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霞 《现代交际》2002,(4):26-27
社会上,大多数人心正──心地纯正,光明磊落;大多数人眼正──一视同仁,看人全面;大多数人耳正──不偏听偏信,不孤陋寡闻;大多数人口正──敢说真话,善吐真言;大多数人脚正──行得方正,与人为善。“正”是受人青睐的,古往今来,人们都崇尚“正”,“正”有向心力,有吸引力,有凝聚力,同心正、眼正、耳正、口正、脚正之人打交道,人们会感到顺心、悦心、安心、放心。但事事并非尽如人愿,在茫茫人海中,总有一二“不正” 之人出没其间。如果遇到“不正” 之人,该如何同其打交道呢? 一、对心不正之人要心胸坦荡 与人交往,有…  相似文献   

2.
漫画与幽默     
世界名家名作选谁需要谁        妻子:“生活中女人需要男人,男人也需要女人。”        丈夫:“男人为什么需要女人?”妻子:“如果世界上没有女人,谁来给你们的裤子钉纽扣呢?”        丈夫:“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女人,那么谁还需要裤子呢?”妙喻        ──男人像火一样,稍不注意就窜到外面。        ──谣言像接吻,从这张嘴传到那张嘴。        ──做买卖不愿做广告,如同黑暗中向女人使眼色。节约        妻子向丈夫夸耀自己说:“看我多会过日子,衣服几个月洗…  相似文献   

3.
最美的天籁     
人们最常见的感慨:相识遍天下,知己无一人。 什么叫知己? 要求不要太高,一个人的心,原本是天下至寂寞的地方,不然的话,一位朋友不会把“我所有的烦忧,只有耶稣知道”这两行字绣在枕头套上。  相似文献   

4.
从交际学角度看,“同事”反映的是一种人际关系。当一个人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就加入了一定的工作集体──由此拥有了人们常说的“同事”。同事关系与上下级关系相比,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同事之间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等级关系;二是同事关系意味着他们在工作中既是天然的“合作者”,又是潜在的“竞争者”。 虚心求教做“徒弟” 很多人在第一天上班都有此遭遇:自己被领到一张桌前坐下,发下几页介绍、手册或材料让你看,然后,一整天就不会有人再来管你。周围的人都忙忙碌碌,进进出出,偶尔会问你两句诸如“新来的…  相似文献   

5.
变通,显然是一种“机智”。这种机智的变通,最适合用来对付辞不及防的提问。且举一个例子.一次,乾隆皇帝突然以一个怪问询问刘精:“京城共有多少人?”刘编虽泞不及防却非常冷静,立刻回了一句;“只有两人.”乾隆问:“此话何意?”刘塔答曰:“人再多.其实只有男女两种,岂不是只有雨人?”乾隆又问:“今年京城里有几人出生?有几人去世?”刘缩回答:“只有一人出生,却有十二人去世.”乾隆问:”此话怎讲?”刘均妙答曰;“今年出生的人再多,也都是一个月相,岂不是只出世一人?今年去世的人则十二种属相皆有.岂不是死去十二…  相似文献   

6.
玻璃人生──一个女大学生的沉沦文/刘波涛图/笑留(一)1993年11月,周末之夜,成都。“西部月亮湾”娱乐城门前,五彩的霓虹灯与瀑布灯在爽人的凉风中传递着迷朦的诱惑,一辆灰色“凌志”轿车吱吱驶近“西部月亮湾”,走下两个款派十足的人。两人没有理会笑盈盈...  相似文献   

7.
我家老妈虽然50岁了,却有一颗年轻人的心。假如你说她老了,她一准跟你急:“谁说我老了,我不是才四十多岁吗?”几个儿女常常逗她:“妈,您好了不起!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年年四十的呀?”老妈听了总是自我们一眼,然后一本正经地说:“你老妈是50岁的年龄40岁的心,哪像你们20岁的人却装着一颗70岁的心?”直噎得我们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8.
日前接到一位文友电话,悲哀了一天.一天后转悲为喜。想起两件旧事.还是在北京学习.我一个与我年龄仿佛的远房叔叔,大学生,于“文革”中给武斗场面吓病.可能由于“妄想症”’王国的给华,他的年龄定格在“少年”上,且面目洽担、衣冠整洁,谈吐文雅;只是见了人礼貌热情得过了分.每次于他看我走后我都要为他的热情与礼貌跟同学解释一句;“我这叔叔精神不正常.”我的一位同学每次都宽宏地微笑说:“别那么说人家。”话语中的善意是明显的;请人就增人啦,何必称“叔叔”?更不该诬人为门神病.几次解释成为无奈的挣扎,我便不言语了…  相似文献   

9.
一部《还珠格格》几乎让全中国的人认识了一个叫“小燕子”的星──那个瞪着两只大眼睛,时而刁钻任性,时而天真机灵的“傻帽”(王朔语),就连可与“一天一地”持平的“一圣人”,那个叫乾隆的,也被这个“傻帽”引逗得五迷三道,可见男人们对她的“厚爱”,更是不在话下。 谁能相信张口即可编出打油诗的“小燕子”,专门不会背“春眠不觉晓”,更把成语说得一塌糊涂? “小燕子”的真正魅力不在纯粹意义的“傻”,而在她的会“搞傻”。 世上的女人和男人一样,大致分为两类──聪明女人和傻女人。资质愚钝的傻女人无疑已经越来越少,人…  相似文献   

