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安石的军事思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精简军队 ,裁汰冗兵 ,建立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军队 ;2 .加强军队管理 ,改革更戍法 ,实行将兵法 ;3.完善募兵制 ,实现寓兵于农的保甲制 ;4 .重视军需。王安石的军事思想及其实践虽然没有解除北宋的西北边患、改变“积弱”的政治局面 ,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使北宋军事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中国军事史上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2.
保甲法起源于中国古代"兵农合一"的理想,宋代的乡兵之制,可谓是保甲法的先声。王安石变法时,正式推行保甲法,但保丁的训练者为巡检、县尉,训练不专,加以每年训练时间太短,故保丁的实际战斗力并不高。元丰三年虽然实施团教法,以大保长担任训练官加强对保丁的训练,但大保长本身军事能力有限,训练效果仍令人怀疑。实际战争时,宋朝仍不敢把保甲的保丁当作正式军队使用,保丁大多仅能负责搬运粮草,对军事行动只有辅助的作用。而王安石同时推行募役法与保甲法,百姓依照"募役法"免服差役而缴纳免役钱,却又因"保甲法"而充保丁,依旧服役,负担变相加重,导致民怨沸腾。保甲法的实施,在军事上的实际作用并不突出,同时又对民生经济造成了甚为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孔见 《中华魂》2013,(19):62-62
王安石,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以改革时弊、推行新政著称,曾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时宋朝建国百年已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外有辽、夏的军事威胁,内因豪强兼并,朝廷冗官、冗兵、冗费泛滥成灾,社会矛盾尖锐,形成兵弱、民困、国衰之势。及至神宗赵顼即位,此人好学求治,立志革新,遂重用博学多才、锐志进取的王安石为相。王安石任地方官多年,积累了治政理财的经验,对社会状况也比较了解。  相似文献   

4.
"仁"与"礼"是孔子治理社会的终极目标,孔子在大讲仁义礼智的同时,也主张国家有适当的"武备",以"兵"来捍卫"礼".以礼为目标,孔子重视军事,但不好战,主张珍惜民力、严肃对待战争.因此他的军事思想处处彰显了"礼"的影子.孔子的这种"礼""兵"并行的思想对我国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卫民 《南都学坛》2009,29(3):29-32
尉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其军事思想内核集中反映在著作《尉缭子》一书中,突出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进步的战争观;灵活多变的"奇正"技术;重视将帅的选拔及民心的向背;赏罚分明,以法治军;以"权"为核心的用兵之道;"兵贵精"思想;加强对部队的训练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非常广泛,军政改革是其重要的一项内容。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省兵、置将、保甲、养马、军器监等对于巩固封建统治,扭转北宋在军事上对西夏、辽作战中屡屡失败的不利局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由"兼制夷狄"、德力观、恩抚蕃部和与"夷狄较,须操纵广大"四个部分所组成.其中"兼制夷狄"是其民族关系思想的核心,德力观是其民族关系思想的理论基础.王安石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了儒家教义、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影响,又与北宋激烈的民族矛盾有关.民族关系思想与政治思想的统一、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理论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是王安石民族关系思想的显著特征.王安石的民族关系思想是对儒家教义和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同样是学优之志仕,王安石和阮元的经学思想异中有同。王安石之经学秉承原始儒家致用之思想而重为政之实践,阮元之经学则承袭汉儒考据之行风而偏训诂之诠释。王安石之"致用的经学"里,包含着阮元式的"经学的诠释",亦可谓"经学解释学"。同样的,阮元之"诠释的经学"里,也包含着王安石式的"经学的致用",可名曰"经学实践论"。王安石和阮元的经学思想都给他们所处的时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通经致用"的思想给当今中国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养分。  相似文献   

9.
隋末唐初名将李靖,在多年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中,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不仅因为他英勇善战,更因为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教育思想与理论。军事训练教育是李靖军事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基本指导思想是训练"节制之兵"。"为此,李靖提出了"教得其道"的训练方法,并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则士乐为用;教不得法,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  相似文献   

