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流行文化在高校校园中迅速流行和传播.流行文化在给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同时,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深入研究分析流行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正确对待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需要。校园文化、特别是校园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全方位的,是正反两方面的动态变化发展的连续过程。校园流行文化呈现出多元个性并存、常尚模仿、时尚新潮等特点。重视并利用校园流行文化,可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杜春华 《天府新论》2006,(4):112-114
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是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集中反映,近年来表现出众多特征。其成因主要取决于外部条件、内部需求及文化环境渠道三大因素。其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交汇、融合过程中,推动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青年流行文化是"全球化"文化的衍生物,是在流行时尚引领下形成的不同文化与亚文化的表现方式和缩影,具有个性化、阶层化、小众化特点及多样的传播形式.辩证地看待青年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正确抉择,是青年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青年流行文化的流行与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流行文化是“全球化”文化的衍生物,是在流行时尚引领下形成的不同文化与亚文化的表现方式和缩影.具有个性化、阶层化、小众化特点及多样的传播形式。辩证地看待青年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正确抉择,是青年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藏族大学生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西藏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藏族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国家稳定,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利于其自身成长成才,承担历史使命。藏族传统宗教文化、新媒体传播手段、民族分裂主义思潮都影响着藏族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为增强藏族大学生的主流文化认同,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抵制民族分裂主义思潮的渗透,发挥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迁移作用,使藏族大学生自觉认同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由大众文化引出流行文化,归纳分析流行文化的属性、产生条件和主要特征,认为这些特征正是和广告产生互动的基础。广告一方面反映流行文化,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对流行文化起着推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硕龙 《北方论丛》2015,(3):144-146
消费社会, 流行及流行文化此起彼伏, 但异化的流行文化却饱受诟病. 许多名曰流行文化,实则冒文化之名, 行异化之实, 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 挑战甚至突破了道德底线, 背离传统价值观念, 追求低级趣味, 媚俗、 低俗、 庸俗, 污染理论社会风气. 因此, 对流行文化的异化必须批判. 对异化的流行文化抵制和批判是必要的, 但更需要通过自律与他律净化文化环境, 使流行文化真正发挥文化的功能, 承载、 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文化导向.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动漫文化流行及其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利 《兰州学刊》2009,(5):160-162
动漫是两种相似艺术形式的简称,即动画和漫画。动漫形象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青少年的青昧,动漫带给青少年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针对青少年动漫文化流行的影响,我们既不能将动漫拒之门外,也不能不加引导任其发展,而是应该在了解青少年本身的特点下进行“扬弃”。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文化的异军突起构成了对主导文化或多或少的挤蜕和或明或暗的挑战。由此,他们之间也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和摩擦,我们可以从流行文化“对私域的发现和重视”、“对娱乐的追求和迷恋”和“对权威的消解和利用”三个方面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这两种异质文化的矛盾和摩擦。  相似文献   

11.
多元文化时代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与文化自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元文化时代,大学生受多元思想文化的影响,在面对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主导文化上出现新的选择与困惑,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取向趋势。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两大培养原则,采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三大培养方式,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哲学文化相结合,现实领域与虚拟领域并举,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交汇。  相似文献   

12.
吴圣刚 《中州学刊》2007,(2):241-244
从本质上说,流行文化就是广泛通行于社会大众层面的一种文化形态。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或高雅艺术有明显区别,它是一种消费性、娱乐性的文化类型,其基本面孔和蕴涵的文化信息在更多的情形下趋同于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具有世俗性、反常性、广泛性、娱乐性、时尚化、形式化等现时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许旸 《江淮论坛》2009,(3):140-144
本文结合对上海大学生媒介使用、跨文化消费与文化认同的问卷调查,呈现大学生在媒介接触、跨文化消费上的频率和特征,以及对国家文化认同态度、跨文化交流倾向等基本状况,并尝试分析其中的联系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媒介使用多元化,互联网在年轻一代的媒介接触习惯中已经占据主导位置;整体而言,大学生对中国、美国流行文化的关注度高于日本、韩国;大学生身份认同趋向多重化,对本土文化倾向上持积极、开放态度等。  相似文献   

