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艺创作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它是进行艺术构思的重要手段。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强烈思想情感的文学样式,要创造意象、意境,常借助比兴、夸张、象征等表现手法,则更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诗人艾青说:“所有意象、意境、象征,都是通过联想、想象而产生的。”可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诗、赋、词、曲、小说、散文等各种文学体裁,以及绘画、音乐等艺术种类都可以创造出意境。注重意境的创造,是中国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诗歌鉴赏需要运用想象和联想,才能进入它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贺敬之同志的抒情诗《回延安》感情浓烈深挚、炽热豪放,语言朴实亲切、精炼隽永,是一篇传统语文教材。怎样正确地理解和教好这首诗歌?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肤浅的看法和体会。一、给学生创造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想象和联想是诗人创造意境的重要艺术手段。教学诗歌时,师生的想象和联想是再现意境、进入意境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仅要启发学生联想“境”,而且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把握诗人的“意”。《回延安》开头,诗人写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这一细节。教学时,教师先要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形象化地描述体现陕北地理特征的“境”,描述诗人以“抓”、“贴”两动作为主要特征的外形,使学生如有所“见”。接着,教师应启发学生联想诗人特定的经历  相似文献   

4.
从三种意境误读看意境范畴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意境研究中的“情景交融”说、“艺术形象”说、“想象联想”说三种代表性观点 ,是对意境本质的误读。其问题在于把艺术的基本属性挪用作意境的本质特征 ,没有揭示出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意境重构应突破认识论的反映论理论框架 ,在古今对话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5.
联想和想象在认识中有形象性、发散性、非逻辑性、创造性、现实性、超前性六大特征。在科学、文学、艺术创造等人类活动中,联想和想象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的作用,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离形得似夸饰恒存--论夸张的运思过程和美学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夸张是一种能够造成鲜明形象和独特意境的修辞手法,它根源于客观现实,又凭借想象的翅膀对客观现实加以超越,达到"离形得似"的理想的艺术境界.夸张可以增强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可以创造超越现实的艺术时空,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具有独特的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7.
想象(包括联想)是人类的重要心理功能。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但是文学创作的想象和联想,和一般人及自然科学家的想象是不同的,而在不同的文学形式中,既有着共同的性质,又有其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小说、戏剧创作的想象主要是作者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对审美对象进行组合、移植、改造等艺术加工,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艺术概括。诗歌则要“摆脱”“散文性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出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的世界”。而散文的想象和联想,虽然并不完全排斥虚构,但主要多是作者由亲身经历的事,或由自己的切身感受而引起的联翩浮想,作者  相似文献   

8.
我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系陈步教授在关于古思维研究的一次学术报告中指出:逻辑产生前的古思维是前逻辑的,不是非逻辑的。前逻辑的内容有二:直观与想象。有了直观,才有想象,二者兼有后,逻辑才能产生。 他说, 思维史问题要从联想学说来考察。联想有定向联想和不定向联想之分。定向联想又应分作一次定向连结和多次定向连结,前者就是直观,后者就是想象,二者在古代都是求知工具。  相似文献   

