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民法近代化的重要阶段.作为南京国民政府第一任立法院长,胡汉民对民法的制定工作极为重视.在其主持立法院工作的短短两年多时间的内,他不但督率立法院同仁高效工作,而且适应近代世界民事立法潮流,阐述了一系列民事立法思想,对中国民法的近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胡汉民是解读中国近代历史的关键性政治人物。然而,由于胡汉民坚持反共、反蒋的政治主张,胡汉民的生平史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成为海峡两岸学界研究的禁区。直至1980年代中后期,大陆学界才摆脱将胡汉民作为国民党反动右派的政治标签,开始客观研究胡汉民的生平史事与政治思想。进入21世纪后,服务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需要,曾任南京国民政府首任立法院院长胡汉民的立法思想与实践受到学界的关注。随着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胡汉民往来函电稿"的发现与出版,胡汉民晚年所从事的反蒋活动的内幕,以及胡汉民晚年的心路历程,开始逐渐为后人所知晓、所了解。  相似文献   

3.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是中国法律近代化和近代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进程中,国民政府第一任立法院长胡汉民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但主持了民法典等一系列重要法典的制定,而且阐述了国民政府立法的基本原则、国民党与立法机构的关系、立法与法治国家的建立及立法技术等一系列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4.
胡汉民“训政”思想的形成和特点李黎明胡汉民不仅是南京国民政府最早的组织者,而且是国民党"训政"制度的奠基人。研究胡汉民的"训政"思想,特别是它的形成和特点,对于研究国民党的训政制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胡汉民的训政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国民...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社会化思潮影响,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立法社会化的原则和方向,并通过制定土地法与劳工法予以落实。立法院以民生主义为圭臬,充分借鉴与融合西方的立法体例及技术,制定的法律文本代表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但是,立法社会化游离于中国的传统之外,超越了近代中国的实际发展状况,并异化为统治阶层推行专制的工具,因而并未在实践中取得应有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1985年9月21日,民国史资料协作会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南京大学历史系一位民国史硕士研究生陈红民的毕业论文:《论9.18事变后的胡汉民》。会上发言热烈。主要意见有两种,一种认为胡汉民是旧三民主主义者,以后也没有变化,“9.18”以后,他的政治主张仍作是旧三民主义。另一种意见认为胡汉民“9.18”以后的三项政治主张与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不一样,不能把它看成是旧三民主义。当天下午,李新教授作了总结发言。这个发言后来以《关于民国人物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军事法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军事立法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就标榜其法制的渊源及指导思想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学说,而实质上,则通过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蒋介石个人独裁才是国民政府立法的指导思想。军事立法亦不例外,随处体现着国民党“以党治军”,蒋介石个人独裁的指导思想。20余年中,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数量众多的军事法律、法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其中,各级军事机关组织和职权方面的法规主要有《国民革命最高会议组织大纲》、《军事委员会组织法》、《国防最高会议组织条例》等,军队管理方面的法规主要有《陆军军队内务规则》、《海军舰艇警…  相似文献   

8.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立法刍议潘国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力图通过教育贯彻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治国政策,把教育放在了比较受重视的位置上。从1927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这十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及其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先后颁布了众多的、门类齐全的教育法规...  相似文献   

