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当历史悠久而又具有灿烂古代文明的中国,还沉醉在自给自足、江山社稷万古长青的梦幻中未来得及清醒的时候,西方帝国主义就挟着鸦片和圣经,凭着军舰和战炮闯了进来。近代的中国,就这样被迫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型道路。首先觉醒的中国先进分子,萌发出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自强自立的理想。同时也使中国的近邻日本得到了启迪。中国有识之士醒世觉人之作,《海国图志》、《圣武记》、《瀛环志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敏感而又善于学习的日本维新志士选择了明治维新的道路。仅以《海国图志》为例,该书的60卷本1847年出版后,1851年即传入日本;其增补100卷本1852年出版后的第二年即传入日本。据统计,1854年至1856年间,日本刊印的《海国图志》各种版本就有20余种之多。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说:“日本平象山(即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之辈,皆为此书所刺激,间接以演维新之活剧”。不仅《海国图志》等著作启迪了日本维新志士的思想,而且日本明治维新本身,也曾以中国古代的政治理论——“尊王攘夷”作为它的一种指导思想。可见,  相似文献   

2.
一、概说在有着丰厚史学传统的古代中国,有关外国史地的记载在历史著作中屡见不鲜。而且其地理范围遍及亚非欧。但是,中国真正放眼世界,进而把他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活动纳入史学研究体系,则缘于近代中国对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强势文明的应战。尽管先觉者林则徐、魏源、梁廷■、徐继畲等在鸦片战争前后编著了《四洲志》(1839年编写但未能出版)、《海国图志》(1842年)、《海国四说》(1846年)和《瀛寰志略》(1848年)等一系列介绍世界史地和现状的图书,然而当以德国史学大师兰克为代表的西方史学界在撰写多卷本的世…  相似文献   

3.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晚清时的进步思想家和著名学者,我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物之一。他的著述种类很多,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海国图志》,这是一部尽收世界于眼底的大书。我们之所以重视这部书,是因为它在我国近代史开端的时候,力图打破清  相似文献   

4.
魏源是我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他一生“倡经世以谋富强 ,讲掌故以明国是 ,崇今文以谈变法 ,究舆地以筹边防”,不仅“兼揽众长 ,各造其极 ,且能施之于实行 ,不徒托诸空言”① ,不愧是鸦片战争后最早踏上探索民族振兴之路的中国现代化之前驱。魏源毕生著述不断 ,作品卷帙浩繁 ,“所著书未刊者尚多 ,已刊者如《圣武记》、《海国图志》、《皇朝经世文编》 ,皆风行海内”② 。与魏源同时的张维屏所列举的这三部书 ,正好是最能体现魏源思想且超越时空的畅销书。本文拟按照三部书编著出版的先后顺序分别介绍 ,以探讨魏源在鸦片战争前后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在1840年到1861年之间中国人写成的22种有关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书籍中,影响最大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就两书的比较而言,写作动机的不同决定了内容的不同取舍,而内容的不同取舍又决定了两书的不同特点,即《海国图志》以博见长,《瀛寰志略》以精取胜。但无论是《海国图志》的以博见长,还是《瀛寰志略》的以精取胜,实际上都有它们的合理性,也都实现了自己的写作宗旨和目的。我们很难笼统地在它们之间分出谁优谁劣。作为中国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历史地理书,《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中对世界大势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它们的介绍具有较为全面,重点突出,新知识、旧观念这样三个特点。除它们所共同具有的这些特点外,在“睁眼看世界”方面,《瀛寰志略》有三点要优胜于《海国图志》:一是对传统的华夷观念的突破;二是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介绍;三是对工商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如果说《瀛寰志略》之优长在“睁眼看世界”的话,那么,《海国图志》之优长则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学习西方列强的长处,用来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亦即学习西方成了时代的主题或历史潮流,《瀛寰志略》通过对世界大势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使国人对西方有所了解和认识,从而为他们提供了产生向西方学习之要求的可能性,但《瀛寰志略》本身并没有包含向西方学习的内容;而《海国图志》提出的“师夷长技”的主张则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的新潮流。这一新潮流曾支配晚清社会和思想界达数十年之久。  相似文献   

6.
何秋涛《朔方备乘》的史学价值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片战争之后,经世致用之学形成一股社会思潮,出现了林则徐、魏源、姚莹、包世臣等为首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人物和《海国图志》、《康■纪行》、《海国四说》、《瀛环志略》等一批颇有价值与影响的史地著作。开拓了士林阶层的一代新风,在中国近近思想文化界产生了重要的启蒙作用。何秋涛编撰的史地巨著《朔方备乘》,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一何秋涛(1824—1862),字愿船,福建光泽县人。史载何“少负异禀,过目成诵”。“披天下舆图,能历举府厅州县名,默数其四境所至”。①1843年(道光廿二年)举于乡,逾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之职,1853…  相似文献   

