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因素的结果。在现代医学关于衰老的各种学说中,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从抗氧化角度探讨延缓衰老机制,研究延缓衰老药物已成为抗衰老领域较为普遍的研究思路。在早期复方抗衰老中药的研究中,多数以补肾为主,或脾肾双补,而单纯健脾益气者较少;近年来,很多研究者认为血瘀在衰老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继进行了许多补肾健脾活血、通补、益气活血延缓衰老的研究。但关于通络益气养血兼固脾肾的治法尚  相似文献   

2.
梅雨霖 《老友》2014,(8):58-59
正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中末期常见的并发症。中医认为,肾藏精,精血同源,肾精亏虚,必然引起阴血不足;肝藏血,必赖肾水以涵养;若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就会出现血亏;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而"气"对血又具有生化、固摄作用。气能生血、摄血,血又能载气,所以补血必先补气。综上,脾肾并重是治疗肾性贫血的基本原则。脾虚为主时补脾为主,兼以补肾;肾虚为主时则补肾为主,兼以补脾。补脾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神经衰弱多为阴虚阳亢、心脾两虚、肾阳不足所致,治疗以理气解郁、滋阴降火、补益心肾脾为主,在食疗上可选用下列验方:柏子仁炖猪心:柏子仁10克,猪心1个。将  相似文献   

4.
《老友》2012,(2):67-67
所谓“七窍”,主要是指面部的七个孔窍,即眼二、耳二、鼻孔二、口舌,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所以五脏有病,往往能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内经》提出,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也就是说.通过观察五官的异常情况。就能了解心、肝、脾、肺、肾可能存在的病变。  相似文献   

5.
水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医家从脾、肾论治的居多,笔者运用经方越婢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总结临床心得体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真一气汤治疗肺胀肺肾两虚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肺胀肺肾两虚证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全真一气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真一气汤联合西药治疗肺胀肺肾两虚证能提高疗效,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李梦贤  苏微 《社区》2008,(15):48-50
A篇:阴虚体质 人群表现:手足心热,少眠,口渴喜饮冷饮,大便干燥。 适宜的水果——西瓜 西瓜性寒味甘,入心、肺、脾、肾,富含维生素A、B,B2、C,葡萄糖、蔗糖、果糖、苹果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等。  相似文献   

8.
肾与免疫     
据现代医学研究,中医中的肺脾肾都与免疫有关,但其中以肾为根本。因为肾藏的元气能激发和推动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命。五脏六腑之气的产生也赖元气的资助,元气充沛,脏腑功能就正常,身体就健康;元气衰,正气必弱,抗病无力,就可产生各种病变。  相似文献   

9.
黄存垣 《老友》2014,(10):57-57
正中医称的肺为清肃之体,性喜清润,与秋季气候清肃、空气明润相对应,故肺气在秋季最旺盛,秋季也多见肺系病变。肺的生理功能在许多文章中已有介绍,在此不多叙。这里就肺的病理与护肺措施介绍如下。一、肺的病理特点1.肺为娇脏。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直接与大自然相通,故自然界气候及外界环境的变化极为影响肺脏。外六淫之邪,通过口鼻或皮毛入侵,内归于肺;体内各脏腑功能失调,亦往往波及肺,如脾肾失职,水液代谢失调,上  相似文献   