9.
在广东省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史学工作者就胡汉民的评价问题作了讨论。有的同志通过评述胡汉民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活动,认为同盟会成立前,胡汉民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真理。同盟会成立后,胡汉民担任本部秘书、评议员,又主编《民报》,在《民报》第一号上,以孙中山名义发表了《发刊词》,第一次公开揭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而在第三号上,发表了胡汉民写的《民报之六大主义》,其中前三条:(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体;(三)土地国有.首先完整地阐述了三民主义。由他主编的早期《民报》,通俗、明白地宣传了三民主义,奠定了与保皇派论战胜利的基础。从一九○七年初到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前,胡汉民随孙中山赴南洋,担任南洋支部长、南方支部长,参与策划领导了南方各次起义和南洋与保皇派的论战,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代理孙中山的工作,成为这一时期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胡汉民任广东都督后,又组织北伐,改选广东军政府,对发展全国革命形势,巩固广东政权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辛亥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0.
杨天平 《理论界》2004,3(1):112-113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系指南京国民政府根据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于1929年制定并公布的民国中后期教育发展的总纲领。该教育宗旨一方面承续了晚清至民初通过颁行教育宗旨统一对受教育者的目标要求和规定教育内容的传统模式,从而结束了“五四”前后教育无宗旨的离散混乱现象,另一方面又致力于给教育以服务于三民主义的社会定位,从而在近代中国教育宗旨史上发挥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民主义本体是《新生命》月刊检讨的重要议题。戴季陶、周佛海认为三民主义本体是广义的民生主义 ;阎伯伦认为是狭义的民生主义 ;章天浪、金鸣盛则否认三民主义有所谓本体。讨论三民主义本体实质上是为作为“共信”的三民主义寻找“最高概念” ,但国民党理论界对此却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2.
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爭,是第一次国內革命战爭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资产阶级右派从思想战线发动的进攻所作的反击,是新民主主义道路和旧民主主义道路、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爭学说和反馬克思主义的阶级合作谬论的斗爭在当时的一个重大回合。这一斗爭的历史意义十分值得重视。戴季陶主义是以当时戴季陶的反动理论而得名的。戴季陶反对以阶级斗爭学说来解释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主张以什么“中庸之道”来解释它,说什么自尧、舜以来的中国正统思想,即儒家思想,至孔、孟而中绝,到孙中山才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并且说什么要以“国家民族的需要”为它的“最高原则”,不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才是“纯正的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孙中山全面建构了三民主义理论体系,还在一系列的演说中,论述了宣传三民主义的思想,包括宣传三民主义的原因、对三民主义宣传者的要求、宣传三民主义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对农民宣传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14.
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标榜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开始实行宪政,从形式上看继承了孙中山的宪政主张,但从实质上看完全背离了孙中山实现宪政的途径、政权组织形式、党政关系、三民主义等宪政主张,结果没能挽救其失败命运。  相似文献   

15.
在1933年初孙科担任立法院长后,他以“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立法原则,反对立法的完全西化,主张立法应当适合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在立法实践方面,抗战前这段时间里,孙科领导立法院除制定“五五宪草”外,还主持通过了许多普通法律,适应了当时国家发展形势的需要,为中国法制现代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领袖"的口号下,掀起了一股新道统思潮.其本质,是国民党的党化主义政治宣传.所谓新道统,顾名思义就是重新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社会思想体系.树立三民主义思想道统,是国民党人从20年代就开始采用的政治策略,抗战爆发以后,愈益加紧实行.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在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中,责备"一般国人对于三民主义不能真诚一致的信仰,对民族危机,亦无深刻之认识",重申:"中国立国原则为总理创制之三民主义","中国今日只能有一个努力之方向".次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确定三民主义总理遗教,为一般抗战行动及建国之最高准绳".大会宣言表示:"中国以立国的基本精神而谕,自有三民主义最高信仰,惟当努力以求其实现,决不曲意诡随,以自丧其所守".大会通过的《统一革命理论肃清政治斗争之意识案》,呼吁"捐  相似文献   

17.
论孙中山的宪政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术界通常称之为“五权宪法思想”,而已往往不肯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笔者认为,五权宪法只是孙中山宪政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包含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的建设程序、五权分立的政权组织形式和人民全权、政府万能的民主目标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它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所能达到的最高思想成就,许多内容直到现在仍然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应当给予积极的评价。一孙中山认为,革命的目的,在于实行三民主义,而三民主义的实行,必须有其方法与步骤。所以,…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政党,国民党在早期发展中要解决党的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和活动方式三大核心问题。从指导思想看,孙中山强调革命主义立党,把三民主义作为国民党的合法性来源,依靠三民主义推进党的建立和发展,并把三民主义作为党员政治信仰的基础,作为政治动员的重要手段;从领导体制看,国民党先是建立民主体制,而后又选择集权体制,经过长期的冲突、比较、博弈,最终建立起了民主集权的领导体制;从活动方式看,国民党以武装斗争为最高活动方式:武装斗争既是国民党的中心任务,又是国民党的最高纲领,并且经过长期发展最终建立起党指挥军队的党军体制。这三条主要线索对中国后来的政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实际上构成了现代中国的政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论环境法的行政法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门法的准确定位是展开相关研究的起点。本文认为环境法是公法 ,属于行政法的范畴。环境法作为公法的根据是 :环境法保护的利益具有公共性、共同性和普遍性 ;环境法适用强行 (制 )性的公法原则而非平等自愿的私法原则。环境法的行政法性质表现在 :从环境立法的发生来看 ,环境立法之行政权介入具有正当性 ;从环境立法的内容来看 ,行政法规范的比重最大 ;从违反环境立法的法律责任来看 ,以行政法律责任为主 ;环境立法注重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略论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法定主义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税收立法的最高原则,而我国现行以税收行政法规为主、税收法律为辅的税收立法体系对税收法定主义产生极大的冲击。本文根据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要求,针对我国现行税收立法体系存在的税收立法层次低、行政法规数量过多、立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收立法体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