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司法实践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了无法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从而使质证、辩论受到限制和削弱。改变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现状,找出其中的原因及对策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从立法上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并且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都规定了,证人违反作证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证人拒不出庭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因此,深入挖掘证人拒证的根源,解决证人作证难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证人拒证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事诉讼中 ,证人证言无疑是各国运用得最为广泛、最为普遍的一种证据。统计表明 ,我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案件中存在明确证人的超过 80 %,然而真正出庭作证的却不到 5 %。这说明实践中证人拒证现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证人不作证 ,特别是重要证人不作证 ,将直接影响刑事案件的庭审质量 ,进而关系到整个审判方式改革的成败。有鉴于此 ,许多学者就如何促进证人作证纷纷建言 ,但在论及证人拒证原因时往往一笔带过或陷于空泛 ,使立论基础大打折扣。笔者认为 ,不挖掘证人拒证背后的深刻根源就不可能寻找到解决此问题的钥匙。本文尝试从多角…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诉讼中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在一定条件下的拒证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的证据制度,也是立法对人权保障等法律多元价值的追求.现代法律的制定离不开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鉴于我国存在"亲亲相隐"的立法传统和亲情伦理观,应在立法中明确规定近亲属拒证权.但对于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重大利益的犯罪如恐怖犯罪、毒品犯罪以及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可以不适用近亲属拒证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江华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6):40-42
在我国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中证人拒不出庭作证已严重影响了诉讼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此 ,本文从证人、司法实践、立法现状三个角度分析了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证人拒不出庭作证问题的若干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晓静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7):92-95
证人权利是确保证人履行义务的前提。我国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证人的程序性权利,而对于实体性权利却涉及很少,这是导致司法实践中,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重要原因。因此,要解决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难题,必须明确证人的权利及保障。 相似文献
7.
江华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6):40-42,52
在我国刑事诉论的司法实践中证人拒不出庭作证已严重影响了诉讼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此,本文从证人、司法实践、立法现状三个角度分析了证人拒不出庭作证问题的若干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8.
构建我国刑事诉讼证人拒证权制度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赋予证人一定条件下的拒证权是现代刑事诉讼立法的潮流,也是人权保障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在这方面立法欠缺的实际情况,本文通过分析有关证人拒证的立法例,设立证人拒证权制度的法律理念,并为建立我国刑事证人拒证权制度提出了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9.
证人出庭作证难,特别是重要的证人出庭作证难,将直接影响刑事案件的庭审质量,进而关系到审判方式改革的成败。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的影响;法律法规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存在漏洞;法律法规对证人权利义务的规定不详细;证人不出庭作证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证人保护制度相对缺失。 相似文献
10.
证人作证率低既有证人主观上的原因,也有执法活动中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立法不完善,在证人作证制度的立法设计上只强调作证前的“应该”的一面而忽略了作证后“保护”的一面,使“司法为民”的理念得不到始终如一贯彻,本文试从保护证人的层面提出完善我国证人作证的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证人出庭在刑事诉讼中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刑事审判方式改革不断深入 ,证人出庭接受控辩双方质证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我国刑事诉讼法在规定证人出庭方面与证人出庭的重要作用很不对称 ,主要表现为 :证人出庭没有明确的强制性规定、证人出庭缺乏具体制度保障、询问证人的规则不够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其能产生正确的结果——对犯罪者处以应得的刑罚,而且还在于让那些利益可能受诉讼影响的人受到公正的对待,使其人格尊严得到尊重。因此,刑事诉讼活动不仅是一种以恢复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为目标的认识活动,而且也是一种程序道德价值目标的选择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3.
何雪波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7-53
虽然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某些具有特定身份的证人免于强制出庭的义务,但我国并未因此而建立起证人拒证权制度。本文拟从“亲亲相隐”这一儒家传统礼法制度展开,认为无论是基于天理伦常的亲属拒证权,还是基于社会分工和职业伦理的职业拒证权,抑或为了保护国家秘密及公务秘密的公务拒证权,以及为了保护人权的不强迫自证其罪拒证权,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均具相应的伦理基础和现实意义。进而,本文从证人拒证权的主体、拒证权行使程序及拒证权之例外情形诸方面,尝试对证人拒证权进行制度建构,认为近亲属、享有保密义务的专业人士、持有公务机密的公职人员或曾经担任公职的人员及可能因为作证而受到刑事追诉或处罚者,可以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拒绝以任何方式作证;但是,在证人自愿放弃拒证权,以及在某些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中,或因证人兼具被害人或共犯等其他身份时,亦须对证人拒证权进行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14.
传统谈到证人保护,更多的考虑是给证人提供一系列的保障机制,鼓励证人出庭作证。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有利于发现案件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保障了被告人质证权的实现。传统的证人保护的立法目的在于有效地追诉犯罪、保障被告人的对质诘问权,证人保护成为这两大旗帜之下的附带性反射利益。本文试图树立证人非诉讼客体(主体)的观念,弱化过去诉讼中证人义务本位的观念,转而更多关注他们的权利尊重和保障,真正地站在证人的角度思考,为其提供保护。 相似文献
15.
16.
刑事证人拒绝出庭作证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解决此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成败,影响着司法改革所追求的公正与效率的价值目标的实现,为此,必须建立强制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规定,同时完善对证人的保护措施,实现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刑事诉讼中证人必须出庭作证是世界各国的通例,而我国因立法和观念上的原因,证人不愿或拒绝出庭作证的现象十分普遍,为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深入,就必须在立法上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及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在对证人出庭日益强调的当下,儿童证人理应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儿童证人作证制度的设计应从儿童证人的脆弱性和可错性出发,建构儿童证人的权利保障制度和案件真实保障制度。在儿童证人的权利保障上,要关注儿童的知情权、隐私权、不受痛苦权和安全保障权,并设立合适的作证设施、诉讼辅助人制度以及灵活的作证制度。在案件真实的保障上,要设立侦查询问标准流程、作证能力审查机制、庭审询问诱导性规则以及证言真实性鉴定机制。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证人资格加以界定,论述哪些人能够充当证人;对拒绝作证权的探讨,阐明了哪些人有取拒绝作证。以上面两点为理论起点,深入研究了我国证人作证问题所处的困境以及对走出困境的理性思考和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