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马乐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
道德运气一直是伦理学热议的论题,但其意义并不限于伦理学,它同样是刑法学无法回避的难题。道德运气揭示了人们关于道德责任的信念和道德实践的冲突。道德运气现象源于人们对日常道德评价的真实性质的误解。在刑法领域,拒斥运气的道德价值的康德式的道德责任概念必须得到坚持。结果运气不影响行为人的道德应得,应当区分不同情况看待结果对刑事责任认定和刑罚分配的影响。侵害结果也不应作为突破道德应得上限加重处罚的依据,但结果运气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作为减轻未遂犯处罚的依据。过失犯的未遂同样具有可罚性,应当开展相关的立法探索。正当防卫的成立不应以真实的防卫效果的存在为前提,同时应限制境遇性运气对刑事责任的影响,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对道德运气的否定态度相契合。 相似文献
3.
公正概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昆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46-50
公正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公正概念本身却论说寥寥,缺少系统、深入地研究,而这恰是解析公正难题的起点。很难想象,一种真正严密无可辩驳的理论能够不以严密的概念分析为基础。通过考察公正的适用对象发现,公正(被定义概念)=相称(种差)+正当(邻近的属概念)。公正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利益“相称”的正当关系(或行为)。“正当”是其质的规定;“相称”是其量的规定。“正当与相称”体现了公正范畴之历史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在当代分配正义理论中,唯一能够对平等正义观构成重要批判和挑战的当属应得正义观。平等主义者拒斥应得,其路径有两条:一条是罗尔斯式的平等主义者采取的方式,以资格代替应得,拒斥应得在"制度中"的作用;另一条是诺奇克式的权利平等主义者采用的路径,同样以资格代替应得,拒斥应得在"前制度中"的作用。就理论性质来说,资格无法取代应得。资格的基础在于制度和规则,应得的基础在于主体行动。当制度体现应得时,资格与应得相统一,应得的理论效应隐而不显;当制度背离应得时,资格与应得相分离,应得的批判效用鲜明有力。在分配正义语境下,应得具有自身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5.
葛四友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毫无疑问,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是一种重要的正义理论,但其差别原则往往缘于误解而受到批判。误解的一个原因是他对差别原则的表述与说明,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此原则与人们的应得正义观的直觉相违背。搞清楚日常意义上的应得正义观的真正含义,我们发现深入道德直觉的是一种贡献应得观。而差别原则的含义澄清后,它恰恰在部分程度上要决定这种应得观的意义。不过,罗尔斯的公平正义只适用于基本结构,且平等自由原则词典式优先于差别原则,这导致差别原则是无法确定的。尽管如此,差别原则所体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则是分配正义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是哲学史上系统论述正义的第一人,正义之于柏拉图是一种"应得"。本文从城邦的应得正义、个人的应得正义以及哲学家的应得正义三个方面论述柏拉图的正义思想,揭示柏拉图最终想通过这种应得的正义得到城邦的最大幸福。 相似文献
7.
高景柱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3):63-70
运气均等主义理论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平等理论的最新体现。人们通常把运气均等主义理论追溯到约翰·罗尔斯的"反应得理论"那里,认为它有着罗尔斯式的血统,同时罗尔斯也是一个运气均等主义者。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读,运气均等主义理论与罗尔斯的联系并没有通常想象的那么密切,其与罗纳德·德沃金的关系更为密切。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同运气均等主义理论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它没有运气均等主义理论那么激进。运气均等主义理论错置了平等理论关注的重点,与人们对平等的直觉性理解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正·经济公正·企业公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立显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
公正是古今中外最基本的道德,是伦理学的中心范畴。社会公正是以社会为道德主体的道德公正,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体现社会公正;经济公正是指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的公正,在一定范围内经济公正可狭义地理解为分配公正,而分配不公正往往会引发社会矛盾;企业公正是以企业为行为主体的道德行为的公正,企业公正分为外部公正和内部公正 相似文献
9.
