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开卷如芝麻开门"--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阿祥 《学术界》2002,(5):253-265
华林甫先生的力著《中国地名学源流》意在证明地名学在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与独特的研究成果 ,还意在证明中国历史地名学独特的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众多的相关学科。其主要的学术贡献有二 :一是初步建立起中国地名学史的体系 ;二是中国地名变化的历史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变化的一种反映。然其在评介中国地名学著作 ,中国地名学家的学说、学派、学者群方面尚存缺憾。  相似文献   

2.
一、传统与复兴 景点命名、地名命名,共属于地名学研究的范畴。对于地名学的研究,我国源远流长,早在战国就已经流传,而于西汉成书的《谷梁传》中,就提出了“水北为阳,山南为阳”的地方命名原则;汉代《越绝书》,不仅解释地名,而且还总结地名命名的方式,如“因事命之”;《水经注》对地名渊源研  相似文献   

3.
周峰 《中州学刊》2002,(6):127-129
地名的命名 ,或源于地理地形 ,或源于历史人物和事件 ,或源于美好愿望 ,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 ,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内县市名称的由来、含义及演变情况的研究探讨 ,归纳了地名的命名原则和规律 ,对地名管理和地名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应劭、圈称的地名学贡献华林甫(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自从我国第一部具有地名学研究内容的著作《汉书·地理志》问世以后,地名学研究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仅东汉一代对地名渊源的研究即不乏其人,其中著名的有应劭、圈称等人,籍贯均在今河南省。应劭字仲远(...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人民政府于一九八二年四月在沈阳召开了辽宁省第二次地名工作会议暨首届地名学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一百二十余人。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谢荒田同志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中国地名委员会八十多岁高龄的曾世英老先生给大会作了学术报告,中国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际桐和李汉杰二位同志也先后讲了话。省测绘局副局长、地名委员会副主任过庆增同志作了《关于辽宁省地名普查工作的基本总结》。会议讨论了《辽宁省近期地名工作安排要点》。在首届辽宁省地名学学术讨论会上,代表们广泛交流了各种学术见解,宣读了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属于地名命名研究的有《谈谈中国地名的起源和演变》(熊树梅)、《新宾满语地名的特点及释义》(刘庆华)、《试论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语专名的命名特征》(乌广聚)、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牛汝辰研究员撰写的《新疆地名的积淀与穿越———新疆地名历史语言学探源》(32万字)一书近日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者利用历史语言学、音韵学、民族语言学方法,系统梳理"丝绸之路"核心区域———西域新疆各个历史时期的地名分层和演变规律,对各个时期积淀的地名层进行语源、语音和语义的系统性考证还原,试图解开地名文化之谜,试图通过对早期地名的探源回答  相似文献   

7.
彝语地名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彝语地名学这个概念,并对彝语地名的起源、含义、分类等作了简述指出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有助于旅游发展、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以及地方史、民族史等多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可为彝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认为云贵川称甸地名、称赕地名源于彝语及彝语支民族语的观点,对于字典、辞书修改对甸字、赕字的解释,也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启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男,汉族。1931年生,海南省崖县人。195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在北京考古研究所作考古研究工作。1958年调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前身),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从1986—1994年先后任广东省地名委员会、广东省地名学研究会学术顾问,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读者工作委员会委员。他早年从事北魏均田制和拓跋鲜卑族发展史的研究,发表过《论拓跋鲜卑南迁及其氏族制度解体》等论文。随后,研究苏轼,发表《苏轼的政治态度剖析》、《略论苏轼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9.
地名属于文化范畴。地名文化既是地名各学科研究的对象,又是历史学探讨的领域之一。地名对研究和探讨地区史、民族史、民族语言以及国界问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为从地名的功能上讲,它们是地域方位的符号,但它们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符号,它们承载的是历史,是民族发展历史的轨迹。是民族文化的闪光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具有较鲜明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地区特点是民族特点筑就的;  相似文献   

