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中国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各地民俗文化又蕴含着独特的本土文化,是千百年来当地群众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博物馆类型与功能的进一步细分,不少民俗博物馆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民俗博物馆的出现既是对历史文物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手段,又是将传统民俗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的重要媒介。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场所,其文创产品在确保民俗文化展示的同时也向大众传达了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承载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功能性与文化性。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民俗学会会长赵宗福先生主编的"青海民俗文化论萃丛编",于2016年11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丛编"以物质民俗、礼仪民俗、岁时民俗、信仰民俗、口承民俗、艺术民俗、田野民俗、理论与应用民俗等8个民俗专题,以及"河湟"花儿、昆仑神话2个具有青海特色的民俗事象,分卷编纂,共选编250多篇学术论文,编纂成近300万字的10本论文集青海是民俗文化的富矿区,民族众多,文化多元,青海民俗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深入调查研究各类民俗事象,既有现实  相似文献   

3.
<正>民俗节日是人们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庆祝或纪念某些历史事件、人物或自然现象的文化活动。黄河流域的民俗文化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黄河流域的民俗节日文化,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文化内涵,有助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特点和内涵,有助于推广和传承地方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从未来发展来看,研究黄河流域的民俗节日文化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增进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今日辽宁》2013,(1):64-65
民俗文化大舞台锦州荟萃众多辽西传统文化,经过长期开发和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上,民俗大舞台主要展演锦州地区和东北地域传统的民俗民间艺术、地方工艺,以及申遗项目等节目。  相似文献   

5.
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积淀,具有意识载体的功能,反映着这一地域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民俗习惯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民俗审美,固有的民俗文化活动决定了民众的审美范式和审美实践.萧红凭借对民俗文化特有的敏感和艺术直觉,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详尽地刻画了东北的地方民俗风情,给予了这块有着历史深缘的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文化的剖析,使对该地民俗风情的认识上升到了地域文化的高度,从而达到了乡土文学的高峰.对于萧红笔下民俗文化的审视,是其丰厚内涵的审视,需要我们在现代性的视野内,分析其外在的审美表现症候,捕捉其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在比较民俗学的微观研究领域中是千真万确的。研究者们常常在地域民俗的相互比较中,找到大量风俗的变异现象,用来探索民俗文化发展流变的轨迹。但是,这种变异现象,在民俗传承的宏观领域中,又常常受到历史文化源流的制约,形成大量同源、同形态、同意义的民俗,成为民俗流变的根基。从广泛的民俗文化圈观察,同质民俗是基础,多种变异是形式,这在比较民俗学的宏观  相似文献   

7.
秦晖 《浙江学刊》2002,(1):33-45
“下苦人”的悲歌———从摄影集《麦客》谈起这些年来各种渲染“民俗文化”的产品可谓铺天盖地了。为了经济 (旅游业 )利益、政治动机 (反对“全盘西化”)以及精英阶层高雅的审美需求 ,“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了口号。从纯粹商业化的各种“民俗村”、“民俗文化风情旅游”和“民俗文化节” ,到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曲阜祭孔大典和黄陵祭祖仪式 ,从文人雅客的民俗采风 ,到文化人类学家的民俗研究 ,各种现存的、已死亡的乃至纯粹是今人“创作”(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出来的“民俗”让人眼花缭乱。所以当友人推荐一本“民俗摄影…  相似文献   

8.
一般说来,中国传统文化可划分为上层文化和民间文化,各个地区的民俗是形成民间文化的重要源泉。民俗内容丰富,举凡平民百姓的信仰崇拜、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习俗、娱乐演唱等等均可列入,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故也有称之为民俗文化的。北京的民间文化(或民俗文...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湖北黄冈C村的清明扫墓习俗,进行了描述和过程事件分析,清明扫墓是寄托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映。同时也分析了相关的民俗事象的变迁,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其功能和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如何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与事象,关键在于对传统民俗的恢复和保持,培养相关的民俗传承载体。  相似文献   

10.
孙兰英  周秋莎 《社科纵横》2010,25(7):132-134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由数字构成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有着全新概念的数字世界正在迅速融入我们的世界,并深刻地改造着这个世界,我们迎来了数字时代,数字时代的曙光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爆炸性的变革.数字技术深入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和选择的背景和必要条件;数字化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也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模式和价值判断方式.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里的处境的论述,阐明了在现代社会里应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应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发掘自身的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和谐社会主义国家服务.  相似文献   

