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治思想,或称民权思想,以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观念为核心,是民主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民国时期,在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的影响下,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拥有一定程度的民治政治思想、民治经济思想、民治文化思想与民治高等教育思想,而这些思想正是民国私立大学体系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关键原因.在有着"强国家、弱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民国时期,政府民治思想对私立大学的蓬勃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值得后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反思旧文化,建设新中国,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新儒学的基本理论任务.思想者应该在传统儒学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中构造出新的话语空间.在此种论阈内,思想者应以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为核心,集中考察"民治"这一政治(学)概念的缘起、内涵以及它与"民主"、"平等"、"自由"、"财产权"等西方式政治话语的内在关联,并通过剖析"民治"儒学化的表述,重新审视现代新儒学话语对传统政治话语实践的神话性祛魅以及对其新神话性的塑造.  相似文献   

3.
修正的民主政治平衡了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兼顾了效率与个性差别,但该提法并不能完全涵盖再生派学人的主张。以选举制和代议制为途径,再生派将修正的民主政治与建立在民治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参与结合起来,希望形成一套有效安排效率、平等、自由的政治架构。  相似文献   

4.
中西璧合:民国政治学家的民治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以降,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帝制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政治体系轰然倒塌,中国政治思想逐渐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政治观念,民治成了晚清民国时期精英的普遍意识形态,希望以此实现富国强兵。就民国政治学家而言,其民治诉求主要来源于下列因素:第一,晚清民初民主政治理论的历史记忆;第二,欧美自由主义政治学的域外教育背景;第三,中国非反体制的连续性国家进化的理性判断。民国政治学家的民治诉求反映了中国与西方在政治与思想上的文明璧合。但是,中国政权的风雨飘,却使他们不得不仰赖集权,从而对民治既爱又怨,形成一种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5.
一、权威政治的理论内涵 权威政治又称权威主义或威权政治,是由英语"auuthoritarianism"一词翻译而来.权威主义的原义是指统治者把他们的意愿强加给社会成员而并不顾及后者的意愿.其内涵颇接近于家长制主义(Pa-ternalism)①.  相似文献   

6.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批判和反思现代性的过程中体现了它的建构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反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主张稳态经济发展观;反对现代国家主义政治现,主张社区主义或社会共同体政治;反对现代个人主义文化精神,主张注重创造性和精神作用的文化精神;反对现代"非生态论"世界观,主张整体有机主义"生态论".这些观点有助于当今人类社会转型、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也能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虽常被指为玄虚之学,但此观点未必得老子之真意。起于周秦之际的黄老之学,作为人君南面之术而兴于汉代达百年之久。老子在对"无为而无不为"之治的思想阐释中,不仅建立起了一整套严密的政治哲学体系,还显现出"先民后身"的民治主义思想。这不仅在周秦哲学中独树一帜,更在中国古典民本政治哲学中独占鳌头,并成中国传统"虚君"思想之重要理论源头。从政治哲学的价值角度出发,《道德经》为现代国家治理者提供了丰富的民本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8.
郭起飞  刘鸿鹤 《学术论坛》2012,35(8):39-41,56
多元主义政治理论是西方传统代议制理论的变体;它视民主为众多不同的利益集团在相互竞争中产生政治决策的过程。该理论内生自美国社会;同时,它也是美国的政治系统运行的哲学基础,并外化为美国特色的"利益集团政治"模式。因此,多元主义政治哲学隐含着美国社会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其理论的局限性也反映了美国政治平等的民主理念与其经济的"非民主"、"非平等"之间的悖论。  相似文献   

