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瞿秋白的文学见解中,最为核心的是他关于文学性质的看法,他认为文学是由生产力状态和阶级关系决定的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种意识形态。由于如此,文学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之后要返回去影响社会生活,所以文学一定具有目的性和功利性,在阶级社会中,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有倾向性。在文学的各种功利关系、各种社会作用中,瞿秋白特别强调文学同政治的密切关系,政治影响文学,文学也影响政治;文学是宣传,是煽动,但并非一切煽动都是文艺,文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由于文学有目的性、功利性和阶级性,所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十分重视发挥文学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使之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有力武器。要能如此,必须实现文学方向的一次转变,即由为地主资产阶级服务的文学转变为为劳动大众服务的文学。这便是文艺大众化问题。瞿秋白关于文艺大众化的一系列论述为毛泽东的文艺工农兵方向、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等思想奠定了基础。为了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我们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瞿秋白文艺观中的基本精神永远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文艺为劳动人民服务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把这个问题提高到文艺方向(基本方针)的原则高度上来加以论述。他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又说:“如果大家同意这个基本方针,则我们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我们的文学艺术学校,文学艺术刊物,文学艺术团体和一切文学艺术活动,就应该依照这个方针去做。离开这个方针就是错误的;和这个方针有些不相符合的,就必须加以适当的修正。”遵循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方向,四十年来,经过成千成万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努力,我们的文艺  相似文献   

3.
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是我国文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重大理论问题。从三十年代对“为艺术而艺术”论的批判,四十年代”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个口号的提出,一直到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结束,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文艺界一直认为:“为艺术而艺术”是资产阶级的文艺观点;“文艺从属于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点。其实这两个口号都是形而上学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点。因为这两个口号不仅在理论上违背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学说,而且长期的实践证明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  相似文献   

4.
论中日两国的文学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们常常可以从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们那里听到这样一种不满的呼声:中国现代文学太不够味儿了。他们并且还说,尤其是《文艺讲话》之后的文学更是枯燥无味。《文艺讲话》,确切地说,即毛泽东于一九四二年所做的报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由于《讲话》提倡政治优先于艺术,人  相似文献   

5.
文艺的繁荣发展,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方面。在文艺的繁荣发展中,文艺管理应当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毫无疑问,文艺管理应当促进文艺的繁荣发展,文艺管理应当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整个社会走上健康、正常的发展轨道。我们一直强调“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强调“文艺这种复杂的精  相似文献   

6.
从来的文艺都是民族文艺,“真正的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尽管世界各民族的发展并不平衡,但只要有创造能力,都会在自己的文艺中程度不一地表现出本民族特有色彩,形成独特民族风格。文艺的民族性,是民族灵魂在艺术天幕上的标志。然而,从理论上我们对此研究还不够深入,具体问题的认识尚有简单化、片面化倾向,这对繁荣发展我国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显然不利。本文不揣冒昧,试就文艺民族特点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  相似文献   

7.
在文艺的根本方向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对文艺功能的认识上,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将文艺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范畴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总体构想中加以分析和把握。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邓小平改变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提出文艺不从属于政治又不脱离政治的新论断。在文艺应坚持的方针上,邓小平拓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内涵。在文艺创作的源泉问题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的思想,指出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8.
文艺和政治的关系,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属于历史范畴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文艺能不能正常地、健康地发展,而且关系到文艺最终能不能对政治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在文艺和政治关系的理论和实践上,有时存在着偏向:一种是对政治和文艺本身的理解过于狭窄,同时也就把它们的关系理解得很狭窄,以致违背文艺的特点和规律,使文艺简单地从属于某个具体的政治任务或某项方针政策,成为它们的图解。另一种是否认文艺  相似文献   

9.
延安文艺整风对"鲁艺"教育体制的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使"鲁艺"在教学方针上强调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文艺服从于政治,从而明确了文艺的阶级属性和任务;在艺术创作上转变为注重艺术的民族化大众化,拓展了文艺现代性的内涵,推动了文艺的现代性进程;它还促使"鲁艺"构建了合理的社会实践机制,从而使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创作出了真正属于人民大众的作品。这一变革的成功实现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重要成果,在中国共产党文艺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彪、"四人帮"把文艺园地搞得一片荒芜的严重后果,文艺事业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尖锐矛盾,几乎天天都在向我们的文艺战线提出迅速改变文艺落后状态的迫切要求.尤其是在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已经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新形势下,人民更有权要求文艺界:尽快打碎束缚文学艺术的桎梏,大大解放文艺生产力!一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经济要发展,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文艺要繁荣,同样不能违反文学艺术的特殊规律.粉碎"四人帮"以后,文艺战线上的广大同志在积极开展各种创作和艺术活动的同时,热烈地探讨如何遵循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认为,文艺应该是“浑然的人生的艺术”。这种文艺观,既反对“将艺术与人生分离,并且将人生附属于艺术”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点,也不赞成“以艺术附属于人生,将艺术作改造生活的工具”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观点,而主张将艺术与人生紧密地结合起来。他强调“艺术是独立的,却又原本是人生的”,“既不必使它脱离人生,又不必使它服侍人生,只任它成为浑然的人生的艺术便好了。”周作人解释他的上述文艺观点时说:文艺“本来是我们感情生活的表现,叫它怎能与人生分离?”所以文艺“当然是人生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艺既然称为文艺,自有其独自的特点,这就是其“独立的艺术美”,即艺术的审美价值。因此他说,“为人生——于人生有实利”,固然“也是艺术本身的一种作用”,却“并非它唯一  相似文献   

