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体系的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奋斗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等方面探讨了实现文化创新的途径以及在文化建设中推进文化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创新文化建设理论,探索文化发展规律,推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在百年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坚持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是文化创新的基本前提;2)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3)坚持一元主导与多元发展的统一是文化繁荣的客观条件;4)坚持政治性与生活性的统一是文化进步的价值导向。这些基本经验是新时代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认知前提。  相似文献   

3.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物质生活改善后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以及全球化深入发展背景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呼唤我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未来我国文化建设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必须要跨制度之坎,实现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为文化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政府文化责任,着力解决目前文化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的"二元结构"问题,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发展战略上实现了重大转变,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创新对先进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又是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杠杆。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齐白石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构想可概括为“两大举措一条链”:举措之一是创设齐白石艺术奖;举措之二是举办国际齐白石文化艺术节;一条链则是由齐白石艺术奖和齐白石艺术节的成功经营而形成的一条以齐白石文化资源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对于以湘潭为组成部分的长株潭生态圈的现代化建设而言,这一构想不仅具有良好的现实可行性,更是时代赐予我们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多重价值,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缺失在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表现是人们传统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的日益淡化。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价值首先必须科学辨识与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努力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现传统文化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趋势给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这一语境,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只有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生存。文化创新是文化整体的创新;文化创新,必须进行中西方文化整合;文化创新,必须对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与现代化过程进行整合;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经济由传统的物质经济向未来的文化经济转变的时代背景下,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为社会支柱产业,实现衡阳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能性。文章提出了衡阳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一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二是要立足本地,开拓视野,打造具有衡阳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三是要创新机制,培养人才,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大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觉 ,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他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他发展的趋向。一个民族的存在价值 ,不是体现在其动物性生存之中 ,而应该是与他的文化生存形态相联系的。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 ,文化建设意义的久远性 ,远远超过经济建设的意义。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更是需要实现文化的建设及合乎人性潮流的发展。文化建设 ,落实到根本 ,实际是人格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中着力强调的君子人格 ,既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民族品格的理想人格 ,同时 ,也是符合现代价值观念 ,可以引导我们文化建设方向的价值判断体系。  相似文献   

11.
建设文化大省是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和必然要求 ,需要有宏观性、系统性、导向性、协调性的文化发展战略体系来指导。为了更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文化大省建设工作 ,避免文化建设的盲目性、自发性、无序性和重复性 ,必须尽快构建全省统一的文化发展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2.
统筹兼顾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决定了我们要统筹兼顾;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面临的发展困境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形态与新兴边缘文化形态发展、激发发展活力与保持主导控制力、发展产品生产与占领研发高端三个方面的关系。要建立并完善构建国家思想文化理论和文化价值体系、政府引导、科技介入、文化政策和体制的综合创新、传统文化形态与新兴边缘文化形态互动五大创新机制,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现代化程度和一个民族文化教育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但是,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在取得相应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必须自觉承担起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文化育人与文化传播的历史责任,确立“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参与理念,确立并完善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建立和完善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文化生产力”的内涵之一是凝练价值理性,这是文化生产力的思想态因子。“文化生产力”理论在当下中国的直接意义不仅在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而且其现实诉求还在于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内在统一,并将其价值理性的主旨内化于现实飞速发展的高技术实践之中。纳米制药技术在保障人类健康的事业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而从价值理性的视角审视纳米制药技术设计者的使命意识,客观上必然需要将其置于“文化生产力”这一现实和深远的语境之下,因为只有从价值理性的高度,人们才会更加清晰地看到纳米制药技术设计者所关涉的使命意识即生命伦理意识、环境伦理意识和社会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15.
文化创新与构建有中国特色新文化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以及文化创新的任务。作者提出了文化创新的目标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是文化观念的创新、文化战略的创新、文化内容的创新、文化管理的创新、文化环境的创新、文化人才的创新等观点;并论述了文化创新与文化繁荣、构建创新型国家、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改革活力和动力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而对农民来说,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是他们为之苦苦追寻的梦想,而农村与城镇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距让农民对城镇的向往之心越来越强烈。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人的城镇化,使进城农民融入城市成为市民,同时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和人的无差别发展,它不仅是农民“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农民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我们要通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的改革助推城镇化,通过发展产业支撑城镇化,将文明生态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实现城镇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文本,"民间文学"是由文化持有者、文化事项、文化接受者、文化语境和媒介等诸多要素共同动态建构而成的,其意义生发和功能彰显的途径依赖于各要素间的冲突、协商和对话.这使得"民间文学"无时无刻不呈现出变动不居的动态性、多义性和生活性的文本特征,也赋予了理解该文本的多视角性、多维度性的阐释特征.重新阐释"民间文学"文本的内在文化特质和文化意义,以此发掘其内在文化逻辑,这是有效提升"民间文学"课程品位和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的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关注文化建设和发展、关注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的提升更应当成为城市政府的理性自觉。在广州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建成"新岭南文化中心"成为广州当下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应从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双重维度来审视并制定广州的文化发展策略,着眼于推进以岭南文化为底色与特质的城市文化新发展,来提升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要求相适应的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9.
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至今仍涉及到当前世界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的一些重大课题,他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对我们当前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先进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设先进文化,必须依靠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必须掌握历史文化遗产继承与革新的规律,创造性地利用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必须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分子,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在全社会构建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提高人的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有助于清除现代化的文化阻滞力并推动人的现代化进程。然而,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却是以现代化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前提依据的。现代主义并没有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扬弃,以至于产生了“现代性焦虑”和意义生活的丧失。现代日常生活世界的生存论转向有利于从微观领域颠覆现代主义的文化霸权。因此,应在现代日常生活世界中对“日常性”和“非日常性”进行双重批判,以建构一种能够不断自反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