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波兰哲学家亚当?沙夫提出的“肯定的”与“否定的”幸福研究方法曾为学者们研究幸福提供重要理路,幸福与不幸也成为个人幸福探究的重要向度和尺标。马克思既从“幸福”的肯定方面出发阐释幸福,也从“幸福”的否定方面“不幸”出发来追求、实现幸福,这为从事个人幸福思想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视角和思路。针对瞿秋白幸福研究的方法论战现象,以“疏离”为现实出发点,以疏离的“意识性转化”为实现路径,成为瞿秋白与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幸福研究的重要方法借鉴和理论依据。这不仅为全面认识诸家幸福思想提供导向,也为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树立支杆,更为推进瞿秋白幸福思想研究———这一瞿秋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趋势的理论新探索和再创新确立现实存在性和发展前瞻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何谓幸福?"以及"幸福何以实现?"是萦绕在每个人脑海中的问题,也是人类孜孜追求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中的当代中国,身处空前变革的崭新时代,如何站在哲学的高度,在和谐社会的视域下重新认识幸福的本质,把握幸福的时代特征,赋予幸福"社会幸福"和"和谐幸福"的新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幸福思想立足于唯物史观,在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把哲学价值论对“至善”的思考转换为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转化为对现实生活意义的不断追问。马克思的幸福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民生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为价值导向,构建幸福中国;坚持“统筹兼顾”为实践原则,实现科学发展;坚持“自由全面”为意义旨归,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幸福的终极性、动力性、意义性三个基本特点,指出幸福情感作为人所独有的积极情感,不仅是感性的,也是深蕴理性内涵的;不仅是内心感受的,也具有伦理价值的。只有这一幸福感产生并积淀于个体精神世界之中,只有这一幸福感出现并存在教育过程之中,才能培养出幸福的人,才能演绎出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终极旨归就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而对人的幸福问题的关注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主旨。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现实生活状况的反思和解构中,批判了以往哲学家们对幸福概念的抽象的、虚幻的理解,从关注现实生活世界的维度出发,积极探求为实现人类幸福之路的真实可靠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
幸福研究是当今学术界深入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其研究范畴主要涉及基础理论(包括内涵界定、本质属性、结构要素、元理论学说)和专题研究(包括幸福感、幸福观、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民生幸福、幸福悖论、幸福问题、幸福归因、幸福路径)两大部分,并呈现出一定的现实性、多元性和实证性特点。但对于幸福因素的作用机理、幸福构成的特殊差异和幸福研究的实践创新尚需深入探讨,同时也为幸福研究的理论创新、方法突破和实践深化留下了深入研究的发展空间。借鉴国外成熟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中国特色的幸福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中国化、本土化、特色化的幸福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幸福学研究创新发展的努力方向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幸福和教育是密切关联的,幸福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好的教育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幸福教育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幸福知识、幸福技能的传授是必要的;幸福品质、幸福人格的养成是必须的;幸福教育的实践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存在和发展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形成了独特的人本思想,开创了崭新的人学景象。确立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追求民生幸福最大化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彰显了马克思人本思想关于全面自由发展目标对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承诺。  相似文献   

9.
幸福教育不仅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教育现实的批判反思。从幸福教育概念、幸福教育的相关调查、幸福教育的实践路径对国内的幸福教育研究进行回顾和述评。幸福教育的概念应由三重层面、三大重心和多个关键词共同建构;幸福教育的相关调查应扩大范围和对象,尤其要加强对特殊群体的调查;幸福教育的实践首先要处理好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学生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师生幸福并重,从德、智、体、美、心等各方面实施幸福教育,构建“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幸福教育体系。未来幸福教育的研究要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从国外和古代吸取精华;在研究方法上,要更加多元;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如何实践幸福教育。国内应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幸福教育,新生“中国式幸福”。  相似文献   

10.
