各自具有特定的内容和特殊的功能,不能简单地混为~谈,更不应该在教育实践中不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异,而采用同一种教育模式。在这三者之中,“道德教育”与其它两者相比较而言,区别是明显的,并且已有不少学者主张‘应该把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区分开来。[‘j”但是,以“长期以来存在着以政治教育代…  相似文献   

11.
张沛 《兰州学刊》2014,(4):12-17
自清代乾嘉以来,沉寂已久的汉代象数学得以再次勃兴。在此易学学术语境下,李道平明确提出"言象数而义理在其中"的易学观,推尊汉代象数的治《易》之法。为追本溯源,李道平作《易筮遗占》一卷,对《左传》《国语》中的十六则筮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亦对"之八"、"皆八"等三则疑难筮例明抒其见。因汉儒《易》注有赖李鼎祚《周易集解》而留存,李氏又作《纂疏》以疏通、彰明之。其疏文除诠解汉易旧说、考辨字义文意外,又参以己意。其中二百余条"愚案"疏文,充分反映了李道平本人的易学识见。约言之,其"愚案"内容不外发挥汉易、引证字义、阐发义理和兼采宋学四端。总体而言,李氏《纂疏》虽偶有失当处,但毕竟瑕不掩瑜。迄今为止,此书仍为学者入门汉易乃至研习易学之锁钥。  相似文献   

12.
面对新时期以来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着一系列困境,特别是不善于运用美德"化育"机制进行道德教育,致使德育教育投入巨大而成效甚微。文章利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时期大学生美德化育的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提升大学生美德教育效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东汉道德教化传统及其历史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长期战乱建立起来的东汉封建政权 ,为安定社会 ,巩固统治 ,把强化儒家伦理道德教化作为统治的首要任务 ,从中央到地方 ,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严密的道德教化网络。东汉的道德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它促进了儒学的社会化进程 ,提高了管理者的道德素质 ,也美化了社会风俗 ,其历史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4.
道德承担的主体是个人的;教育亦应该成为道德的调节方式;道德评价的对象不仅是行为,还应包括言语,是对"言行"的评价。因此,道德的定义应是:道德以善恶为标准,是调整个人的身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之间利益关系的非权力性言行规范的总和。它以教育、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调节。  相似文献   

15.
“清议”一词概出现于魏晋时期,多用来指代士人的公平论政或泛指社会合理舆论.先秦时期,我国即有清议传统存在,开明君主为取得政清民和之目的,往往借此体察民情.汉代发扬了清议传统,在乡邑间、士人群体间、名士个人间,皆存在清议现象,东汉末年的“清议运动”更是影响巨大而深远.汉代统治者在用人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制”尤为重视乡里清议的作用.乡里清议的对象既有布衣平民,又有没落官宦之后或经明行修之士.而乡里清议的内容则注重孝悌、德行和才识.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乡里清议亦渐显其弊.  相似文献   

16.
《山阳公载记》是已失传的魏晋时期优秀文史作品。裴注所引《山阳公载记》之处,对于《三国志》原书所录史实有所补正。据裴注所引该书资料可知:《山阳公载记》10卷,晋著作郎乐资撰;记事多发生在东汉灵、献二帝时期,内容涉及军事、政治以及历史人物的逸闻,且语言优美。  相似文献   

17.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高度重视德育在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对新时期德育工作在实践中提出了创新思想,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德育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共同理想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教育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8.
儒家思想为“亲亲相隐”制度提供了伦理上的正当性基础。“亲亲相隐”的原则和制度萌芽于春秋、秦、汉初时期,发展于唐、宋、元、明、清,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实现了近代化转型。“文化大革命”以后,“大义灭亲”取代“亲亲相隐”制度。然而,《刑诉法修正案》的颁布改变了这一状况,使其精神如律。  相似文献   

19.
墨子"非乐"曾招致儒家"蔽于用而不知文"的批评。西汉经学家刘向为墨子正名,把其文化观概括为"先质后文",即先满足人民的基本物质需求,然后再从事文化活动。"先质后文"不等于"重质"、"废文"。"先质后文"的文化观渊源于现实、历史以及认识论三个层面,其主旨是强本节用和繁荣文化。"先质后文"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它重视物质生产以解决民生问题,目标是实现大同理想;主张繁荣教育文化以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觉悟,从而实现天下人皆相爱的和谐社会,这些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真 《殷都学刊》2008,29(1):61-65
《诗》文本的形成是一个历时性过程,其中在鲁襄公时代,“二南”“三卫”之外的列国《风》诗正式进入《诗》文本,但各自独立存在,与《雅》、《颂》并列,后被孔子归入《邦风》,形成今本《诗经》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