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省委宣传部、省社联、省社科院和省委党校等四个单位联合发起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讨论会,于今年7月16日至18日在杭州举行。来自我省各地的60余名理论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30篇。在历时三天的讨论中,与会代表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和根本任务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现将这次讨论会的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依据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制度也一样,也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不完善  相似文献   

2.
1987年12月3—5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委研究室、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精神文明报社共同发起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50多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讨论。现将这次会议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其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卫生经济学会于3月3日到5日在无锡市召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卫生事业建设和深化改革理论研讨会。会议邀请了省属各医学院马列室教授、付教授等理论工作者和部分市、县医院院长及省卫生厅有关处,室、局、站的负责同志参加。省卫生经济学会理事长朱朱同志,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会长盛立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正>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会、山东社会科学院和烟台市委宣传部联合发起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0日至24日在烟台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9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于光远同志给会议写了贺信并提交了论文。这次会议是继全国  相似文献   

5.
<正> 自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论断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日益引起理论界的关注.红旗杂志社、学习与研究杂志社、北京社科界、上海社科界、辽宁社科界和中央党校等相继举行了这一问题的讨论会和座谈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月刊》、《社会科学报》、《理论信息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文章及讨论情况的报道.现仅就笔者所看到的材料,作以下简要综述.一、这一科学论断提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是粉碎"四人帮"以来继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之后的第二次重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也为了有助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讨论的继续深入,现将近几年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讨论中争论较多的几个经济问题进行综述。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经济特征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有的提出应首先在方法论上把握以下几点: 1、应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征区别开来,前者除了包括后者的内容外,还包括更多的东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应既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共有的一般特征即社会主义各个阶段都存在的经济特征,也包括社会主义经济自身不成熟、不完善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3、应反映中国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阶段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产生、发展、消失的一般规律的,因而它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又是制定民族政策,提出解决民族问题途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根据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意见并经省委批准,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省社科联、云南日报社、省政府经研中心七个单位,于1997年12月22日至25日在昆明联合召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云南...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全方位、多侧面的。在曲折艰辛探索的过程中,提出过许多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思想理论观点和精湛论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论断,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思想和相当杰出的见解,也可以说是我们党和邓小平在十一  相似文献   

10.
<正> 面对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改革浪潮,社会主义理论不仅需要从内容上进行严肃的自我审视和认真清理,扬弃和剔除那些附加于自身而并非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成份,同时也需要在研究中调换角度,以期在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对我国九年改革实践的科学提炼。这一命题的提出,不仅注入社会主义理论以科学的光华而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向纵深开掘也给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的精髓。正确理解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关键是划清其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界限;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关键是划清其与新民主主义制度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清醒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划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的科学结论,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发展,涉及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党的建设、统一战线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种矛盾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之不易,其精神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的内在统一,它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自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又一百年不动摇,增强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解疑释惑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以往“左”的错误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国情而提出的。这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出发点。这次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又一次强调了这个基本观点,对我们认识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通常所说,中国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还占较大比重,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落后,法制不健全,等等,这些都是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这些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水平的体现,是人们的文明程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特有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舞台。邓小平理论是在这一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所以 ,对国情的分析和判断 ,直接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关系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逐渐达到了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和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然而 ,实现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却是来之不易的。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充满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回顾、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有助于我们更加珍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牢牢把握这一…  相似文献   

16.
<正>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当然也是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首要问题.笔者仅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提出的新要求,作以探讨性研究.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实现从单纯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到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生产关系的转变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科学.它作为一门科学,固然对社  相似文献   

17.
张春生 《江淮论坛》2000,3(1):16-20
邓小平关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 的论述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弄清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它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十分必要。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追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同其他任何科学理论问世一样 ,也借助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即有它的思想渊源。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 ,考察和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提出了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马克思在 1875年所写的《哥达纲…  相似文献   

18.
<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是凭空发现的,而是有历史的必然,有内在的发展逻辑.研究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内在逻辑,对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基础、发展规律、本质特征以及发展趋势,都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基础和内在逻辑,最主要的有两个根本环节:一个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复归;一个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现.下面就这两个根本环节作一系统分析,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简单命题,而是我们党经历了3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与探索、付出巨大代价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的问题,从50年代中期,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而进入社会主义以后,我党就一直探索这个问题,期间经过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在不断总结我国  相似文献   

20.
根据"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论断,马克思将从资本主义国家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过程划分了三个阶段:"革命转变时期",即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这一理论在宏观方面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经济上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和政治上的"国家走向消亡".这一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再认识这一理论,对我们今天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基本国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