圣西门在实业制度理论中阐述了他的劳动幸福思想,揭示了特权阶级和实业阶级的矛盾,批判了封建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不合理性。他始终将劳动者的幸福作为其创建实业社会的宗旨和目的,体现了圣西门对劳动人民的关怀。圣西门劳动幸福思想建立在实业制度理论基础上,主要包括劳动创造幸福、旧制度下劳动不幸福及实业制度是通往劳动幸福之路三个部分。圣西门创造性地将劳动和幸福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我国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念、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幸福的向往始于人的有限性生存境遇。自原始先民起,人们通过对灵魂的探索、上帝的崇拜和理性的悬设,试图给人类一种幸福的承诺。马克思在对以往观点的批判、解构中消解了对人类幸福抽象的、形式的、虚伪的假设,把实现人的幸福追求目标置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中,强调实践在创造幸福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的幸福的理想社会,从而为人类寻求幸福指出了一条可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对它的追求构成了人生的主题。幸福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对幸福文化的概念、价值取向及意义进行探究,使之能指导我们的行为,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为社会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幸福作为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一生追寻的方向.为了实现人类的幸福,马克思从"完整的"现实个人出发,消解了以往哲学对幸福抽象而形式的论述,立足于对"劳动-休闲"这一人类生存发展的两个合规律性样态,共同关照着人的幸福诉求与主体性价值回归.对此,马克思以"人民向度"为幸福研究的逻辑内核;以"劳动-休闲"的幸福意蕴为逻辑依据;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休闲"的双重异化为逻辑审视;以实现"劳动-休闲"的价值复归为逻辑构建,强调异化劳动是导致劳动不幸的根源,休闲异化则隐喻在异化劳动之中制约着幸福体验的获得,只有实现共有体面劳动与共享休闲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主体性回归和成为幸福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先秦幸福思想主要蕴含于先秦时期的考古资料及文献中.鬼神赐福的观念在商代王权政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商王维持政权的重要工具.周代是由神性幸福向理性幸福的过渡阶段,周代主张在“敬天”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动性,推行“保民”等民本主义的伦理政治以实现德性幸福.春秋战国的儒墨道法则提出了道义至上型、奉献利他型、超迈自得型等实现个人幸福和国家幸福的主张.先秦幸福思想奠定了后世幸福观的基础,为当代人树立积极健康的幸福观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实现幸福价值的维度研究是关于幸福功能的深层次探讨。幸福是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幸福价值包括三个维度:幸福感受、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幸福感受是最直接、最接近表达幸福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视为第一层级维度;幸福品质是个人需要与满足相对平衡在认知和态度上的显现,视为第二层级维度;幸福能力是亚里士多德眼中人之性的达成,是马克思眼中人的全面发展,这可谓幸福维度的最高层次。道德教育正是在"幸福感"、"幸福观"及"幸福能力"的统一中彰显幸福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教育词典之中的固有之义,幸福与教育是相生相伴的.异化的教育造成了幸福与教育的分离,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教育理应关涉学习者的幸福,成为既能够使学习者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又能够培养学习者判断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的幸福教育,从而带给人以即时与延迟、世俗与形上、外显与内隐相统一的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17.
从教育的源头来看,人类创造教育是以追求人的幸福为根本旨趣的。然而,由于实践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盛行,教育逐渐走上了背离人甚至是阻碍人实现幸福的歧途,异化成了人的幸福的桎梏。因此,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引下,匡正教育,进而引导教育复归于人的幸福旨趣,就成了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幸福作为人类的永恒追求,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在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的同时,必须回答“教育如何与人的幸福”相关涉的问题,以提升人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关涉幸福,是因为其激发个人幸福、促进社会幸福、倡导奋斗幸福,明确教育的幸福指向;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能切入人的幸福,是因为其秉承德育为先、坚持“以生为本”、重视个体发展,引导人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幸福;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幸福有所作为,是因为其讲求“道明”“法当”“术精”,极大改善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外在条件,有助于人对幸福的追求;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蕴涵着诸多幸福元素,是因为其开展面向全体的分类施教,推行精益教育、实践教育、生活教育,为青年学生干事创业和追寻幸福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坚持“以人的幸福能力”为本,并在此指导下,积极对幸福观教育的目标、内容等做出整体的分析,认为关注人的幸福,应是教育真正的本真所在;明确目标内涵,才能把握幸福观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有效地剥去工具理性奴役人性的硬壳,真正赋予课程以幸福意义和价值;同时,高校德育教师也应积极借助幸福观教育的平台,实现自身的角色拓展,成为幸福观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从而使幸福理念完整地渗透到高校德育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中日“巴学园”幸福教育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异化了学生的幸福感。追求幸福是每个学生不可剥夺的权利。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幸福感,而且要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定初步的基础。日本和中国的“巴学园”为实施幸福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样板。然而,幸福教育又与快乐教育迥然相异,幸福不应仅停留在追求快乐的肤浅层次。幸福教育植根于温馨和谐的校园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而不是工厂式的校园与无生命的书本世界。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是幸福教育的理论使命与实践旨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