江卫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29-33
本文介绍了组织公正感与绩效评估公正感结构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分配公正、程序公正、系统程序公正、评估者程序公正、互动公正、人际公正和信息公正的内涵,总结了公正维度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明确绩效评估公正感结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正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5):85-87
社会正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一个 核心观念。社会正义的实质就是分配正义。社会正义的需要、应得与平等三原则分别指向生存权、发展权和 公民权,将这三大原则结合运用,公民可以对社会基本制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体制正义·法律正义·道德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正义借以实现的途径 ,从体制正义、法律正义和道德正义三个方面对社会正义作了初步的探讨。体制正义作为正义之基 ,包括结构性正义和功能性正义两个方面。法律正义作为正义之绳 ,包括法律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道德正义作为正义之魂 ,包括道德的正义性和正义的道德性两个方面。本文分别考察了它们的内涵和原则 ,并指出这三大正义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2.
王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本文旨在探讨作为一种艺术现象的艺术正义,而社会正义、宗教正义和艺术正义的异同和关系只是笔者为达此目的而设定的一个研究语境.<理想国>曾把这三种正义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论述,笔者希望以自觉的学术追求批判地继承柏拉图学术的这一特色.通过回答与此有关的七个问题,本文试图揭示艺术正义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3.
陈光田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4):63-67
汉印中的吉语格言印如同先秦时期的吉语格言古玺一样,并不具备信物的功能,其内容往往都是一些以祈福为目的的吉祥语词或修身的箴言。对所能见到的汉代吉语格言印内容进行比较整理和分类,并结合传世文献对其所反映出的汉代人们祈福与修身的思想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路振召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06-109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对正义和社会正义不加区分地混同使用,这无疑影响了对正义的深入理解。本文试图在厘清正义与社会正义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为对正义展开深入讨论提供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5.
科技正义与法之正义关系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技发展模式由行政计划模式向市场法治模式过渡,市场经济使科技主体与立法主体的正义观发生巨大变化,进而导致科技法的正义内涵也在发生着演化.科技产生的社会问题激化了伦理道德与实在法之间的矛盾,立法者亟须发掘当代科技的正义内涵,并适时创制或修订科技法,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应从正义内涵入手,拓展科技的正义价值观,为整合科技法的价值目标提供理论基础,并且探析科技引发现行法弊端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分析了起点公平、规则(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缺陷后,对几种公平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制度主义的统合公平观。统合公平观认为,公平应在基于非歧视的规则约束下,来保障过程公平,并在可行的范围内去调整结果失衡和缩小起点差异,从而使社会分配收敛于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17.
能动司法: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控辩式审判方式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的背景下,能动司法理念的提出和司法新政的推行,可看做司法改革的延伸和进一步推进。回顾和考察坚持程序正义主导的审判实践,没有完全实现司法目标和满足人们的司法需求,但能动司法追求的司法目标不应是单纯的实体公正以及在此基础上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包含对程序公正的追求。本文认为,在遵从司法消极、克制性本质规律的前提和基础上,追求司法能动,达至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平衡和契合,为能动司法的意旨所在。 相似文献
18.
孙笑侠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5):5-12
本文对法的形式正义以及与之对应的实质正义作了分析,认为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式正义:其一,与社会正义相对应的制度正义;其二,与具体正义相对应的抽象正义;其三,与实体正义相对应的程序正义。并认为三种形态的形式正义都与法治密切相关。文章分析了法的形式正义的标准和局限性,分析了法治对形式正义的局限性之包容态度。最后认为,推行法治首先就是倡导形式正义;为了推行法治,实质正义在两种情况下是可以舍弃的。 相似文献
19.
恢复性司法及其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东根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60-65
恢复性司法与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存在着许多区别。其最主要特征在于恢复性,是一种通过恢复性程序实现恢复性后果的非正式犯罪处理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以和平方式,在当事人充分参与的基础上解决刑事冲突的新途径。恢复性司法现已在西方诸多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同样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程序正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新玲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42-45
在法学界人们对程序一词的含义没有定论 ,传统上是把程序与实体相对应来理解其含义的 ,而法律中的程序与其他领域的程序有质的区别。行政程序是指行政活动的程序 ,它不等同于行政诉讼。凡程序都应是正义的 ,都应推动社会进步。在法制现代化的今天 ,以程序正义理论促进依法治国中极其重要的依法行政的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