14.
朱寿桐  王晖 《学术研究》2007,(11):140-142
当代流行文化更多地体现着美学精神的逐渐失落。流行文化是自由的,但在追求自由方面走入误区,进而影响到它的深层内涵,在偿付了审美精神和美学规范的代价之后赢得了富有蛊惑力的流行。面对流行文化,传统审美规范和美学精神的坚守者既不必忙着调整自己的学术理念,也无须对这种难以抑制的流行视而不见或加以洪水猛兽般的仇视。  相似文献   

15.
流行文化与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 ,二者是互相兼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流行文化之所以流行 ,就在于它有独创性 ,是人的精神自由的体现 ;流行文化具有艺术功能和文化功能 ,是一种与精英文化和高雅艺术不同的另一类文化和艺术。以往的艺术和美学理论应将流行文化囊括在自己的视域之内 ,取与时俱进的态度 ,做出理论的创新 ,对流行文化加以正确的规范和引导 ,实现流行文化、艺术与美学理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流行文化的宣泄性特征是大众文化参与的基本诉求和文化表达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也与现代社会生活机制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流行文化及其宣泄性是工具理性式的现代性制度压抑的宣导工具。弗洛伊德关于文明压抑的精神分析为宣泄性文化的合法化提供了学术的支撑。后现代思潮对现代性的批判中的个体感受性倾向则与流行文化的感性化叙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大众通过流行文化的娱乐、时尚、消费性元素实现被压抑能量的宣泄。现代商业传媒则是流行文化宣泄功能的载体。在流行文化成为强势文化,宣泄性文化合法化的今天,文化的发展需要的是理性的再平衡。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Lady Gaga以其鬼魅般夸张的造型,各种元素的堆积,各种符号的融合,受到设计师、时尚名流的追捧,成为各路明星的模仿对象。Lady Gaga热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也同步了,西方的流行也渗入到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来。"hold住姐",本名谢依霖,因2011年8月9日在台湾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节目中,以俗艳雷人的造型、嗲声嗲气的英文、扭捏作态的姿态向大学生们介绍什么是Fashion而被网友封为"Hold住姐"。"Hold住"迅速成为当今社会老少咸宜的热词。  相似文献   

18.
流行文化是消费者群体与生产体系在实践中不同程度的共谋的产物。流行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胜利是民众趣味和生产系统的胜利,它蕴涵着人们对世界的前反思的朴素的理解,是对民众的符号常识和文化偏好的实践的肯定,然而,这一肯定所遵循的是商业化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将民众的趣味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采取一种肯定性的态度,不应当将流行文化仅仅视为是生产领域对消费领域一味迁就的产物,似乎消费者通过自身的趣味而获得了绝对的支配权。生产与消费相互作用的立场意味着,生产活动对消费世界的升华既是一种迎合也是一种支配,这一支配并不需要强制和命令,它来自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协调关系,来自于消费者的能动实践以及消费世界所具有的与生产世界同样的不可还原的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流行文化风起云涌的现实原因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政治文化心理。正是在特殊环境中产生的特殊政治文化心理 ,为流行文化的兴起与“繁荣”提供了心理能量 ,为排解因特殊“政治事件”造成的特殊文化心理提供了有效的形式。从流行文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而言 ,流行文化是一把真正的双刃剑 ,在积极意义方面 ,它有效地弱化了中国人过于浓厚的政治意识 ,但同时流行文化注重感官享受 ,消解了文化应有的深度和意义 ,特别是消解了人们对国家、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感 ,具有明显的消极性。  相似文献   

20.
王利 《社会科学家》2007,(4):200-20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语言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流行词语的发展是当前社会生活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流行词语和一般词语相比,体现了更多的时代文化含义。文章旨在通过对流行词语的产生途径以及特点的分析,来透视当前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的思维方式、观念、心态等的种种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