10.
宁夏地名特征与地名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名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由聚落—乡镇—城市的真实写照。地名文化源远流长,它既是历史时期人类向大自然拓荒足迹的反映,又是战乱、迁徙、民族融合的写照。随着疆域的易主、国家的兴替、王朝的更迭,地名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宁夏深居祖国腹地,其地名特征表现出了边地文化、生态文化、绿洲文化、山地文化及民族文化等特征。宁夏地名是宁夏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形成、发展和演变的真实写照,从而也构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地名文化。本文通过对1∶50万的宁夏政区图上1000余个地名分门别类的研究,从更深层面上挖掘出了区域文化的特征,可以为宁夏现阶段行政区划的调整、政区命名等提供参考,有助于当地旅游文化的定位与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因此,本研究对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支持、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丽记》佚文是一份详细的军事地理报告。它不仅对东北亚历史地理、东北边疆史地、高句丽史地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在地名学研究方面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2.
从河西走廊古地名看古代河西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地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考察河西走廊的历史 ,可以发现 ,这里的许多地名发源于匈奴语 ,如祁连山、焉支山、休屠湖、腾格里、山丹、姑藏等 ;有些则与汉族对河西走廊的开拓相关 ,如酒泉、张掖、武威、敦煌 ,渔泽障、昆仑障、玉门石障、偃泉障、遮虏障、西渠、东渠、黄渠等。这些沿用的古地名不但是各民族历史融合的语言“化石” ,同时也说明 ,强大发达的民族 ,其包括语言在内的文化和风俗 ,具有辐射性、包容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黄金龙  高伟 《广州师院学报》2000,21(11):90-96,100
从岭南地名文化的历史特色、地理特色、民族特色、开放性与兼容性等方面,分析了岭南地名文化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名管理上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认为应纠正在地名命名中的不良文化倾向,使岭南地名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殷墟新出卜辞中若干地名考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杰祥 《中州学刊》2003,(5):112-116
的系联关系 ,这有利于进一步论定这些地名的地理位置。这 1 0余个地名的地望虽未必全都位于现今的河南省境内 ,不过根据现有的文献和考古资料 ,可知其中的大多数地名应当位于这个地区。研究这些地名及其地望 ,对于探讨商代特别是河南地区的历史地理 ,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殷墟新出卜辞中若干地名考释@郑杰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郑州450002~~~~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91年安阳花园庄东地、南地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6期。 ②刘一曼、曹定云:《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选释与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9…  相似文献   

15.
由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编写的《吉林省志·社会科学学术志》(以下简称《学术志》,1996年12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人民日报》1997年5月31日做了较为全面、扼要的介绍。这是吉林省社会科学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它为本省学者研究社会科学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历史经验,也为外界了解与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信息。这部方便当代、功遗未来的拓荒之作,有较高的存史、资政和收藏的价值,值得一读。 首先,它规模宏大,内容广泛,是一项宏伟而庞大的文化系统工程的重要成果。全书除“概述”分三篇:第一篇“学科研究”,举凡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与政治学、图书学、群众文化学以及写作学、演讲学、民族学、地名学、科学学、信息情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尝试从语言层次的角度,对承德的地名作一梳理.承德地名从共时层面上分三部分:一是少数民族语言地名,可细分为四种类型.二是方言地名.三是书面语地名.从承德的地名中可看到历史上周边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的交融与整合情况.  相似文献   

17.
西藏地名的由来,是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本文就西藏地名经历的演变过程,根据有关资料考释了从藏博、藏茹、乌思藏、卫藏、前后藏至西藏地名的形成,以藏为地名的地理范围的不断扩大,直到建立西藏自治区。从历史发展的过程对西藏地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与中国音韵学研究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语堂与中国音韵学研究的转型方环海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变革时期,这一时期西方各种社会思潮,都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就汉语语言学研究来说,因受西方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的影响,也在理论与方法上发生巨大转变,开始向现代语言学...  相似文献   

19.
朱敏霞 《理论界》2014,(8):133-137
语言学是一门科学,它的任何一个重大飞跃都与当时的科学思潮或其他学科的进步密不可分,生物学对语言学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以生物学为视角,时间为序,梳理语言学历史上受生物学影响较大的三个语言学流派的相关研究成果,即历史比较语言学、生物语言学和进化语言学在生物学启发下所提出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学家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充分吸收社会学、人类学、符号学的基础上所促成的一种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其特点是把重心放在对历史语言的研究上,通过对历史著述的话语分析来展示历史的文本性、叙事性和修辞性,并由此认为历史是一种文学制品或想象之物。辩证地看待历史学的语言学转向,对于我们建构一种新的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