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会机制指的是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它由社会的层次机制、社会的形式机制和社会的功能机制三种基本类型组成。宏观机制、中观机制和微观机制是社会层次机制中的三种主要机制;社会的形式机制主要包括行政一计划式的机制、指导一服务式的机制和监督一服务式的机制;社会的功能机制由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组成。这三类机制以及每类机制中的三种机制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对社会机制进行理论探讨,有助于澄清对机制的一些模糊认识,有助于正确认识机制改革的内容和规律,从而有助于理清机制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与机制是保障农民健康,体现民主决策,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论文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农民参与机制的基本框架由引导机制、决策咨询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和监控机制构成。通过构建机制来扩大农民参与的渠道和机会,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维护农民利益,促进这一制度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镜机制与认知语言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镜神经元最主要的研究成果是提出了人脑认知机制——镜机制,它适用于解释语言认知机制。从镜机制角度阐述语音、语义和语言符号的神经机制,探究镜机制理论与认知语言学语言观的融合,其主要内容包括:镜神经元和镜机制假设;语音、语义和语言符号的镜机制和认知语言学阐述。研究发现镜机制理论和语言能力在认知科学学科内可以融合,为认知语言学角度的语音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并初步提出了语音整合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机制。文章认为,校周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规章制度厦管理保证、精神特质和物质基础构成其三维结构。校园文化的作用机制是由整合机制、动力机制,导向机制和调控机制构成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动态作用机制,是建设具有社会主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机制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发展机制是指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准则和原理,它深刻地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作为一种社会机制,具有客观性,如有违背,社会发展就会受到阻滞甚至陷于混乱。社会发展机制就其内容和形式而言,主要是指社会稳定机制、社会协调机制和社会同步机制,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深刻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有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仍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诉讼机制和非诉讼机制的利用比例严重失衡。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改革诉讼程序,树立司法权威,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强化制度设计,实现诉讼内外纠纷解决机制的配合与良性对接。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机制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其演变机制。如果将社会主义看作一个系统过程,那么它应有指令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运动机制、代谢机制等。如果将社会主义看作一个生命过程,它应有比上述机制更为重要、更为深层的机制,即发生机制、发展机制和消亡机制。由于社会主义消亡同阶级和国家的消亡是同步的、统一的,而且距今尚远,故本文的着眼点是探讨社会主义发生机制和发展机制,它们构成了社会主义过程的动因框架,是观察和研究各种社会主义问题的最高视角。  一、社会主义的发生机制就是阶级斗争所谓社会主义的发生机制,系指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高职人才培养的利益相关者涉及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和其他管理者、服务者及教育者,用人单位、学生、社会和家庭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链条中影响力、重要性不同。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动力机制、责任机制、决策机制、选择机制、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评价机制。推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应以师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提升为突破口,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实施质量工程,打造“质量”文化。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形式可分为层次性、形式性和功能性三种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注重宏观式机制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强化微观机制的运行。在行政性机制中尽可能渗透指导性服务性机制。从功能的发挥上,强化激励互动式机制,减少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0.
[摘要]决策纠错机制包含决策防范机制和决策纠正机制两部分。健全和完善决策纠错机制既是防范和减轻权力后果负面效应的题中之义,更是提高我国党和政府的决策质量,提升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完善我国决策纠错机制,第一,要健全党内决策纠错与国家决策纠错相结合的决策纠错机制;第二,要提升党和国家机关的决策纠错意识,变被动纠错为主动纠错;第三,要真正实现纠错主体的多元化,为社会大众的决策纠错提供制度化的纠错渠道。  相似文献   

11.
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是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需求多元化的牵引,同时现代制造业是以电子与电子、机械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的技术范畴,要求有更新的知识、技术作支持,并且,未来的制造业将进一步向系统化、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全球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对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现代制造业对高等教育的诸多挑战为切入点,全面阐述了高等教育在挑战面前所应施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抓手。先进制造的"先进性"需要高素质工程人才特别是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予以实现和保证。从中国工程人才实际看,培养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特别需要强调"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核心素质和关键能力。针对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业评价体系以及培养过程等方面存在工匠精神短板问题,面向先进制造的高等工程教育应当调整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规格要求;改革专业教学内容,增加工匠精神课程教学;加强工程实践环节,强化工匠精神的实践养成;创新学业评价体系,建立工匠精神激励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引导,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从而有力支撑和服务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及技术创新。我国是工程教育大国,但还不是工程教育强国。“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以沈阳工业大学建立的面向装备制造业的“卓越计划”教育基地为案例,具体探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发展战略及教育培养途径,旨在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培养优秀的技术创新基础人才。  相似文献   

14.
产业互动发展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的产业,工业设计以一种低消耗的方式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工业化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推动制造业企业的转型与升级。立足工业设计及制造业现状,通过调研找出了影响制造业及工业设计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加大对工业设计政策支持力度、搭建工业设计的公共服务平台、创新产学研的合作机制和扶持设计公司的发展等四个方面促进制造业转型与升级。  相似文献   

15.
金属工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以现代工科教育中制造技术对工程材料成型和制造工艺基础的基本要求为出发点,力求体现各学科的交叉、融合,使理论、实践、创新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在大工程背景下,以现代工程材料成型与制造工艺基础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创新教学为特色,体现各学科的交叉、融合特点,实习实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现代航空制造技术的发展对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最主要体现在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培养模式的实践性等环节的提升。改革的思路沿着现代航空制造技术的发展主线,拓展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前沿知识框架,建立突出实践环节的模块化专业课程群,提出面向职业规划的套餐式选课,创新综合成绩绩点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教育系科的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在我国经济结构基本实现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中,教育服务业作为新兴的知识服务业目渐兴盛,对专业人才需求有着巨大的吸纳力。因而,教育系科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据教育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培养目标,为向市场转变的教育行业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要落实"中国制造2025"成为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关键靠人才,如何把新生代制造业工人培育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新生代技术工人,是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之处.具有工匠精神与工匠灵商的新生代技术工人,既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生代技术工人自身发展的要求.为此,必须从新生代技术工人学习、企业管理、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社会风尚引导五方面入手,探索新生代技术工人工匠精神及工匠灵商的培育机制和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9.
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要,是高等学校工程教育的重要任务.论文阐述了高校与企业合作进行教学改革,是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并对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进行教学实践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制造业发展已呈现出服务化趋势,促进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进程成为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举措。在讨论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概念及成因的基础上,运用投入产出法,选取装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教育科学研究事业3大主要服务要素的投入数据,分析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及阻碍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因素,并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