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去年春天,我在碛口古渡打车,去绥德。司机听到这个地名,都连连摆手,好容易有个司机看着我,点了一下头,我连价也不敢还,赶紧钻进车里。车开出一小段,停下来,上来一个大汉,心里开始发毛,这一路荒山野岭,万一他们是坏人……我大声质疑,要下车,司机解释,这条路没怎么修,当地人都不敢走,这人是绥德人,捎上他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2.
等车     
等车需要耐心,更需要信心和毅力。人生的旅途中会面临许多等待,我们必须用耐心和信心去好好儿把握!天色阴沉沉的,乌云遮住了落日。兰亭对面,结束了一天旅行的游客们正焦急地等待着303路公共汽车的到来。一辆辆车从眼前驶过,一次次希望破灭,303路迟迟不来。人们都紧皱眉头,焦躁不安,两只眼睛直勾勾盯着车开来的方向。有的人等累了,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下,可眼睛还是看着车开来的方向;有的人等急了,一次又一次去看公共汽车站牌。又过了几分钟,一辆3路汽车开过来了,虽然坐它去目的地需要倒车,但还是有几个沉不住气的人上了车。望着车开走的背影,…  相似文献   

3.
醉酒教徒     
《可乐》2009,(1)
取驾照时,有人讲了个笑话,说一个小伙子刚拿驾照就要开朋友的车,结果一出大门就撞在大树上。听了这个笑话后,本来手痒痒的我不敢开口了,本来我想借陪我取驾照的阿晨的车练练手。一天,我和几个朋友去酒吧喝酒。有驾照的几个人除了我都  相似文献   

4.
挤车记     
今天,在老家过完节,我和奶奶、妈妈、姨妈一起从乡下返回县城。“乖乖,这么多人呀!”一进站,我就发现等车的人黑压压的一片,个个大包小包的,呼啦啦地向一辆刚进站的客车涌去。看来这一班车是搭不上了,我们只好同许多失望的人一起等下一班。“车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人们又麻利地提起行李,迎面向客车冲去。车还没停稳,我已迅速冲到车门边,看着车上的人不断往下走,我瞅准一个空隙(xì),像泥鳅(qūi)一样从人缝中挤上了车。这时,我发现早有人翻窗而入,捷(jéi)足先登占了不少位子,我刚为奶奶抢到一个座位,车厢一下子就塞满了人。我、妈妈和姨…  相似文献   

5.
马路如虎口     
我呢,先给大家猜个谜语:长长宽宽,横七竖八,人来人往,车来车往。我信肯定会有很多人说是路,它可以这么说,就是不太正确,应该是马路。  相似文献   

6.
失落     
那天,我回乡下去,在大车站门口。车刚停稳,我便随着人流蜂涌的挤上车。上了车后,又争先恐后地扑向座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总算抢到一个座位。车开动了,一路上,人上人下,车上依旧没有空位。  相似文献   

7.
大路作证     
韩成杰 《老友》2008,(10):17-17
活了三十多年,我天天都要走路、乘车。走过的、熟悉的大多是单县的路;乘坐的、看到的大都是单县的车。从市区和乡村的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我也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记得上中学的第一个周末下午,我思家心切,不听  相似文献   

8.
王弋 《山西老年》2008,(4):46-46
人老了,没事就喜欢到处走走,看到不少"镜头",都值得拍下来上上报刊。于是,这天去晨练时,我就向儿子借了台数码相机上了路。在社区公园一角,见一群老人在引吭高歌。一个个神采  相似文献   

9.
简单的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冬的一天,我在车站等车,52路车驶了过来。车门打开,一些人下来,一些人上去,彼此行色匆匆,却没有谁多留意对方一眼。从车上走下来一位头发花白、拎着一只蛇皮袋的老太太,一看就知是从农村来的。她径直向我所在的站牌走过来,然后用一种困惑的目光打量着面前的站牌。她似乎难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我:“孩子,俺不识字,去省立医院俺该坐哪趟车?”“52路,就是你刚才坐的那趟。”对乡下人到城里乘错车的现象我司空见惯,但还是忍不住问了句,“车上的售票员没有告诉你去省立医院该到哪里下吗?”老人脸上绽开温情的笑:“呵呵,俺…  相似文献   

10.
刘亮程 《社区》2013,(5):52-52
我年轻力盛的那些年。常常扛一把铁锨,像个无事的人,在村外的野地上闲转。我不喜欢在路上溜达,那个时候每条路都有一个明确去处.而我是个毫无目的的人。不希望路把我带到我不情愿的地方。我喜欢一个人在荒野上转悠.看哪不顺眼了.就挖两锨。那片荒野不是谁的.许多草还没有名字,胡乱地长着。我也胡乱地生活着,找不到值得一干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北方人》2006,(12)
悲壮收场的人,我很崇拜,但太悲剧性了,我觉得不太适合我。我希望在最好的时候离开。”凤凰会馆位于北京海淀区海淀南路上,这是人民大学北门旁一条毫不显眼的小路,第一次来的人总是找不到地方。车顺着路开一会,这幢地处僻静的六层红楼便跃然眼前。9月15日这天是周五,会馆的大门口站着一个警卫,大院里停满了车,没有门房登记访客身份,记者直接上二楼左拐,能看到一个大屋子,里面有很多张桌子和几个独立的小房间,陈鲁豫的办公室正在其中。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0月15日我又发现了通过中介介绍打工的一个好处,可以认识这个城市以及附近的很多地方。今天就是很好的例子。因为今天没有课,我接受了中介给我的一份工作,到一家餐馆去做三明治。这家餐馆的位置,离利兹市中心很远,所以我必须坐车去。这也是我来到英国后第一次坐公共汽车。因为不认识路,我决定早一点出发。早上6点,利兹的天还没有亮,我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秋风带着几分寒意不时钻进我的衣领里,令我不住地打哆嗦。到了车站,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我甚至不知道我是否坐对了车,因为我手上只有一张记着车号和餐馆地址的小卡片。这里的汽车站很奇…  相似文献   