12.
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和在这一口号背景下产生的文学,皆已成为历史。今天,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文学为政治服务,是个不科学、不完善,带有一定片面性和狭隘性的口号。指明它的缺陷和弊端,强调艺术的特殊规律,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们新时期文艺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对于总结文学的历史经验,正确评价当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研究经过5种形态的理论阐发,完成了浪漫主义艺术理念的“中国化”过程,使现代中国文论围绕着浪漫艺术精神的诉求,在与现实主义权威话语的论争中,深化了本民族对文学艺术的见解,完成了本土文艺审美言说体系的现代化建构。20世纪中国文论史几乎成为了百年浪漫文学精神的辩护史。  相似文献   

14.
俄裔美籍双语作家、文艺评论家兼诗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一生辗转迁居,造就了他跨国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多彩文学艺术个性,即在浓郁的俄罗斯文化背景上叠印了英美社会现实的缩影.跨文化的创作就需要我们用跨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去衡量、去解读,这样才能给予他合理而正确的评价,也才能真正走入纳博科夫具有多彩艺术个性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15.
在“五四”文化革命旗帜下 ,“五四”新文学取得巨大成就 ;在农村革命和文化革命深入中 ,无产阶级文学蓬勃发展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确立了文艺创作的方向和原则 ,促进了文学事业的发展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新中国文学初见成效 ;十年文化专制 ,文学创作遭受空前浩劫 ;在文艺的春天里 ,文学创作焕发生机。文学艺术的繁荣 ,必须有正确的文艺思想和政策 ;必须处理好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必须尊重文学艺术的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古希腊柏拉图的文艺法理和中国古代文艺伦理观念的差异。这一论题的阐述由以下三个问题的讨论展开:(1)柏拉图的“哲学家王”及其法理型政治与中国古代的“圣王”及其伦理型政治,这两种文艺发展的社会背景的差异。(2)文艺是有利于治国安民,还是只会祸国殃民;文艺的本质和属性。(3)文艺与政治的关系。(4)文艺与教育的关系。本文的结论为:艺政相通,艺教合一,是上层建筑领域里的重大策略,也是艺术真正表现真、善、美,达到完美境界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7.
表演是一种审美艺术行动,在各种艺术类型中广泛存在,对表演的关注实际上就是对艺术行动的关注。与其他艺术种类相比较而言,文学的表演性是人们较少论及的一个问题。文学艺术起源的观念为人们理解文学的表演性提供了基础,并为表演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行动进行了各种规定:摹仿说认为文学艺术的行动是属于语言这一媒介之下的摹仿行动,行动不仅是摹仿方式,同时也是摹仿的对象;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的行动具有象征性、角色分工、形式化的特点;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行动属于审美活动,是虚拟的,处于游戏者与欣赏者组成的整体之中,具有封闭性,审美假象是文学艺术行动的动因与目的。由上述规定出发,表演就是虚拟的、以创造审美假象为目的的象征性艺术行动。之所以探讨文学艺术起源中的艺术行动问题,一方面这一问题是理解文学表演性的出发点,为探讨各种文学体裁的表演性提供了基础,更为人们深入理解文学本身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不同艺术种类中的表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二) 关于“勿侵略文艺”、反对“将文艺堕落为政治的留声机”的问题。瞿秋白同志曾在《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中指出,“自由人”胡秋原“他已经肯定的认为艺术不应当做政治的‘留声机’”,“他劝告一些政治派别说:‘勿侵略文艺’”。十分清楚,胡秋原的这一主张的实际意义是说:真正的艺术是脱离政治的,他反对将文艺作为“阶级的武器”。当胡秋原的反对“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的理论受到“左联”的同志驳斥之后,胡秋原辩解说:“马克思严厉地劝拉萨尔创造戏曲,‘要仿效莎士比亚,不要仿效席勒,不要将许多个性,变成为时代精神之喇叭……’。不要当喇叭,就是说不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门户真正地向世界打开,中华民族的视线也再一次领略了西方的奇观。近几年来,标新立异、庞杂繁复的西方现代主义文艺不仅引起理论界评论家褒贬参半、莫衷一是的论述,而且不断吸引创作界人士的揣摸借鉴、融合吸收,在文学艺术、音乐美术、电影戏剧等各个艺术领域出现的众多“探索性”作品中,既显示了中国文学要求走向世界的可贵精神,也流露了不少生搬硬套的模仿痕迹。因而,如何评价新时期文学潮流的走向,如何建构新时期文学创作的美学原则,以及如何促进东西方文化的真正交流和繁荣,都涉及了我们对西方  相似文献   

20.
二十年前,在延安的文艺座談会上,毛泽东同志作了著名的讲話,指示了我們的文學艺术的工农兵方向。其基本內容是:(一)文艺反映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人类社会生活,直接或間接地影响劳动人民,团結和教育全体人民,为无产阶级服务,为革命的工农兵的根本利益服务,(二)文学艺术家投身于工农兵的火热斗爭,与革命的工农兵結合,改造自己的思想感情,向工农兵学习,(三)在文艺专門家的帮助下,开展群众的业余文艺活动,发展工农兵自己的文学艺术創造。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指示了文艺与劳动人民結合的政治方向,指出了文艺真正复归于劳动人民的伟大道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总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一定的文艺方向。历史已經走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开始了一个“新的群众的时代”。我們的社会,經历着一次深刻的变革。在文学艺术方面,要求一个相应的革命,是势所必然的。但是,没有革命的理論,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革命一定要产生天才的巨人,由他們研究出革命的理論,作为行动的指南。一九○五年,列宁就提出了“党的文学”的口号,要求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