10.
王安石的心学思想表现为在由人心做主的前提下确立道义的准则,与一般儒者恪守封建的伦理纲常而画地为牢的思想观念有着显著的差异,王安石的这种叛逆思想因而遭到了他们的激烈批判与反对。王安石思想的心学特色在宋学的发展历程上具有开创意义,而稍后的二程洛学虽然也重视"心"的作用,但却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心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朱升是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治武功并著.朱升的政治观念深受朱熹及陈栎思想的影响,对于社会政治具有强烈的担当与道德意识.这使其在社会政治上呈现出“首陈三策”的政治关怀;“适时勇进”的正统观;“通其民情”的民本观;“力行仁军”的军事策略以及“力荐三贤”的人才观等丰富思想.朱升社会政治思想不仅对朱元璋创基立国及初期政局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新中国及此后政策的制定也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老子的政治思想是老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的事关治国、重民、立身大计的指导思想,其思想实质与核心是无为而治。从老子思想体系中准确而全面地把握老子的政治思想,对现阶段中国全方位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于鲁迅过于匆忙地放弃厦门大学的工作奔赴广州的原因,往往有种种揣测:政治中心的诱惑,爱情的吸引,经济的改善欲望,但这只是些很不充分的推论。其实,鲁迅不仅对此有所表述,而且表达得非常清楚。那就是他自己所谓的“一点野心”,即做一点事情,造一条战线,向旧社会进攻。这一选择,实际上确立了鲁迅后期更加鲜明的“战斗”的文学策略,确立了他后期特别擅长的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为核心内容的杂文写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田仲济杂文的基本主题“对人的尊重” ,从历史的延续而言 ,乃是对其所属地域文化精髓齐鲁风骨———仁爱情怀、经世精神、横议暴政、高尚气节、率真宽博———的承传。此外 ,田先生杂文还可以看作是中国现当代杂文史的某种折射 ,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商隐悲剧的身世铸就了他悲剧性的意识,反映到诗歌里便化为一种悲剧的感伤美。就诗风而言,李商隐诗歌是以“优美”见长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审美思想里还有“壮美”的另一面。就思想内涵来讲,李商隐的诗歌有着鲜明的目的性,在他的审美思想里对“美”的追求和对“善”的追求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梁实秋以文学笔调记写食谱促成了57篇美文,不仅以"吃"寄托情怀,更体现了其具有"民本性"、"地域性"、"民俗性"、"审美性"特征的独特饮食观,为现代饮食观和饮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优秀范本,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98-2005年朱德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至2005年,学术界对朱德进行了研究,发表文章约100篇,出版论著约20部。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朱德的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经济思想、军事思想以及第一代领导集体等方面。除上述几个主要方面外,今后还应从五个方面加大对朱德的研究力度:重新整理、编辑出版朱德著作,出版各地研究朱德的论著索引,正确定位和科学评价朱德,《党的文献》等期刊多发表朱德文稿,以及充实、修订再版《朱德年谱》。  相似文献   

18.
直觉体悟是《庄子》"三言"艺术思维的基本方式。为增强文章的可信度与艺术感染力,庄子直觉思维中使用了以一统万、以有显无、以物观物、以外托内、正反互见,即"统"、"悟"、"顺"、"衬"、"逆"等方式,使其文章形成了"汪洋自恣以适己"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孙犁晚年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文学创作高峰,写下了十种散文集,集中表达了对社会对人生对文学的真知灼见,孙犁晚年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走向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创作上坚持为人生的文学以及以真善美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孙犁晚年的思想并非"小农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语义学思想传统的国家.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孟子、公孙龙、荀子以及《墨辩》《吕氏春秋》等就在名实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包括语境语义在内的语义学思想.从对先秦诸子著述的哲学背景的分析可知,《墨辩》的语义学思想最具代表性,特别是它对语境语义学思想的探讨,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