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红岩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殊社会环境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进行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正确把握红岩精神的生成维度、内涵维度、价值维度,有助于全面把握红岩精神,推进红岩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发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在党的百年奋斗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表达,体现了共同的价值旨归。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视角,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交织融合中,在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中,在总结历史经验与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局面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以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剖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展逻辑,能够为破解“历史周期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精神被动到精神主动的伟大转变。在理论维度上,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主动特质、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关于精神主动的理论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主动的重要论述,为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伟大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构筑。在历史维度上,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进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接续探索,不断推进人民精神主动水平的提升。在现实维度上,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精神状态的彻底转变,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建设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凝聚起空前团结统一的中国力量。在未来维度上,中国人民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对于更高水平精神主动的接续探索,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入推进为前提,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为基础,以坚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为支撑,以坚持开放视野为保证。  相似文献   

4.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立党之本、兴党之魂、强党之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过程中蕴含着历史生成、文化孕育、实践锤炼和价值塑造四重维度。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养成并长期坚持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是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精神“红线”。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和精神成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会通融合及精神价值的高度表征。伟大建党精神贯彻在党的长期奋斗历程中,推动了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深沉、澎湃、持久的精神力量。伟大建党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点和原点,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精神血脉的赓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不忘初心、践行使命,伟大建党精神奏响了时代发展最强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党、全社会不懈奋斗的精神源泉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传播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全媒体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媒体时代既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多元传播提供了平台和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传播路径的推进提供了条件和保障。持续推进全媒体时代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传播,需要继续加强传播主体建设、客体建设、内容建设、渠道建设、环境建设,不断创新传播人才培育、认知平台构建、话语体系建设、传播渠道融合、传播机制完善等方面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精神的高度凝练,蕴含“认知”“使命”“担当”“情怀”四重维度的内涵,具有铸魂、赋能、立根的时代育人价值。新时代谱写绚丽篇章,应将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深度有机融合,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创新,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纵观新时期以来作家的散文创作精神,彰显超越庸俗物化的价值追求,对宗教与哲学的叩问,对自然与故土的眷恋,于细微处品味生命,是散文精神价值指向的三个重要维度。作家在这三个维度上探索生命的价值、感悟生命的意义,客观呈现出当代精英知识分子的精神价值取向,他们在这三种维度上传达的价值观念也为探讨当代人的精神价值标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中彰显出鲜明的先进性,其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本质的规定。从物质基础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的先进性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思想底蕴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是昭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一面旗帜。从初心使命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坚守,它把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基于物质基础、思想底蕴、初心使命三个维度研究伟大建党精神的先进性,有利于加强理论研究的深度,为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9.
在工农武装割据全面开展、斗争环境极度艰苦以及根据地建设全方位展开的独特时空里,从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点”上孕育出了苏区精神。苏区精神的生成逻辑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其价值将不断被时代需求所激活,不仅深度影响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的历史进程,而且将长远规定党保持先进性的基本姿态。  相似文献   

10.
“两路”精神一经提出,就获得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两路”精神的研究主要围绕本体认知、价值把握和实际应用三个层面,从历史追溯、内涵特质、辩证比较和人文挖掘等维度展开。同时,也存在学理性研究有待深化、学术视野不够开阔、研究主体有待整合、理论和应用融合不够等不足。未来,深化“两路”精神的起源、内涵和时代价值的研究,创新“两路”精神的弘扬路径,有助于更系统地学习和弘扬“两路”精神,更高效地实现“两路”精神价值,以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精神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具有多方面的特征, 其中最基本的是以下三种特征: 必然性、超越性和相对性。所有这些特征都表明科学精神是科学认识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的统一。只有热爱真理, 襟怀坦白, 诚实公正的人才能为追求真理拼搏和献身, 才具有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苏格拉底自称经常受到灵异的警示, 他曾因此被指控并被判有罪。实际上, 苏格拉底的灵异只能是苏格拉底自己, 灵异的声音是他内心深处的声音, 从哲学角度说就是他的自我意识和个体意志。苏格拉底的灵异思想表现了自我意识和个体意志与传统原则、观念之间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的书院精神以其人道主义的价值仪轨、人文精神的自然和谐、兼容并蓄的开放多元、学术创新的自由独立等等特征成为中国古代大学精神的核心。而千百年来,书院精神亘古延绵,对中国古代、近代大学的建制与改革形成了重要影响,并在新的时代风潮中被纳入21世纪人文文化体系以其精神宏旨实现中国现代大学价值理想的重塑。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位伟大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并不以理论著称,但他在诗学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却很大。他具有描山绘水以"娱情适性"的创作态度;在他的山水诗中营造了一种"生新幽奇"的艺术境界;谢灵运山水诗极力追求一种"尚巧似"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当下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分析文化、组织文化与大学文化的性质和特征入手,通过对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研究已有成果的梳理,从文化个性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大学理念是大学内部管理与运转的哲学基础,符合逻辑地论证了大学呈现的是一种“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精神是带有原创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具有一定的求是价值、人本价值、道德价值。发扬井冈山精神的求是价值,从实际出发,实干兴邦,克服形式主义,为维护群众利益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促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发扬井冈山精神的人本价值,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反对官僚主义,体现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井冈山精神的道德价值对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利于党树立廉政形象,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手段。井冈山精神有利于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路线的观点与方法,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的道德诉求。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有助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干宝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在《搜神记》中有着鲜明的体现:"气"是构成万物的根本,"变"是天地万物的形态,"气""变"相辅相成存在于物体之中。这些思想,反映了干宝在认识论上较为科学、先进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8.
同义变换分析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言语形式(语音、词语、句子、句组和篇章)之间可能存在的变换关系进行修辞个案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以晋代志怪名著<搜神记>为研究对象,拟从同义变换的基本类型探讨<搜神记>同义修辞的内部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搜神记>中"子"的用法进行了穷尽性的调查和系统的分析,指出<搜神记>中所使用的"子",大致有两种情况:有实际意义与词汇意义的"子"和没有实际意义与词汇意义的"子".其中已经有完全虚化为词尾的用法,为研究"子"的虚化过程提供了实证.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谋幸福、重塑大国尊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止。它产生于青年毛泽东立下的远大志向,即改变中国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况,为全天下痛苦的人免除苦难,谋幸福;形成于毛泽东为民族复兴所进行的艰辛的理论探索过程中;体现在毛泽东一生的奋斗、功业、著作和文章中。毛泽东精神不仅仅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他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内容.溶入每一位渴望民族复兴的中国人的血脉中,激励着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