7.
在造船史上,我国最先发明了以轮代桨、击水行舟的方法。早在晋代,祖冲之曾发明了用转轮激水前进的所谓“千里船”;到了唐代,又出现了装有两个明轮的木壳战船;宋代的杨么起义军在洞庭湖上也曾造成过用四轮激水、航行迅速的战船。可见利用轮子激水行舟的原理在很早以前就在我国得到应用了。但是,封建经济使我国的造船业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作出更大的进展。到了近代,特别在鸦片战争中,以林则徐为首的地主阶级进步分子,在侵略者炮舰政策的威胁下,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口号。当时曾有不少人企图制造战船以抵御外来的侵略。在魏源编纂的《海国图志》中,可以看到制造水轮战船、火轮战船等的建议。1847年,曾有人在广州进行小型的汽轮船的试制,但没有成功。真正利用蒸汽力来推动船舶航行,到1865年才得实现。这一年,中国人自制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在南京下水。这是我国早期的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国产原料,经过多次试验而制成的第一艘轮船。然而,这艘轮船的制造和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有关。  相似文献   

8.
《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42年底,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墨迹未干,经世学者魏源面对东西方两种文明的猛烈碰撞和冲突,痛定思痛,为使国人“扩万古之心胸”,知“旷代所未闻”①,抵御列强入侵,挽救民族危亡,与时俱进,急切地推出其“愤悱”②之作《海国图志》,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③的时代强音。虽然,“清魏默深的筹海篇,议守、战、款,凿凿中款。清若尽用之,固足以制英寇,驭俄法”④,但在1860年以前,《海国图志》在中国一直被视为不急之务而遭受冷落。而与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日本,历史上在经济、文化乃至于政治等方面都与中国有着悠久的联系,因此,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魏源,1844年考取进士时,年已五十,后数年间任江苏兴化知县、高邮知州。他在为政期间,致力于盐政、漕务、河运的改革,兴修水利,取得了显著的治绩。然而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乃是体现其“变革”思想及以“富国强兵”为主旨的大量著述。其中,他自称为“创榛辟莽,前驱先路”的《海国图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正>1994年9月,纪念魏源诞辰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邵阳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历史学会、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湖南省社科联、湖南省社科院、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南省委和邵阳市委、湖南省历史学会、邵阳市社科联、隆回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而由邵阳市人民政府和邵阳市政协联合主办的。提交论文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7个省市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史学研究者和来自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会议收到论文80余篇,围绕“《海国图志》的时代意义及其影响”这一主题,就魏源的历史定位、魏源的爱国主义思想、经世致用、改革开放和工商科技思想以及学术、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海国图志》是十九世纪中叶由中国人最早自编有关世界地理、历史系统知识的著述,并包括着编者魏源对于“海防”的见解。它不只是一部资料性的参考书,也适当反映出当时一般开明人士具体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后的态度问题。编者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1844年进士,署理江苏的东台和兴化各县,实授高邮州知州。1850年太平军起义,首倡团练,力图抵拒,却因延误驿报革职;后复原官,不久病死。他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中的小官僚,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政治上当然顽强反抗农民革命;但在学术思想的领域里,却有一定的贡献。魏源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是和龚自珍议论相得而齐名的经今文学家。他们一反当时汉学家支离破碎的治学方法,主张研究古代典籍应该联系现实政治,提倡“经世致用”之学。鸦片战争前十四年,魏源即已辑成《皇朝经世文编》一百二十卷。1821年英军进犯浙江,他曾在坚决抗战的钦差大臣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国人没有完整科学的现代世界概念,基本用臆测性的"天圆地方"来演绎。明清之际,传教士东来,带来了一些现代天文学知识和世界地图,个别有识之士开始研读,但大多数的知识人士乃至整个朝野都从固有的陈旧观念出发,"目笑置之",极端者甚至诋毁其为"歪理邪说",从而丧失了一次认识世界的机会。及至鸦片战争时期,在西方殖民主义的威逼下,为摆脱民族危亡,清朝某些官绅及少数先进知识分子才急切地寻求资料,翻译西书,了解世界,于无奈中考察世界地理与世界格局。这种亡羊补牢式的考察世界,虽然带来了不少新知,但凌乱浅薄,缺少深度。待魏源与徐继畬所著的《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相继问世后,才标志着国人对世界有了初步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史志办公室编辑的《无锡年鉴》2008年卷于2008年7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2008年卷为无锡市第18部地方综合性年鉴,无锡市市长毛小平为该书作序。该书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07年度无锡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魏源(1794—1857年)湖南邵阳人。鸦片战争前,他抨击时政,力主禁烟;鸦片战争爆发时,经林则徐推荐,曾协助两江总督裕谦办理浙江军务,参加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实际斗争,鸦片战争失败后,他努力探索清王朝衰弱和西方国家强盛的原因,于1842年底,完成了《海国图志》的巨著。在书中,魏源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善师夷者,能制四夷”的进步主张①。为了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他强调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情,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处,向资本主义国家寻找“制夷”的知识。魏源和民族英雄林则徐一样,不愧是近代杰出的爱国思想家,也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一位先驱者。  相似文献   

