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热议中提出的农民工与用工企业的劳动合约及其管理,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法经济学重要专题,也是近几年来备受各界关注的热点。农民工劳动合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我国劳动合约的一个特例,它折射出国民对劳动的法的意识与态度,反映出国民的法意志强度,以及工业劳动的法文明进步程度。这里从中国特色工业化与农民工劳动合约、劳动权利的一般性与农民工劳动合约特殊性、农民工工资纠纷的法理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评述。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公民都有自由选择职业和提高劳动能力的权利.改革开放后,农民获得了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但由于制度惯性和路径依赖,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还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职业机会获得是农民工进入城市的第一步,能力提高是农民工继续城市生活的关键环节,劳动工作关系和谐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根本保证.农民工的职业融入不仅需要政府提供充分的制度供给和财政投入,加强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还需要企业改善管理制度,关注职工的日常生活、文化娱乐和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实现政府、企业与劳动者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农民工从机会获得走向能力提高,最终实现城市职业关系融洽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的形态演变:基于中国工业化进程长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农业劳动向工业劳动转化过程中的一种劳动者形态。农民工的劳动者形态与工业化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农民工演进形态的关系作专题讨论能更好地揭示农民工的劳动性质及其劳动形态的特殊性与多样性。近代中国工业的独特性塑造了中国农民工的近代形态,中国工业的现代化发展赋予了中国农民工的当代形态新内涵,中国工业现代化的长期性导致中国农民工的长期性。与全球化下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相适应,农民工面临着从外延扩大到提升劳动素质的内涵成长为主的模式转变。提升农民工的劳动素质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立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权益保护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民工在就业、劳动保障、工资待遇等诸多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其原因是劳动保障制度执行不力,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因此,需要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劳动执法检查,解决农民工户籍,以从法律上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尊重农民工劳动,是党的十六大“尊重劳动”的精神体现。而尊重农民工劳动,不仅要肯定农民工劳动的经济价值,更要重视和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针对农民工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社会现实,分析农民工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对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庆社会科学》2007,(2):160-160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近日推出《2007年浙江就业报告——农民工问题研究》,“80后”的农民工,是这次调查中一个特别被关注的群体。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农民工劳动权益被侵害的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工资被拖欠、劳动条件恶劣等.而在其权利被侵害之后,维权道路的艰辛又使他们望而却步.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我国法治的不健全所导致.这提醒我们应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其法律上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劳动偏差行为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社会现象,是农民工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劳动权益得不到足够保障的普遍反应。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对千余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Bootstrapping算法,探讨了农民工在劳动场所偏差行为形成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雇佣歧视不仅直接导致农民工偏差行为的出现,而且还通过人际冲突间接引发一些负面行为;自我监控负向调节了雇佣歧视与人际冲突之间的关系,并在雇佣歧视与偏差行为之间显现出被中介的调节作用,即雇佣歧视与自我监控的交互作用通过人际冲突对劳动场所偏差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结合农民工群体特点,应该从削弱雇佣歧视、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自我监控能力等方面做出切实有效的努力,以减少农民工劳动场所的偏差行为,有效缓解社会矛盾与冲突,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劳动过程理论的研究中,沈原等学者发现农民工带入劳动过程的先赋关系被纳入权力结构,构造了工作现场中"霸权"的新形态--关系霸权;这一研究受到了蔡禾、潘毅等学者的质疑.本文通过对沈原、蔡禾等人文章的梳理,认为"关系霸权"为劳动过程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作为工作现场的一种权力形态,"关系霸权"是农民工群体内部的博弈机制,它是一面双刃剑,既在劳动现场生产了忠诚、约束了不满,又延缓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转型进程;既是一种权力的资源,同时又为工人的反抗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民工荒"问题及其法律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农民工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工资待遇水平较低、同工不同酬,且未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同工不同利,加之劳动权利易受侵犯,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司法保障,我国不少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对此,应重视和加强农民工权利的保护,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消除身份歧视;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加大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覆盖力度,实现同工同利;并加强农民工权利的司法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农民工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相伴随的是,农民工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农民工的思想问题尤需高度重视。一、当前农民工的总体思想状况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城乡流动的加快,当前农民工群体的思想发生了明显而深刻的变化,呈现以下三方面变化:一是安心务工,关注国事乡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民工的思想主流积极向上,安心务工,对国家大事及乡村事务有较高关注度。二是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追求个人进步与发展,富有正义感。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十分关注自身发展,渴望提高自身素质并掌握劳动技能,获得真  相似文献   

12.