10.
万桂华 《老友》2008,(3):57-57
肺原性心脏病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病。中医认为本病乃因咳喘日久,肺脾肾心虚,复因外邪乘袭,引动肺内伏痰而发作。主要症状可见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心悸、气急、紫绀、下肢浮肿、神疲乏力等。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方法,对老年人肺心病进行防治,颇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老年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及心衰类型、程度进行分析,对临床诊治提高参考。方法将206例老年心衰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60~69)岁、(70—79)岁和≥80岁三个年龄段,分析病因构成特点与心衰类型,并根据超声心动图对E/A,EF,LVD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心衰患者中94.7%为多病因,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为主,合并疾病以COPD、糖尿病、心律失常为主。老年人心力衰竭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占66.99%。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在治疗上应考虑到心衰的多病因性.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五行—五脏的配属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行与五脏的配属经过了一个从哲学到医学的转变过程。就哲学而言,则经过了从古文经学到今文经学的演变:木、火、土、金、水五行,古文经学分别配以脾。肺、心、肝、肾,今文经学分别配以肝、心、脾、肺、肾。就医学而言,又经过了从《内经》前医学到《内经》医学的演变。汉初马王堆医学帛书已有了五行痕迹,汉文帝时名医淳于意已开始运用五行分析病证,有了五行一五脏配属的苗头,但均还没有五行与五脏的系统配属。《黄帝内经》系统地记载了医学五行一五脏学说,其配法与个文经学配法相同,体现了五时一五脏观念。  相似文献   

13.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原发性小血管炎,主要指显微镜下多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该病多累及肾、肺,且病情进展迅速,甚至危及生命。如能及时治疗,可控制病情进展,甚至逆转病情。因此及时诊断与合理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该病尚无十分严格的标准化治疗方案,我科应用激素冲击治疗老年人ANCA相关性血管炎1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肩周炎多由于营卫之气失去正常生理功能,外加伤筋骨或气血不足而受风寒湿邪内侵,邪气滞留肩周,壅塞经络气血。生姜性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温中、祛寒之功效;洋葱味甘、微辛,性温,入肝、脾、肺、胃经,具有发散风寒、散淤解毒、提神健体等功效,二者合用外敷治疗肩周炎效果佳。  相似文献   

15.
黄存垣 《老友》2011,(2):51-51
(接上期)三、脾胃病辨证要点:(一)脾病多湿。不论脾的寒热虚实证,皆常与湿结合而为病。在临床可见因湿盛而困脾,又可因脾虚而致湿困之证。治疗时应根据脾病虚实,易于转化和常有虚实夹杂的特点,灵活运用化湿与健脾两法。  相似文献   

16.
学习明代温补学派代表医家薛己众多著述,领会其补脾肾,滋化源,补虚固本,整体调理的学术思想精要,以及以平为期,择时用药,朝夕有别的用药特点,应用于当前老年病临床实践,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患者几乎都存在着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功能低下,它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肺癌是指发生在肺内的恶性肿瘤,生物疗法就是通过向肿瘤患者输入某些细胞素和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采用的生物疗法,有各种细胞因子、生物缓解调变剂和抗瘤效应细胞回输,作用在于增强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杀伤肿瘤细胞和抵御外来的多种因子的侵袭,如细菌、病毒等,是一种调动患者本身免疫功能的主动免疫方法。临床上已用于肿瘤治疗的有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18.
《老友》2014,(4)
正气虚体质最主要反映在脏腑功能的低下。相对而言,肺脏功能和脾脏功能更弱一点。一、气虚体质的形体特征气虚体质者面色萎黄或淡白,易出汗,肌肉松软,懒言少语,神倦疲乏,步态缓慢,常表现为头晕、健忘、自汗、乏力、便溏、腹胀、食欲减退、心悸、嗜睡、气短、胸闷、下肢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便秘但不结硬或难以成形、睡时流涎、目露白睛、出血不易止、舌色淡且边有齿痕、性格多内向、情绪不稳定。气虚的人,脾、胃、肺、肾都应  相似文献   

19.
"肺鼻同治法"是龙江医学流派高仲山教授经过数十年的临证经验创立的肺系疾病治法,高仲山教授的学术传承人高雪、曲敬来教授经过多年的探索及不断创新,将"肺鼻同治法"用于治疗哮病患者。高、曲两位教授认为"宿痰伏肺"是哮病的病因,认为哮病之"宿痰"伏于"肺系"与"肺经",并在"肺系伏邪论"的基础上,将"肺鼻同治"法广泛应用于肺系疾病的防治,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个人有着不同的饮食偏好,而在中医看来,五味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因此,不同的季节都会有相应的饮食调整的建议。事实上,反过来看,一个人的口味也能反映出他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