9.
涵泳与妙悟--接受主体参与意境创造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涵泳是接受主体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 ,是感知、想象、联想和理解等心理机制交替活跃的综合心理活动 ,涵泳的结果是艺术意境的深层凸显 ;而妙悟则是在涵泳的基础上对接受对象内在意蕴的瞬间洞悉。妙悟的特点是以渐修为基础、富有直觉性和瞬间性。涵泳和妙悟是接受主体参与意境创造的两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列锦是植根于汉语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方式,其所具有的审美功能是别的修辞方式所不具备的,它的审美功能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大拓展接受者的联想与想象空间,二是创造某种意境,制造画面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诗歌有两幅图画一幅是眼中所见的图画,另一幅是心灵中所见的图画。翻译的原则应该是,不但要译出诗歌中描绘的图景,而且要确保读者由此产生联想,想象到诗歌外的图画。为此,读者要对诗歌意境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读者的理解能力、审美情趣进行认真的评估,让读者从美丽的小景,联想到美妙的大景,享受愉快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艺术形象的感受、理解、联想和想象,以及在感情上交流的一种精神活动。并不是所有能阅读文学作品的人都能欣赏文学作品,真正能够进入欣赏境界的人是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而想象与联想就是诸种审美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欣赏者想象力、联想力的高低,决定了文学欣赏层次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关于联想,流行的看法是:“联想属于形象思维。”例如,在两本书里竟有几乎一样的说法:“联想统属于想象之内。……想象、联想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们都凭借(于)形象(的)思维。”除了括号里两个无关宏旨的虚词,其余毫无差别。类似的例子很多,不再一一抄录。 人们或许偏爱“形象”,因而把联想完全纳入“形象思维”之内。但是这种归纳,却未必能找到科学上或事实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时间:2007年5月12日 地点:清远市第一中学 学生:高中一年级(19)班 教师:陈顺仪导入:创造需要联想和想象.而联想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在作文构思的初始阶段。为打开思路,就要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15.
俞平伯20世纪30年代的散文,蕴含着一种幽秘、含蓄的意蕴与意境,且擅于运用想象、联想、隐喻等传统修辞方式。然而,俞平伯的散文不仅仅在于对传统资源的汲取,更有意思的是,其通过花鸟、山水、月色、梦等意境与意象的选择,使文学传统在现代文本创作中找到存在的合理方式,并在现代时空艰难选择与重构中寄怀对于民族精神的思索,打通了传统与现代的隔阂,显得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散文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所谓"神",就是主题和立意,以及通篇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意境.一篇散文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的立意和意境.立意高远、新颖,可以使散文更具感染力;意境真切、优美,可以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和更丰富的联想.所以阅读和创作散文,都首先应该着眼于它的立意和境界.  相似文献   

17.
诗是诗人生活的火花。诗是诗人在生活的基础之上创造性想象的花果。没有想象,就不会有诗歌。现实主义诗歌是这样,浪漫主义诗歌更是这样。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生活,所抒发的感情,要唤起学生的生活联想,要引发学生的激荡情怀,才能引起他们的审美再造,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栩栩如生的画面和形象,形成动人的艺术意境。关于这  相似文献   

18.
废名和朱英诞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在北京大学讲授新诗课程。他们同时也是诗人,诗歌倾向接近卞之琳,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默想。废名的诗歌追求意境的浑圆和义理的蕴藏,一气呵成,在铺陈想象中强调顿悟;朱英诞的诗歌多取法古诗,画面感较强,在联想中注重情感表达的完整性。在梦、宇宙等意象处理上,二人表现亦有不同。论文在比较废名与朱英诞诗歌差异之余,进一步思考朱英诞被文学史家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课例研究发现,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执教想象作文的策略有:带领儿童观察大自然,丰富表象,为重组表象奠定基础;以"第一人称"口述,角色转换,进入想象性的童话世界;顺应儿童心理,以富有意蕴的直观情境,触发儿童联想;以富有诗意的教学语言和直观情境构建出"情境链",渲染出广远的意境,营造出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任何想象都与感觉、知觉、表象、意向有关的话,形象思维不但与感觉、知觉、表象、意向有关,而且与情感、意趣、联想以至推理有关。想象(包括其高度活跃的形态——形象思维)的特性,我们可以从它与感觉、知觉、表象、概念、意向、情感、意趣、联想、抽象思维等的关系看出。艺术想象既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特殊的感受方式,亦即艺术体验的基本方式。艺术想象之所以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因为它是在情感活动中思维;艺术想象之所以是一种特殊的感受方式,因为它是在思维中感受;艺术想象之所以是艺术体验的基本方式,就因为它是在情感活动中思维和感受兼而有之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