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清末,循化厅在因俗而治的理念下,在尊重少数民族两造传统的基础上,在动员乡老等积极参与下,依据番例番规制定判决执照.执照是确定少数民族两造双方产权纠纷及赔付标准的最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循化厅少数民族判决执照的专题探讨,不仅了解了官府制定与颁发执照的程序,也知晓了官府制定执照时的策略与技巧,更明白了执照的民族与地域特色,亦洞悉了执照在消弭两造纠纷,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晚清循化厅藏区部落、民族间常因争山、争佃等致人死亡。两造间的赔命价往往在考虑身份的情况下采取一命抵一命原则确定双方人命的短长后按照番例番规赔付。赔命价在部族和民族间有大体标准,但也因循化厅少数民族所居住的不同区域与社会发展的变化而有所调整。赔命钱是通过向冲突部落部众集体摊派收集的,再通过乡老、部落头人、宗教首领确认支付后结案,或者由官府裁断结案。虽少数民族两造按照番例番规确定命价与清代制定法间存在矛盾与冲突,但赔命价消弭了两造间的纷争,稳定了社会秩序,从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科 《民族研究》2023,(5):93-102+141
清同光朝循化厅卡加与隆哇、沙沟的部落诉讼纠纷,在乡老调处与官府压力下,以审判方式解决。其最后判决,以乡老评议为基础,由官府断结完成,实兼具合意与强制性质。这种判决在清末循化厅藏族部落纠纷解决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通过这一方式,清政府吸纳地方传统力量维持当地社会秩序,维护与建设王朝的正统性与权威性;地方传统力量借助官府权威行使社会政治权力,参与地方事务管理。国家与地方在这种互动中共同完成对地方秩序的整合。这一纠纷解决方式,实际上也反映了清王朝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甘肃循化厅乡约设置始于清朝平定青海蒙古罗卜藏丹津之乱后,随即以“口内各族”向“口外各族”推广.其间,乡约制度的推广借助于少数民族基层组织形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根据地方社会的特点设立了寺约、集约等多种形式.但其推广的不彻底性与不完整性,则使这一响应国家政权建设而向下层社会渗透的半政权化组织,并未能有效地辅助国家权力在区域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化研究传统上承属于人类学的研究范围.自"最具哲学深度"的克洛德·列巍が?斯特劳斯(Claude Gustave Levi-Strauss)创立结构主义人类学以来,人类学"这门社会科学第一次赢得了尊敬,使之成了(社会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学科."[1]结构主义思潮引起社会科学瞩目的同时,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或方法也延伸到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不同领域.  相似文献   

6.
综观粤商研究的成果,有基于历史学视角对粤商群体及其区域影响力的研究;有基于文化学视角对粤商文化特色及商业精神的研究;有基于经济学与管理学视角对粤商的模式、多元化与专业化、新粤商和粤商企业的研究.梳理和评点已有的粤商研究成果,剖析和审视当代粤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可促进和指导粤商企业和粤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循化的历史和循化伊斯兰教的地位,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循化的时间,分析了循化撒拉族穆斯林聚居区的形成和独特的内部结构、有关制度、祖传手抄本<古兰经>等对这个聚居区形成的促进作用.介绍了清乾隆前在循化初建的清真寺,特别是古貌大体仍存的7座清真寺,介绍了循化伊斯兰教的教派(包括拱北)、教派斗争和穆斯林反清起义,最后介绍了民国时期的循化伊斯兰教和时循化伊斯兰教大家不熟知的几条汉文资料的存目.  相似文献   