10.
话说“满足”莫夫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一千个人也许会有一千种满足。不必舍近求远去寻例证,信手翻翻案头几本语文教科书,就分明地看到:“满足”──赫然横亘在形形色色之中:有求物质满足的。富者,暴发户葛朗台是当然的典型,他满足于自己积累财富的方式,却永不满足...  相似文献   

11.
爱情陷阱     
编绘/魏克 “衣带渐宽终不悔”──古今的理想爱情意境一致,只是方式不同:古人用“心”,今人用“钱。 你想获得男子的青睐,有两点是必须做到的:会表现一整套可爱的、小小的弱点;听到狗叫甚至见到蜘蛛也会惊慌失措。 有时一个女性具备了一切在事业上成功的主客观条件,但依然一无所成的惟一原因是: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不要对你的第一个恋人说:“世界上我谁也不爱,只爱你一个人。”因为当另一个更好的或更适合你的恋人出现时,你会后悔得忍不住想抽自己的耳光。爱情陷阱  相似文献   

12.
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是叶老经过几十年探索而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托尔斯泰有关于习惯的名言说的更妙:“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从某种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不会让一颗覆盖上冰霜的心在角落孤单太久,因为总会有阳光来温暖它。”这是摘自两年前我的日记本上的一段话。那一天实在是个值得镌刻于心的日子。在那一天,因为一个素昧平生的大哥的几句真挚温暖的话,我的生活从此走出阴晦,开始亮丽起来。两年前,初涉尘世的我...  相似文献   

14.
从“大哥大”到“笔记本先生”手机最初进入中国时,是叫做“大哥大”的。第一批用户是中国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大款。这个小小的通讯工具,在90年代初几乎是财富、能力和成功的象征,“手机腰里挎”简直就是腰缠万贯的标志。于是手机在当时具有两种作用:一种用来打给对方听,另一种是打给别人看。那时的机主们流行专门找人多的地方,把声音抬高到世界第一男高音帕瓦罗蒂那种高度,得意洋洋地说:“喂,今晚我有个应酬,不回家吃饭啦……”  相似文献   

15.
干净的幸福     
他们说,好女孩不应该常去酒吧那样的地方──当然,我不是标准模范的好女孩,所以不必用这一句“妈妈经”来约束自己。下了班后,穿过短短一条人行街,再转个弯,就到了。金棕色的门面、雕梁画栋。笑语差参,里面是昏暖的夜,相识的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喝一杯酒,聊几句天。下次再见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说一句:“嘿,原来是你!”──“缘来是你”,我喜欢这奇巧的店名。我要一杯“蚱蜢”。吧台小姐冲我眨眨眼,她一定在想:荷,你能有这么好的酒量?我回敬她一个鬼脸,她笑起来。是一个白净纯洁的女孩子,像马奈画中的苏珊,出泥不染。…  相似文献   

16.
新年将至,他却感觉不到一丝快乐。妻子去世一个月了,他始终无法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他冷漠地对待这个世界,消极地生活着。朋友们劝他几句,他却冷冷地丢给人家一句:“我心已死!”就在这时,他意外地收到了一张贺年卡。他实在猜不出还会有谁给他寄贺年卡。贺年卡的图案很简单,洁白的纸上画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叶子上方印着五个字:“默默的祝福”。打开贺年卡,是几行手书钢笔字──“别去猜我是谁,也不必去寻找,只要你知道,这世上有人在默默地祝福你。生活依然美好,依然充满热情,依然充满爱。新年与你同在!”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心…  相似文献   

17.
四年前,当我满怀着色彩斑斓的梦想只身南下深圳打工时,我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单纯女孩;四年后,在回家过年时,除了给家人带回大把的钞票和深圳的故事外,我还给父母带回两份特别的“见面礼”──一大一小两个活蹦乱跳的男性公民。“小家伙” 自然是写在我户口簿上和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而那个陪伴我的“丈夫”却不属于我“版权所有”。  相似文献   

18.
两年前,我和同城的老王谈起了上海人的处世哲学。当谈到上海人在为人处世中讲究“亲兄弟明算账”时,我说:“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我非常佩服。但上海人的处世原则,我却不敢苟同,总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点的抠门儿。”老王说:“何止一点点哪!简直是大大地抠门儿。”我说:“也不要说得那么严重,抠门儿是抠门儿,还够不上大大的。”老王问:“上海咱们那位同行老于,你认识吧?”我说:“不算太熟。”老王说:“我给你讲讲前几天他来咱们这儿的事儿,你听听可笑不。”于是老王讲起了老于来我们这座城市的故事:前几天老于来北方出差,…  相似文献   

19.
走进思维的新区□黄牧怡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语文书里有这样一课:“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能思考。”短短的四句,揭示了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性差别。确实,会思维的头脑是人类成为“万物之王”的主要法宝。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各种社会竞争不断地普遍化...  相似文献   

20.
“士为知己者死”,似乎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传统。由于其下句是“女为悦己者容”,故所谓的“士”即男士也,可见此言道出了古代男人所信奉的行为准则。生命无价,跟男人的命相比──又有一些东西更为昂贵,譬如知遇之恩。男人是勇于为了精神而抛弃一切的,这究竟属于盲目的冲动,抑或属于高傲的品质?我想这毫无疑问属于后者。否则荆轲为燕太子丹刺案不至于被视为壮举,伯牙与子期这两位古代音乐人演绎的高山流水也难以成为绝唱。这两个典型的事例分别代表了武士与文士的追求──在如何对待知己者的问题上,他们是一致的。可见不管是武士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