9.
政治思想是伴随政治权力的形成而产生的.在共和主义政治哲学中,政治权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始终是共和主义思想家们关注的重点.回顾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当代复兴的坎坷发展历程,其政治权力观经历了从至善到非道德、从分立制衡再到无支配的历史演变.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共和主义政治权力观,有助于深入探究共和主义这一古老的西方政治传统.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与政治;当代文论中"本质主义"话语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服务于政治需求,这是断定"二十七年"文学本质主义主要缘由.出于对政治的片面化认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极力和政治撇清关系,试图寻找文学自律,但这并没有使文学完全摆脱本质主义的影子.当下话语理论和文化研究中的微观政治淡化了本质主义色彩,文学和政治在关系主义维度上开始重新对话,它们也隐含着滑向"绝时相对主义"的危险.因此,文学的政治诉求并不绝对导致本质主义,如果梳理各个时期的政治以及文学的具体观念,文学、政治和本质主义的关系就显得相当复杂.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前期民主思想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独秀试图在中国移植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至少在政治、思想、社会三个层面上遭遇障碍,必须荡涤;其民主主张主要表现为:人权平等,人格独立,惟民主义,民治主义;其构建实施民主的途径和方案为:国民运动,地方自治和同业联合,法治国家,代议制和政党政治;其前期民主思想,也存在若干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近代遭遇空前和全面的整体性危机,非简单的修补和调整所能自救,最终不得不进行全面的革故鼎新,以一种新的政治文化替代之.在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次第演生了三种替代运动,即"三民主义"替代运动、社会主义替代运动和"新传统主义"替代运动.本文逐次分析了此三种替代运动的基本思路及其历史命运,揭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基本逻辑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说斯密照抄了孟子,太牵强附会,太"阿Q".但说孟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了"分工提高效率"的思想,应该是实事求是的.孟子和许子的根本分歧,并不在于经济上的"分工"还是"不分工",而是在于政治上的"王治民,民治于王"和"王与民并耕而食".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与共和主义,都是为挽救或缓解资本主义政治危机提供理论"修正和护航"的。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作为对资本主义政治危机独特的理论反省,提出了与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回归政治"的拯救之途。在如何对待自由的问题上,自由主义主张的是现代人的"消极自由",而阿伦特主张的是古代人的"积极自由";在如何对待共同体的问题上,社群主义建构的是"身份认同的共同体",而阿伦特建构的是"个性显现的共同体";在如何对待共和精神的问题上,共和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反映和维护自由主义精神的现代共和主义,而阿伦特则追求通过回归"古典共和主义"来重新"理解"和"修正"现代共和主义。  相似文献   

15.
从简要地辨识实际上源于马基雅维里的"国家理由"观念出发,可以谈论或揭示现实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内涵、精髓和精神风貌,它们从马基雅维里发动往后,尤其经过韦伯、尼布尔和摩根索等人的"现当代化"提炼和阐发,一直贯穿至今.它们可以概括为五条,其中包括在本质上涉及特殊主义的一类重要内涵.与普遍主义相对立,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特殊主义世界观起自黎塞留,其真谛在于压倒性地注重"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相对情况",强调人类事务以及政治方略的由此决定的复杂不定、情势特征和实践能动性.现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最大创新,可以说是一种出自毛泽东、继而由邓小平创造性地予以继承的特殊主义.它概括了现当代中国的特殊经验,但是可以有普遍含义,即各国人民的未来主要取决于各国人民依据本国具体情势的自主实践.这与西方主流的西式普遍主义相左,也大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儒家世界观及其"方法论"的礼教普遍主义.对当今中国来说,至关紧要是牢记世界永恒变动,中国不息演化,在特殊主义那里显著昭 彰的根本思想素质和实践要求永远必不可少,那包括按照实际的具体形势做出具体评判和决定具体方略,加上为之在认识上和实践中勤勉不懈,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6.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的转向.人们从热衷于经济增长和财富占有等物质价值转向对生态环境、生活质量、自我实现等后物质价值的关注.后物质主义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和政治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之出现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从唯物质化向非物质化、从强调"异质性"价值向注重"同质性"价值的社会转型.人们普遍接受物质需求合理化的生活方式,追求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政治领域出现了"解意识形态化"趋势,左派与右派之争在后物质主义的旗帜下开始淡化.  相似文献   

17.
作为西方政治科学的主流理论,多元主义兴起于对国家的批判性分析.但美国政治科学界将其发展为一种兼具经验性和规范性的民主理论.使得国家成为一种"隐蔽的主题".本文通过回顾多元主义政治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梳理多元主义在不同阶段对国家的定位和理解.不仅描述和解释了多元主义国家理论的变迁.也突出了国家作为多元主义知识框架的背景.为增进人们了解多元主义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日趋政治化和商业化的社会生态是京派审美主义生长的重要场域.京派文学的审美主义既是对现代政治和经济的批判和超越,也在现代社会变迁中表达出怀旧的感伤,隐含在"感伤"里的却是现代政治无意识,是现代社会的理想叙事和审美幻象.京派的审美主义是特定时代的政治和经济的产物,是一种"政治"诗学,它以想象的对抗方式重建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审美的同一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论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安 《兰州学刊》2005,1(1):64-65
"意识形态"是获得社会法权的"主义"话语,通俗地说,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官方话语或国家精神.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多的功能,但其基本的功能主要是提升社会主导价值、引领政治社会化过程和强化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了解意识形态的这些基本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发挥它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问题在当代政治理论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拉克劳作为当代著名左翼思想家,其意识形态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其意识形态理论经过了三个阶段:从《政治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开始,经过《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时期的后马克思主义,到最近他在一系列著作中呈现出的明显的非马克思主义特征.拉克劳把意识形态理解为与社会客观结构和历史基础相脱离的自由漂浮的能指或主体认同的神话,而这不可能真正地对意识形态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作出合理的解释.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需要克服简单的决定论和本质主义,同时也需要克服非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理论诱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