8.
晚清循化厅所辖藏区的部落冲突与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循化厅所辖藏区部落关系比较紧张,部落冲突是部落关系的基调.持续冲突造成的安全危机,既导致部落间超越血缘关系地域联盟与寺院核心大联盟的出现,也促使冲突的规模不断扩大与升级.由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造成的生存威胁,既是造成部落间冲突的资源基础,同样也是积淀为"部落的道德"的物质基础,为部落关系演变的基本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刘海涛 《民族学刊》2022,13(3):45-56, 143
美国民族史学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其从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学科边际中生发出来,作为一种具有专属意义的、独立的、一体化的知识体系的美国民族史学:一方面,美国民族史学既是二战以来美国及西方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学科从分野并行到趋近发展的一种产物,也是美国及西方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学科相互借鉴研究视野方法,逐渐形成新的研究范式,学科知识生产能力得到提升的一种体现;既是文化反思、“他者”重构的一种重要产物。另一方面,美国民族史学的孕育、凸显与繁盛及其知识体系的生成,也对美国民族史学知识体系生成所依赖的特殊的学科知识发展背景以及历史和社会生发环境等诸多因素带来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影响作用。这些影响,既展示在表层的学科和方法层面,促进了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沟通和方法的互补;也表现在由表及里的知识层面,促动了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传统研究范式的转换与知识生产能力的提升;还触及了深层的文化概念层面,解构了“白人中心论”“西方中心论”,重构了“他者”的形象,推动了美国历史和社会的生成发展,促进了当代“美利坚”民族国家的不断建构。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范畴呈现"多型态"表象与"多层次"结构,亟需从跨学科的广义交叉视角出发进行研究.我国西部民族区域在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都复杂多样,为"多型态"研究提供了最理想与最丰富的田野.在上述"广义交叉视角"的透视下,可以探索一种符合新发展观的、凸显区域和民族特色的"多型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经济地理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经济地理位置既是自然范畴,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也是历史范畴,随着交通条件、科技水平、重大战略等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从历史视野、自然地理方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等方面,分析循化经济地理位置及其在新时期发生的深刻变化,探讨借助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功能提升等经济地理变化的重大机遇,把循化放在全国和周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大局去定位和谋划的新视野、新思路,提出县域经济布局优化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14年9月27-28日,"人类学与黄土文明——第十三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山西大学隆重举行。出席盛会的代表共60多人,既有台湾、香港地区和日本的知名人类学家,也有来自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者。本届论坛对黄土文明进行了多学科的阐释,重点是运用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深度挖掘黄土文明的历史文化内涵、构建分析框架和确定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中国人类学研究范式由点到面的区域研究延伸。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 ,无论是在中国境内还是境外 ,对有关海外华人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东南亚地区。随着北美逐渐成为华人再移民和新移民的目的地 ,以及美国多元文化浪潮影响下亚美族裔研究 (Asian -AmericanStudies)的兴盛 ,美国、加拿大华人社会成为新的研究重点。然而 ,上述两个区域之外的欧洲华人却似乎处于一种被冷落的状况。欧洲自身历史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以及该区域语言种类的庞杂 ,无疑也成为泛欧洲区域的华人研究的一个障碍。从研究视野与方法来讲 ,多数有关海外华人的研究 ,或者以历史学或以某个单一学科的角度作为出发点 ,或者以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工作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剧烈社会转型进程的推进,需要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亟待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创新,扎扎实实开展调查研究是推进民族研究事业适应时代要求、实现理论创新、服务发展需要的基本途径.在此背景下,青海民族大学马成俊教授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委托,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重大项目《21世纪初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综合调查》的子课题《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卷》(以下简称《循化卷》)研究任务,对青海撒拉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调研.《循化卷》即为该项目的最终成果,是目前关涉循化撒拉族经济社会最为全面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5.
张秦冀  林科 《民族学刊》2017,8(4):90-93
"文化研究"自20世纪上半叶诞生起以来,特别注重对工业社会中的文学与文化现象进行批评,但少有学者在文献研究中使用其开放的研究策略.汤洪在《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一书中将"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文化广义化、经验与实践并重等研究策略引入到他对楚辞的文献考证中,使得传统单纯依靠小学方法的楚辞研究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这种研究路径不仅对楚辞研究是一种视野的拓展,还在相当大程度上再现了先秦的人文风潮与历史语境,对先秦历史学与先秦地理学研究也大有启迪.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对事件、结构与历史之关系研究的持久动力来自于人类学家一直在文化中发现历史的努力,以及来自以历史学为主的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对人类学的影响.人类学对事件、结构与历史之间关系的研究经历了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功能主义和写文化四个阶段.历史学与人类学有着不同的学术传统,如何将历史学的时间深度与人类学的空间深度相结合,使知识有更高层次的突破是历史人类学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以下简称《叫魂》)一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广泛的好评,关于此书的评论也是非常之多。一般而言,国内的读者以及学者多半是主张从历史学或者政治学角度来评价这本书,认为该书以其独特的历史选材和分析视角,为历史研究或者政治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具有历史学硕士学位和民族学博士学位的杨圣敏教授,是一位在民族史和民族学两方面都有建树的学者.而他研究的重点却始终集中于中国西北和中亚的民族.1990年以前,他对新疆维吾尔、裕固等民族族源的探讨,古代文化与宗教变迁的阐述,对突厥语族诸民族古代文献的考证、校对与解释,均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其观点常被国内外学者引用,在美国哈佛大学编辑的世界学者名录中,他被收入中亚研究学者名录.1990年以后,他相继在加拿大和美国两所大学的人类学与社会学系进修.这样,他的研究角度就从历史学逐渐转向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也就从阅读考证、解释历史文献为主,转向了对现实社会的实地调查为主.  相似文献   

19.
本篇依据藏汉文历史文献,重要是经过作者亲临实地即田野调查、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研究考证了具有高原西双版纳之称的,也是藏汉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古迹名胜青海循化孟达天池古建筑及其遗墟之由来,其在青藏高原上的文化历史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蛊毒,是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一种既神秘而又令人恐怖的妖术,在中国南方各个民族乃至东南亚一些民族中广为流传,历史悠久.由于蛊毒危害人体甚为严重,所以民间常常谈蛊色变.虽然从古至今不乏关心蛊事的人和文章,但大多数人并不认识其本质,黄世杰先生所著的《蛊毒:财富和权力的幻觉》(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一书则从人类学的独特视角即全景的、比较的、相对的视角来系统考察、研究了蛊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