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龚维英同志在他的《屈赋辨伪》(见《南京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了《涉江》不是屈原作品的论断,对此我不能同意。龚文的第一个理由是《涉江》肯定并推崇伍子胥。他认为伍子胥是一叛国逆臣,而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毫无疑问,屈原不会推崇伍子胥。伍子胥是楚臣,由于其父奢和兄尚为楚平王所杀而逃到吴国,后来,怀着杀亲之仇,佐吴伐楚,掘平王墓,鞭尸三百。依宗法社会的标准来看,这是最大的不忠。然而,屈原会怎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史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和中国通史有密切关系。经济史可以有自己经济范围内的分期标准,但属于五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关系类型的分期,不能也不应和通史两样。因此,中国通史关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划分问题,经济史也认为是自己范围内的事情,应该重视和应该进一步研究解决。目前史学界对古史分期问题,又展开了争论,关键集中于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学术月刊》1960年第九期杨宽同志在“论西周时代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中提出一种新的看法,“认为西周还是和殷代一样,主导的生产关系是奴隶制,奴隶主贵族及其国家奴役着大批的生产奴隶,但由于社会发展极端不平衡,有较多地区原始‘村社’残余形式被保存下来,被奴隶主及其国家利用,改变为奴役和剥削单位,使农民实质上奴隶化,和生产奴隶受到相同的奴役和压迫。”我的看法和杨宽同志不同,认为西周和殷代不一样,西周不是奴隶社会。我所根据的材料是极普通的,且属于常识范围,看法是一般传统的看法。这看法可能是错误的,提出来和杨宽同志商榷。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三国时,孙权派遣一支规模庞大的万人船队出海求夷洲和亶洲,虽然到达了夷洲(台湾岛),可是亶洲并没有找到。亶洲在哪里?一直成为历史上的疑案,众说纷纭。最近袁臻同志提出“‘亶洲’,应就是早年的‘儋耳’和‘珠崖’。”即今海南岛。但全文论点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艺术直觉的主要特征是自觉性还是非自觉性?非自觉性是不是就等于非理性?艺术直觉是不是仅仅是个认识论领域的问题?读了钱中文同志《论艺术直觉》一文后,觉得在这些基本问题上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中文信息》94年第1期刊登的李民同志的文章《“五笔字型”好还是音形码好》对五笔字型和音形码做了对比分析,其中有片面的看法,提出来就教。 该文说:“目前音形码的编码规则普遍采用汉字的声母和笔画、字根的声母读音来定义……每种音形码的笔画、字根在个 相似文献
8.
王东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2)
《福建论坛》一九八三年第二期发表的京如赋同志文章《假象真义》(以下简称京文)提出"假象是事物本质的一种客观的、自然的、迸发的、从属的和反面的现象".这与我国理论界流行的假象是"事物本质的一种歪曲的表现"(《辞海》哲学分册第84页)是一致的.我认为,这种关于假象的观点,不符合哲学史上的假象范畴的原意,它不能正确地说明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林光衡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3)
王铁藩同志在《福建论坛》1984年第5期上发表的《唐末开辟的甘棠港址考》(以下简称《港址考》)一文,就唐末福建观察使王审知开凿的甘棠港进行了一系列颇为严密的考证。作者认定,甘棠港作为“商港”,“不论在(海船)停泊安全以及防卫上,都十分适合辟为对外贸易港”;明确指出,甘棠港“在今福安县(下白石),应该说是可以肯定无疑”;并果断地否定“‘甘棠港就是福州港’的时兴说法”。该文对探讨已久的甘棠“港”的性质和港址都做出明了而肯定的结论,这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0.
<正>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这一战的结局对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发生了决定性作用。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建国以来,有些史学家对赤壁之战规模的大小,曹操之败的原因等等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11.
吳群策同志在《关于量和貭、量变和貭变的几个問題》一文中,論述了量变、部分貭变和根本貭变的根源,論述了飞跃的特点,其中有些問題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这里仅就非爆发式飞跃的問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吳群策同志討論。 吳群策同志在論文中这样表述非对抗性矛盾发展的整个过程和非爆发式飞跃的特点: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矛盾双方在斗爭中新的一方由小变大,旧的一方由大变小,这是一个漸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貭要素逐漸积累,旧貭要素逐漸衰亡,并且漸进过程不断地为許多部分貭变所中断;这些部分貭变不同于新旧双方由大变小和由小变 相似文献
12.
关于怎样理解“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个命题,张江明同志在《要充分认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在唯物论中的意义》(以下简称《意义》)一文中,针对一些与他不同的意见,重申了他认为这个命题“既是哲学的认识论,又是阐明世界本原的本体论”的主张。现在提出两点质疑与张江明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信息时代里,信息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示出来.为此,沈峻坡同志提出将信息业、咨询业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组成第四产业.笔者认为,如今,建立并发展第四产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一观点的提出,适应时代的潮流,无疑具有一定价值.但是,该文将第四产业仍归为服务性产业,而第四产业即知识产业,并将教育部门也列入第四产业,以及知识创造价值等观点,值到商榷. 相似文献
14.