13.
一次约会     
这是由红娘牵线,双方认识后我和老田的第一次约会。这天上午11时,我在市老年大学开完通讯员会,就匆匆下楼去候车,等了好久也不见车的踪影,我站立不宁。好容易才上了车,又在中途换车,等到达目的地已超过预约时间40分钟。一下车,老田就从站台旁站起来,责怪地说:“你怎么才来?我等你一小时了。”不等我说个为什么,她又诉苦说:“来一辆,我迎一辆,下一个我看一个,就是没有你,简直令人心凉。”我歉意地说:“我在那里等车也着急呀,遇上堵车也不由己。”她说:“你怎么不打个‘的’?十块钱就舍不得?”不容我回答,又说:“…  相似文献   

14.
郭靖 《社区》2002,(14):31-31
在北京生活将近10年,天天挤公共汽车,车里人多空气污浊,你推我搡,人的尊严丧失殆尽。这不,今天坐的一辆车居然坏在半路了,好半天才坐上下一辆车,人就像装进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紧密,让人憋气难受得如同掉进地狱。但我一点办法也没有,根据我的收入状况,我只能坐这种人最多、外地人最多、但在北京最便宜的月票车。根据我多年坐车经验,现从交通工具方面对市民或者城市阶层作个划分:  相似文献   

15.
11月,美国新泽西州的天下着小雪,晚上10点,路上已是车稀人少了。我听着音乐,一路开车疾驰。快到一个十字路口时,前面的信号灯“啪”地由绿转黄。停与不停,正犹豫呢。一看右边那条道上的车也没减速的意思。心一横,过!刚进路口,右边那家伙突然急刹车,停住了。到了路口中间我才发现,一辆警车守在路边,显然那家伙是看见警车吓停了。而我的视线被他的车挡住了,这会停车也迟了,干脆走吧。这警察看来是守了半天也没钓到鱼,警灯一转,忽地就跟上来了。我赶紧将车靠边停下。一位黑人警察走上前来,右手警惕地按在枪套上。我摇下车窗“:晚上好。”“有什…  相似文献   

16.
班长的权利     
商晓娜 《新少年》2014,(9):22-22
这个月,班长路小路从王小天那里没收了十二张英雄卡、六张扑克牌、三把弹弓、两本漫画书、一架玩具飞机、一只玩具恐龙、一个悠悠球、一辆遥控小汽车、半袋巧克力豆和半瓶橙汁。 事实上,路小路不只没收王小天一个人的东西,她也经常没收其他人的东西。如果没收来的东西不太好,过不了多久,路小路就会找个理由归还回去。如果没收的东西很好,又恰巧是路小路喜欢的,路小路就没那么容易归还回去了,她会把它们带回家去,慢慢“享用”。  相似文献   

17.
是多年前的故事,在美国的波士顿有个名叫安比斯的小镇,小镇上居住的居民多数是黑人。小镇上有一些人每天早晨要坐公交车去波士顿上班,公交车是每一小时才经过一次安比斯站,而且公交车司机们有一个默契,有白人等车才会停下来,如果没有白人等车,他们则完全不理会等车的黑人,扬长而去。  相似文献   

18.
路在脚下     
我曾经非常羡慕那些成功人士,也无数次地感慨,人家脚下的路怎么那么平坦!然而,生活的磨砺让我渐渐地明白,没有一个人的路是平坦的。至于他们的路是怎样走的,个中滋味则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我现在是江苏省一家上市公司成员企业的常务副总经理。回顾自己——个中专生所走的路,我可以这样说:我欣慰——我在走自己的路,我自豪——我走出了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9.
纳米比亚的晨曦沐浴着我们亮亮的心情,一路轻松,一路随意地看天看地还看人,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有着说不清楚的吸引力。很快,就到了动物园门口,下了车,只听朋友和一个黑人叽哩哇啦说了几句什么,我们就走进了动物园,坐在石凳上,望出去,心胸豁然开朗,好美的园林啊!大约过了半小时,朋友又领着我们步出了园门外,只见一辆奇特的  相似文献   

20.
说起家门前的这条路,我挺自豪的。它叫赵登禹路,名字起得响亮,是为了纪念牺牲的国民党十九路军爱国将领。全国政协礼堂就戳在道边,路虽然窄些,老一代革命家,包括当今的江主席可都坐车来过这里。30多年前,这条路极安静。家里要有了急事,譬如我发高烧,妈妈到马路对过儿的大院里,找个略带腿疾的老爷爷,他有辆三轮车,约等于现在的出租车,拉着我,奔儿童医院。街面上没车,人行道上有几位老人在悠闲地散步,这就是当年的“景“了。转眼到了2000年,路还那么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