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平等"的社会关系,"高尚"的人格理想,是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目标。按劳分配由于包含着差别与毛泽东"平等"理想相矛盾,又存在着利益诱导不合于毛泽东人格理想的要求,而平均主义则既不与"平等"的理想对立,又不违背"高尚"的人格要求,因此,平均主义分配取代按劳分配成为传统经济分配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2.
平均主义作为一种民众追逐的理想,有着整合社会统治秩序的功能,起着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很大的空想性和幻想性,并因不适合社会的发展而被时代所抛弃。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中平均主义理念的分析,来探讨它在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消除平均主义在经济伦理领域的影响,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同富裕的经济伦理目标的重要性,并着重从铲除平均主义的传统思想基础方面进行了有力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平均主义和社会公正的本质和由来,认为正确地认识平均主义和社会公正,有助于解决诸如腐败、两极分化、弱势群体等前进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5.
作为世界性文化现象的平均主义在西方远非一种普遍性的思想,但在中国小农经济的土壤中却主要因其温情脉脉的道德感召力而发展成为贯穿各个时代、各个阶层的文化共识。平均主义有让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一面,但它在中国历史上所导致的诸如扼杀人们的创造性、助长专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发展等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温锐在《福建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撰文认为:集体化运动不是所谓农民平均主义的产物,而是一场农民被平均主义全面改造的运动。从理论上讲,“私有”是农民的“天性”,这种“天性”则是“一大二公”及其平均主义的“克星”,总体上说,50年代中国农民主体的“发家致富”意识和现实  相似文献   

7.
平均主义是在中国传统社会获得广泛认同的观念和政治信仰。 平均主义不但是中国古代思想 家构想理想的社会生活的理论依据, 并且也为历代王朝所接受和认可, 成为秦汉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 经 济制度的理论基础, 在深层意义上约束和规范着历代王朝的治理过程。 中国古代社会的国家治理始终没有 脱离平均主义的轨道。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共同富裕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共同关心的议题。 要实现新 时代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必须充分认识传统的平均主义观念的本质, 厘清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的本质 差别。  相似文献   

8.
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就当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为克服农村经济工作中出现的严重平均主义倾向所领导开展的反对"一平二调" "共产风"运动的问题作了一简要历史回顾,并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 实事求是地对其作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就当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为克服农村经济工作中出现的严重平均主义倾向所领导开展的反对“一平二调” “共产风”运动的问题作了一简要历史回顾,并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 实事求是地对其作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儒家大同思想孕育出历代思想家对空想性质的农业平均主义的无限遐想,毛泽东深受农业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并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努力进行着农业平均主义的实践尝试,前者成就了其辉煌伟业,而后者铸成了其重大失误。汲取农村集体化运动失败的教训,今天我们应切实保护农民"小"与"私"的天性,真正赋予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的主体地位,并继续稳定农民家庭"小"生产经营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投身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推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分配体制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们的分配伦理观念也随之变迁.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再次重申了"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同时又强调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伦理观,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理性分配伦理开始重构.从建国后伦理思想的变迁入手,论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伦理观的科学性,是社会主义新型分配伦理观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2.
“均平”与“协调”观承认“均平”与“协调”是事物自身属性和发展趋势,它集中表面于孙中山思想的六个方面,是孔子的“正名”、“均无贫”与董仲舒的“三纲”、“均贫富”思想的承传与弘扬。  相似文献   

13.
大公社①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包括粮食供给制、伙食供给制和基本生活供给制三种形式。起初其被视为“共产主义”的萌芽与初步尝试而大轰大嗡,1959年后有所调整与退却。庐山会议后以公共食堂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再度中兴,这是1959年后期饥荒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公社分配制度的特征主要是空想和追求分配的绝对平均。绝对平均主义的泛滥,从根本上颠覆了当时的社会秩序与动力机制,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次大倒退,直接导致了人民公社运动的失败。  相似文献   

14.
从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出发,毛泽东深入思考了在生产方式变革的背景下社会统筹发展的问题。然而,由于误判国情所导致的功利主义的伦理选择,使得这种正确理念未能在实践中贯彻,其中反映的经验教训表明,社会统筹发展离不开公平正义的价值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个体的政治心理是自身所处政治环境的产物。在继续革命年代,轰轰烈烈的乡村政治运动塑造了这个时代的农民政治心理特性。在此期间,中国农民的政治心理从总体上突出地表现为权威主义政治人格的“转化”、平均主义政治价值的“强化”及革命主义政治态度的“异化”这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与现阶段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分配思想及衍生的分配政策,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公正性问题的思考。从公正性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视角,分析了从平均到先富等收入分配政策的社会公正性。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确信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之间能够实现统一,并且公有化的程度越高就越能实现这种统一。在这个价值目标遭受挫折以后,他有保留地承认按劳分配原则,形成了一个“大致均等、稍有差别”的公平分配思想。在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冲突的困境中,他试图改变人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基本属性,希望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政治方式来激发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达到既提高经济效率又不损害分配均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理想中的公平是分配的均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在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公有化改造之后,继续提升公有化的程度。在人民公社化运动遭到巨大挫折以后,他虽然批评了平均主义,对经济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但是没有能够实现改革理论的突破。为了既提高经济效率又不损害分配公平,他批判物质利益原则,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改善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