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是《破产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但农民工因未签订劳动合同而游离于“职工”范畴之外。因而,《破产法》在行使保护职工权益之职时不仅忽略了对与之建立起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的保护,还忽略了对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农民工进行额外的经济补偿,其债权人制度的设计从根本上剥夺了农民工对其合法权益的处分权。这些都是与《破产法》的基本原则相违背的。因此,《破产法》应对“职工”作扩大解释,从而包容与之建立起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并对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农民工进行额外经济补偿。同时,在债权人会议上另设农民工席位,以实现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13.
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农民工的数量日益壮大,己逐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实中他们的劳动权益却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缺失、就业权受到限制、取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利遭到侵害、休息休假的权利得不到保证、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劳动保护以及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关系缺乏法律的有效约束等方面.我们应完善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维权作用,把劳动合同制度落到实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立法;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民工实行属地管理;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作为我国劳动关系中重要而特殊的主体,因其性别、从事行业领域等的特殊性,面临劳动保障缺失、劳动条件恶劣、职业安全与卫生事故多发等问题,其职业安全卫生问题具有复杂性、边缘化等特点,应通过制度建设、强化执法、提升意识与技能、营造安全文化等措施,切实维护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安全权。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产物。矛盾表现:农民工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农民工社会身份与职业角色的错位;农民工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城市次属劳动力市场和低水平的劳动交换关系;农民工政治地位与政治权利之间的矛盾,平等的劳动就业权难以得到保证,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16.
劳动权利是基本人权的重要内容,是人的一项生存权利,各国宪法对公民的劳动权利从享有到保护都有具体规定.农业户口不能影响农民工作为《宪法》和《劳动法》上劳动者的身份.与城市劳动者一样,农民工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并且应该得到国家的平等保护,即在劳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实现劳动权利方面禁止不合理差别存在.分析农民工平等劳动权利中涉及的劳动者资格的法律依据、劳动权利内容、平等劳动权利的含义等法律问题,既可以推动农民工平等劳动权利的实现,也可以促进农民工劳动者与非农民工劳动者之间在实现劳动权利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十大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要保护其合法权益,需要解决以下十个问题,一是为农民工打开制度镣铐,进行法律制度创新;二是反对歧视,平等对待农民工,尊重农民工的平等权;三是变身份不明为身份合法,赋予其合法主体资格;四是处理好劳动关系中意思自治和国家干预的关系;五是解决自我保护和组织保护的关系;六是处理好农民工维权中立法问题和执法问题争议;七是针对维权成本高的现状,实行司法特护;八是针对农民工的贫困现状,建立制度化的法律援助通道;九是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十是处理好农民工回乡和进城的选择,通过法律制度的发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入城就业及其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入城就业既是城市化的必然伴生结果,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的主要途径。目前困扰我国农民工入城就业问题的主要障碍是没有在制度层面获得公平分享城市资源的权利。因此,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从事体面劳动的权利以化解来自城市的社会屏蔽,是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共同面临的重大任务。功能主义所揭示的社会阶层向上流动,暗示了农民工入城劳动的可行能力以及自由选择权的问题。而城市劳动规则系统、劳动身份平等、劳动权利启蒙、职业工作能力提升和多元劳资纠纷解决,是当前农民工体面劳动和就业保障的核心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期以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农民工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问题之一.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应从健全劳动法制体系、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建立社会化维权格局、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健全利益表达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问题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问题的凸现,需对农民工含义及性质、农民工劳动权益以及社会保障等问题在理论与制度上厘清,以构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