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宪法作为世界上的第一部戍文宪法,更是成为了各国制定宪法时参照的一个主要摹本。虽然世界上有的国家的宪法制定的比美国的完法更为完整,但是,却没有产生美国宪法这么大的影响力。本文主要从美国宪法的成长及发展过程以及美国无法所独具的特色来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对于我国法治发展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毛泽东的亲自主持下起草,并经多次修改和广泛征求党内外人士的意见而形成的,在宪法起草过程中,毛泽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提出工作计划到起草和修改以及各项批注批示中,可以看出为了使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尽快诞生,毛泽东查阅了中外各国的宪法资料,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一部法律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一般就会付诸表决。但是,物权法草案却在反复修改后进入五年来的第八审议。这是全国人大立法史上第一部进入八审的法律草案,也是审议次数最多的法律草案。  相似文献   

4.
现行宪法自1982年以来共进行了四次修改,形成了31条宪法修正案。宪法本身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不仅是因为宪法具有"最高法"的法律属性,更为重要的是宪法富有指导意义和法律象征意义的特殊内涵。从我国宪法及宪法性法律的相关规定上看,其中关于宪法修改程序的规范还不十分完善。完善宪法的修改程序既秉承了程序正义的理念,也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1970年修改五四宪法(即1954年制定的宪法)时,对设不设国家主席产生了不同意见。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前,不同意见主要表现在毛泽东主张不设国  相似文献   

6.
信息集粹     
第四次修宪2003年12月22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关于《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的说明,开始讨论修宪问题。对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改正式进入法定程序。次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公布了修宪建议全文。此次修宪的内容共14项,涉及“三个代表”、私有财产保护、保障人权、地方人大代表任期、紧急状态等多个方面,许多都是首次提出。如果这些内容写进宪法,对中国未来发展将具有深远意义。此次修宪的最早信号可以追溯到胡锦涛2002年12月4日在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我国以法治国进程中,如何加强宪法监督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宪法监督是为了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途径。本丈就建设法治国家道路上宪法所处的地位以及以法治国与宪法监督制度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各部门法的母法,至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正案为止,新中国历史上共有四部宪法,对这四部宪法的历史进行解读与分析,对深入了解我国宪法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我国成立以后的四部宪法的制定与在其历史中起到的作用进行解读来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认识深化的过程,从而更为深刻地了解新的宪法。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我国以法治国进程中,如何加强宪法监督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宪法监督是为了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建设法治国家道路上宪法所处的地位以及以法治国与宪法监督制度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政研视点     
《咨询与决策》2014,(10):78-78
四中全会绘制“法治中国”路线图。四大亮点护航改革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剖析《决定》,从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到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追究制,从最高法设立巡回法庭,到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备受外界关注的“法治中国”路线图亦可初见轮廓。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 物权法是各国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整公共和私人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我国的物权法是1954年以来,继宪法、合同法、婚姻法之后,第12部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的法律草案。这个草案自1998年3月着手起草,至今历时8年,终于在今年10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通过六审,在诸如公、私财产有无轻重之分、对国资是否需要特别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和宅基地使用权能否转让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共识,现已比较成熟,有望进一步修改完善后,适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物权立法不仅丰满了民法体系的羽翼,而且必将渐进地推动整个中国宪政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西方宪法产生的根源入手,比较了近现代中国宪法与西方宪法之间的渊源。作者认为,宪法要在中国生长成熟必须将本土资源与外来资源适时适势结合,才能推动宪政法治。  相似文献   

13.
张婷 《经理人》2008,(4):96-97
“每一次的心情都很不一样。在过去12年当中,中国的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我已经有点儿认不出北京了。”Informatica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索海·阿贝斯笑着说。继1996年第一次来到中国,12年来,这是他第三次故地重游。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的公布,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在万众关注的目光中清晰起来。本期“热点透视”专栏推出的这篇由《中国司法》杂志刘武俊副总编撰写的文章,将向您展示此次修宪集中体现在人权保障、私有财产保障和“紧急状态”入宪这三大方面的法治亮点。我们希望,您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共和国宪法日趋成熟的宪政文明和法治文明,而且还能看到从中折射出的一个国家整体意识的进步与作为公民个体的您自己的命运。当“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样的字眼写入宪法,我们看到的将更是一种慈母般关切的眼神和她向每个孩子——共和国的每一位公民捧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宣言”!中国自有宪法已有百年,宪政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次修宪中的这些亮点,必将使全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安全沐浴在宪法权威保障的光芒之中。  相似文献   

15.
今年时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第三年,“六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年,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1周年。“六五”法以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法治湖北”建设为总揽,以“法律六进”主题活动为裁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活动,公民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显著增强,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为服务我体会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40年代后期,国民政府在大陆召开过两次“国大”.1946年底,召开的国民代表大会,制定了采用议会制的宪法,1948年召开的国民代表大会,开始行使《中华民国宪法》,选举产生了总统与副总统.史上把1946年的国大称为“制宪国大”,把1948年的国大称为“行宪国大”,在行宪国大上,蒋介石成为近代中国根据正式制定的国家宪法选举产生的第一位“总统”(袁世凯当选正式总统时,没有制定宪法).  相似文献   

17.
岳巍 《领导文萃》2011,(18):6-20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为中国走向民主共和提供了一次契机,这是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发生的第一次伟大革命。2011年,适逢辛亥革命百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张鸣教授出版了一部新著《辛亥:摇晃的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历程和现状我国课征个人所得税的历史并不长。1980年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并于次年起正式实施。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四次会议对这部法律进行了修改,将原有的三个个人所得税种(个人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合并称为"个人所得税",并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费用扣除额为800元。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正,恢复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  相似文献   

19.
河之洲     
解读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七次集体学习“学习是前进的基础”。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带头学习、坚持学习,为全党做出了表率。从2002年底至2003年8月中旬,新一届中央政治局进行了七次集体学习。第一次是2002年12月26日,集体学习《宪法》。这充分体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法治观念和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坚定决心。第二次是2003年1月28日,集体学习世界经济知识并分析世界经济形势。这是在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做好经济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增强世界眼光、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第三次是2003年3月28日,…  相似文献   

20.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由国际商会制定,自1929年问世以来,已经过多次修改。最早的文本叫做《商业跟单信用证规则》,现在最新版本是《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07年修订本)》第600号出版物(以下称《统一惯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