<正> 自瓦特令蒸气推动历史的车轮,伽利略用望远镜开阔人类眼界之后,“上帝”贬值,“幽默”看涨。诗人以幽默显其达观、机敏,哲人以幽默见其深刻、犀利,就连商贾也看重幽默在经商中的作用。 幽默在中国真正掀起大潮。实是近几年的事。王蒙、陆文夫、高晓声、邓友梅、张洁、冯骥才诸人的幽默,千姿百态,各具神采;连史诗大匠姚雪垠在严肃的笔触中也时 相似文献
15.
<正> 《文史哲》1980年第二期刊登的王兴亚同志《牛金星降清说质疑》一文,对牛金星是否降清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读后不无启发,但我觉得王同志的结论仍值得商榷。就我所接触到的史料来看,我认为牛金星降清是确凿无疑的。这不仅有众所周知的《清史稿·季开生传》为据,更重要的是有清初的档案材料相佐证。《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六一八页载吏科给事中杭齐苏于顺治四年八月十九日的题奏中写道: 吏科给事中臣杭齐苏谨题,为孽党不容漏诛,名器不宜久玷,仰乞敕部查明伪 相似文献
16.
张珊同志在《张乐行的革命精神永在》一文中,给一个世纪前,被清王朝杀死的捻军领袖张乐行的幽灵,披上“英雄”的面纱,穿上革命先烈的华服,歌功颂德,赞扬备至。他称张乐行为“伟大的农民领袖”、“反封建的战士”,为“农民利益而牺牲”的“烈士”。说他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斗争的一生,革命的一生”,要读者緬怀“先烈”,学习张乐行的所谓“坚持革命、坚持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洪秀全冯云山有没有建立一个“拜上帝会”?近年来有的同志提出否定的意见。茅家琦同志认为:“洪秀全、冯云山宣传拜上帝,通过劝人拜上帝团结了一大批革命群众,发动了金田起义。洪秀全没有建立什么‘拜上帝会’,地主阶级的一些记载中所说到的‘拜上帝会’是他们强加给拜上帝的人的一个称号。”①理由是除了地主阶级的一些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北伐军四统帅之一朱锡锟,于1853年6月20日在朱仙镇和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联名向北王韦昌辉禀报归德战役及进攻开封等情况,后便在北伐的队伍中消失了。河南师大历史系王宏斌同志《太平北伐军将领朱锡琨行迹考》一文(见《史学月刊》1983年第6期),认为朱锡锟是南归军的统帅、第一次援军的将领之一,于1854年5月牺牲于山东曹县。我觉得王宏斌同志的论据和结论均有不妥之处。 一、《山东军兴纪略》《豫军纪略》《平定粤寇纪略》三部书不是太平天国自己的文献,亦不是北伐军成员及镇玉北伐军当事人所撰,对其中有关北伐军及朱锡锟最重要最基本的情况都搞不清楚,不能作主证。如《平定粤寇纪略》,把援军的出发时间提前两个多月,《豫军纪略》将援军错记为“至直隶与林凤祥等合势益张”,《山东军兴纪略》竞给予朱连降七级为“伪军长”。这些当然不能作为研究朱锡锟的可靠资料。 二、《盾鼻随闻录》一书,连与作者同时代的薛福成都认为其内容“附益以子虚乌有、凭空编造之辞”而“当毁”。文中关于北伐军的记载不符太平天国体制,太平军中根本无红、兰、白、黑多 相似文献
19.
<正> 关于能动性问题的讨论,已历时四、五年了。李鼎文同志的《关于能动性的历史考察》(载《文史哲》一九八四年第四期,以下简称《考察》)一文,在突破“万物皆有能动性”的思想方面,给人许多启发。但文中也有几个问题笔者不敢苟同,现陈述如下,并以此就教于李鼎文同志和学术界。 相似文献
20.
品读杨庆祥力作<消费主义的神话>,从批评话语分析和批评问题实质两个方面进行争鸣.<消>文批评问题的实质是文学消费本质问题,印中国文学市场分化趋势加快,初步形成文学分层消费和分众传播格局,传统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和主导地位将被各种类型化的文学科目取代,这是一个渐进式的文学消费转型过程.郭敬明们具有先天禀赋比较优势和消费市场环境外部推力,是参与文学市场分割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中国文学体制精英如需重建广大读者信心和塑造崭新市场局面,当务之急并不在于迫切表达形而上的现象批判,重要的是如何在消费主义时代重建中华历史文豪的豁达气度.希冀以一种后革命式的激进文学评论风格,唤醒中国现当代文学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