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能说会写”是对语文教学核心任务的精要概括的话,那么作文教学便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过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消极心理,学生往往对作文“望而生畏”,导致这语文的“半壁江山”岌岌可危。如何让学生从作文消极心态的阴影里走出来呢?我的思路是: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从教十多年来,常闻为师者的慨叹:作文教学难呀!学生的抱怨也不绝于耳:"又是作文!烦!厌!"。然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却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所以,我信奉北大教授孔庆东的一句话:有趣者事竟成。作文教学亦如此,一"趣"能激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3.
所谓“生活作文”,指的是教师通过研究并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生动地反映生活,使学生写出生活气息浓厚、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的作文教学方法。我校以校本课程《生活与作文》的编写、实施为主要载体,结合每学期的体验教育、艺术周、科技周、读书周等活动,将“生活作文”理念渗进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追求作文教学的生活化,追求生活与作文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最上乘的武功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无招胜有招;最上乘的教学方法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最好的作文教学当是“淡化作文痕迹、写作技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技能、方法和思想”。根据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结合自己作文教学的支撑点,我大胆尝试“无痕化”作文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作文教学的特色,在研究和探索中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化之路。具体实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中作文五步教学法”课题实验宗旨是通过兴趣培养 ,激发学生作文热情 ;通过阅读感悟为学生作文做好积淀 ;通过生活积累使学生迸发创作灵感 ;通过做人训练使学生的思维理念得以升华、个性得以张扬 ,作文兴趣得以不断增强、发展与创新 ;通过作文评价再次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提高作文能力 ,形成良好的、极富个性的写作习惯与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编童话故事”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一种方式。最近几年来.我国不少地方举办“童话故事”创作大赛,“编童话故事”征文比赛。新教材也安排了这方面作文训练.学生非常喜欢“编童话故事”这种作文训练形式。为借鉴和改进“编童话故事”作文,激发学生写作欲望,近两年来.我进行了小学生“编童话故事”作文训练的探索,下面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主要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除了视其是否做到“以文传意”外.还要看它是否能够“以情感人”。唐代诗人自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他把“情感”喻为诗歌的根本。狄德罗亦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可见.他也把“情感”视为文学创作之基础。正如古人所言:“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五情发而为辞章”。这就是说,人们往往都是在有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需要和欲望之后才去进行写作的。为此,在常规性的作文教学巾,适时而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情感诱导是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的,它不失为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拓宽学生作文思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从事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已十多年.从历届教学工作及参加教学调研中发现,很多学生怕作文,对作文极其缺乏兴趣。写作能力普遍较差,对作文只是应付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没有让学生与作文、教师与写作主体、写作活动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的接触、交流与对活.教学中.学生仍为“观众”或“看客”。我深深体会到,作文教学改革创新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目前作文教学的效率普遍不高,存在学生“怕写”与老师“怕教”这两种弊端。学生在作文时经常出现“一看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苦思冥想皱眉头,三个小时没开头”的现象,究其根源,恐怕与作文教学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模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学生写作文,教师改作文,这好象是天经地义的成规。传统的作文教学,不太相信学生的主动性和智力,忽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作文的批改纯然由教师“独家经营”;加之片面强调“精批细改”,使语文教师陷于繁琐的“精雕细刻”之中,顾不上深入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以至造成语文教学人乏质低的恶性循环。饱尝其苦果的语文教师,不断探索革新作文批改之法,教师略改详评,引导学生自改作文,似乎就算得是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一提“作文”。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皆“谈虎色变”,怕教或怕学。能否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败。为此,我把它视为教学重点加以研究。我认为: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习作兴趣,设计出好的训练内容,实施优化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作文教学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作文评讲除了要教给学生作文知识,培养作文能力,还肩负着树立学生作文自信.培养学生修改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诸多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构建由“群星闪耀”、“美文点击”、“精彩放送”、“出谋划策”这四个板块组成的作文评讲模式使上述学习目标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保持和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学生作文,老师改文”。教师是作文评改的主体,一度盛行的“精批细改”,使教师陷入作文批改的“苦海”,而学生对“满纸红”从心生厌倦然后漠视。事实证明,这种“苦行僧”式的传统作文教学事倍功半,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兴趣是作文的关键,评价是学生作文的助推器,可能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作文指导的“外作用”;而忽略了作文的另一个核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和家长都忽略了对孩子的“心智”开发,忽视了他们诗性心灵的培植。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生充满了劳绩,但仍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由此可见,诗性心灵的培植,也是一个关系生命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让学生的作文有内容、有个性、有灵性,充满真情实感,必须根植生活。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要帮助学生积累生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使之变“无意”为“有意”,养成观察、分析事物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论文读了一篇篇,脑中还是一点点儿!”“作文难,难于蜀道,难于上青天!”写文章,教写文章(即作文)真的像部分师生慨叹的那样难吗?回答是否定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难教,学生难写”根本在于教师“不得法”。下面给大家推荐一种名为“情景作文”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教了二十多年的初中语文,这期间,在作文教学中一直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轻松自如搞写作。据我了解,大多数学生看待作文好比看待一条毒蛇,既讨厌又害怕。鉴于初中生的这种心态,我探索了“精品作文五步法”。这五步为:第一步,自愿搜集;第二步,比较提炼;第三步,自主创作;第四步,互评互改;第五步,独立完成。稍加留意不难看出,这五步不是简单的“分合分合分”的文字重复,而是一个动静搭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收到较好的作文教学效果,首先要做的是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他自身就会产生写作的冲动,就会有欲写不能罢的强烈愿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  相似文献   

19.
一说到作文教学,不禁使人想起学生咬笔杆,老师皱眉头的场面.这是由于过去师生被禁锢在课堂和课文这个小小的时空之中所造成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种单一的作文教学方式已使学生厌倦,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害怕作文.甚至谈“作文”色变,作文教学效果极差。即使学生掌握了老师给的知识点,可从大语文的观点来看,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拓展性以及创造力并没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无材料可写.一直是滞碍学生作文提高的一块绊脚石。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使自己深刻体会到“大量读写”不愧为解决“无米之炊”的灵丹妙药.给学生的作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学生在作文的天空里自由飞翔。“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是烟台市教研室设立的创新作文教学试验的一个重点课题。其核心是课内、课外双轨并进,大量读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