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原则,是对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体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当遵循科学的原则,包括体系化原则、渗透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并且紧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把握为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目标,这样才能有效指导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国理工院校经过10多年文化素质教学实践,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因此,对理工院校文化素质课程设置进行审视与思考是必要的。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内涵、文化素质课程的理念及定位、文化素质课程内容的组织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冷静思考,以期提升理工科文化素质课程的厚重感和课程质量,引导文化素质教育改革走向深入,充分发挥文化素质课程在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应从更新教育观念、设计课程分类、加强课程的规划与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挖掘隐性课程等六个方面建设。  相似文献   

4.
总结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工科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科为核心进行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体现文化性特征,并在确定基本框架的前提下保持各校特色,其中的基础课程应定位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5.
总结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工科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科为核心进行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体现文化性特征,并在确定基本框架的前提下保持各校特色,其中的基础课程应定位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可通过加强复合式课程建设,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健全文化素质教育评价及保障体系等途径,强化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理工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工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是 :1、重理轻文 ,文化知识教育和素质培养不同步 ;2、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建构一套适应理工院校的科学、系统、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 )课程设置原则 ;(二 )课程定位 ;(三 )课程设置的三个层面 ;(四 )课程设置的三个板块  相似文献   

8.
文化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本土化创新,作为"全人教育",除了对理解的偏颇之外,主要存在的问题在课程设置、教与学和机构设置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只有逐渐积累核心课程的教育,改进教学环节,建立管理机构,通过结合各校实际情况,才能逐步建立并完善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实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类课程的建设足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存在的问题,认为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应该走科学与人文融通之路,同时应偏重人文类课程设置,并提出了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长江大学一年级教学工作部培养的第一届、第二届学生即06、07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参与度高;长江大学一年级教学工作部组织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对学生帮助较大;开设的人文社科课程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很有帮助;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文才和艺才应成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