15.
继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之后,咸丰二年(1852)八月(农历,下同),在广西又爆发了朱洪英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长达八年之久,其活动范围遍及桂北及湘、粤交界一带。1854年建立了“升平天国”这个地方农民政权,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朱洪英,又名朱声洪、朱胜红或朱世雄。其籍贯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湖南东安县渌埠头人(见《骆文忠公奏议·湘中稿》卷4第33—41页);另一说是湖南耒阳县人(见光绪11年《湖南通志》卷89)。此二说孰非孰  相似文献   

16.
黄彦弘 《云梦学刊》2013,34(1):26-28,53
邓显鹤(1777-1851),号湘皋,晚号南村老人。清代文学家、诗人、文献学家。宝庆府新化县人。嘉庆九年,邓显鹤中乡举,官宁乡县训导,晚年应聘主讲邵阳濂溪书院。著有《南村草堂诗钞》、《南村草堂文钞》;搜集校刊王夫之遗书;考订明代周圣楷《楚宝》一书,匡谬拾遗,成《(楚宝)增辑考异》五十四卷;编纂有《沅湘耆旧集》二百卷、《资江耆旧集》六十四卷、《宝庆府志》一百五十七卷、《武冈州志》三十四卷等。  相似文献   

17.
清军水师装备近代化的先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惨痛的战争教训使不少有识之士看到军备改革的必要性。林则徐是推动清军水师装备近代化的第一人。他多次上书,认为船炮水军不可缺一,主张建立一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新式海军,同时进行了购舰买炮的实践活动。魏源于1842年先后著成《圣武记》和《海国图志》,介绍西方  相似文献   

18.
<正> 魏源(1794—1875年),字默深,邵阳金潭(今湖南省隆回县)人。一生主要活动在清代嘉庆、道光两朝。主要著作有《圣武记》、《海国图志》、《古微堂集》、《古微堂诗集》、《清夜斋诗稿》等(以下引文,只注篇名)。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作为思想家、史学家和地理学家的魏源,不能不为清政府的前途担忧。为了表明自己“寻云不厌深,穷源期必尽”(《四明山中峡诗》)的变革决心,他发出了“何不借风雷,一壮天地颜?”(《北上杂诗七首同邓湘皋孝廉》)的呼号,提出了许多卓有见地的图强方略。  相似文献   

19.
一十九世紀英国批判現实主义作家薩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写了許多部长篇小說。其中最有名的是:《名利場》(1847)、《潘端尼斯》(1848—50)、《亨利·艾斯芒德的历史》(1852)和《紐可謨一家》(1855)。《名利場》和《亨利·艾斯芒德的历史》有中譯本。①《名利場》是薩克雷的成名作,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他自己也承認这一点。②《亨利·艾斯芒德的历史》也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薩克雷对十八世紀英国历史十分熟悉。他曾广泛閱讀过十八世紀英国文学作品和历史材料。1851年他經过充分准备发表題为“十八世紀英国幽默作家”的一系列演說。这使他对十八世纪英国历史知識的掌握更为牢固;③因此薩克雷才有可能写出以十七世紀来到十八世紀初年的英国为  相似文献   

20.
在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前,国人对域外世界的认识多局限于中国周边的邻国。对此,林则徐曾痛心地指出:“沿海文武员弁,不谙夷情,震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其来历。”于是,他组织人员编成《四洲志》草稿,革职后交友人魏源扩充而成《海国图志》。林则徐遂被人誉为“清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然而,我们对历史文献稍事梳理就不难发现,在此之前不仅有西洋来华传教士在明末清初对世界知识的传播,也有中国人浪迹欧洲的历史记录。方豪在著名的《中西交通史》中就列举了两位:一是康熙年间的樊守义(1682—1753),曾于1707年随康熙遣使罗马的西洋教士一道去欧洲,前后达十三年之久。樊守义将在欧美及沿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