11.
曾应枫 《探求》2023,(4):78-83
广府所处的地域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千百年来形成了既传统又开放,既守旧又包容的礼数,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在丰富与发展广府民俗方面更是表现了时代的传统性、即时性和创造性。本文以民俗文化中民众参与程度最多的波罗诞(南海神诞)、北帝民间信仰、扒龙舟等等,诠释广府民俗文化礼数的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2.
过伟 《创新》2007,1(1):109-114
民俗是创造和发展先进文化的根基。中越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比较传统节日之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中越民俗文化之同和异。从韩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江陵端午节祭成功,促进中国对节日民俗研究之重视,提高对申报世界遗产、中国国家级遗产之认识与战略。  相似文献   

13.
徐海翔 《社科纵横》2006,21(1):122-123
从女性民俗文化的起源和在民俗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及内容,论述中国女性文化的重要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出版的美国著名管理学家A .J.斯莱沃斯基等的《数字化企业》① 一书 ,对数字化创新企业戴尔电脑公司、塞米克斯公司、查尔斯·施瓦布、思科系统公司和向数字化转变中的传统企业通用电气公司、IBM公司等的数字化企业的设计和建设 ,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精辟的分析 ,其要点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大力传播数字化思想 ,大步跨越数字化障碍 ;认真分析企业数字化程度 ,充分揭示企业难题 ;精心从事数字化企业设计 ,精密绘制企业管理创新蓝图 ;积极使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工具 ,从原子管理努力迈向比特管理 ;巧妙运用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  相似文献   

15.
李阳 《今日辽宁》2012,(2):43-46
新春佳节既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也是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活跃于大街小巷的节日。正月里。花花绿绿的秧歌表演、欢快喜庆的唢呐锣鼓。将传统的节日妆点得分外红火。在文化底蕴深厚的辽海大地.这样的民俗活动更是数不胜数。朝阳社火、喀左天成观庙会、辽西朱碌科“黄河阵”、本溪全堡寸跷秧歌、本溪社火、本溪县太平秧歌、复州高跷秧歌……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既烘托了节日的气氛,又满足了老百姓驱邪避灾、祈福纳祥的心愿。  相似文献   

16.
传统时时刻刻都在改变着自己,也因如此才使自身恒久延续着.民俗学对于民间传统的研究,就是传统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创造过程.那么田野作业作为民俗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应该是一项个性色彩浓厚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颖 《社科纵横》2013,(1):240-241
温州永嘉楠溪江中上游流域的古村落是文化温州社会发展过程中保留下的历史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研究温州地区古建筑、文化、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基地。在这里可以捕捉到数百年前先祖生活的记忆片段,体味正在远去的耕读民风和宗法习俗,找到极其稀有的古民居活化石,本文介绍利用最新的数字化科技手段——高清影像技术,对珍贵的古村落乡土文化和民俗进行全面的真实记录,达到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建设良好的数字馆藏研讨会于 2 0 0 4年 6月 2~ 4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这次研讨会由图书馆馆藏与技术服务协会、美国图书馆协会分会、图书馆研究中心和OCLC(在线计算机图书馆中心 )联合举办。这次研讨会由数字化图书馆发展领域中的专家讲授当前图书馆领域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包括文件的收集、查找、管理和数字化资料的保存。会议内容包括 :目录选择数字化 ;IT前景 ;著作权和合法出版物 ;原文和图像的数字化 ;数字化项目的商业化 ;数字多媒体 ;元数据 ;数字化保存。详情请见 :http: www .nedcc.org prelsfs prgen .htm。建设良好的数字馆…  相似文献   

19.
徐华龙 《浙江学刊》2002,(3):131-138
近来 ,不断有泛民俗的内容见诸于报端。据传媒报道 :南京相爱的青年以赠小鞋来表示男女感情。山西乔家沟煤矿在矿上修了庙宇 ,供奉“窑神” ,希望得到神灵的护佑。在开光之际 ,还唱了三天的大戏 ,领导每到初一十五都要亲自入庙烧香 ,直到 2 0 0 1年 1 1月 2 2日矿井爆炸 ,才知道窑神并没有保护他们。还有一家著名的上市公司———春都集团里有一批算命先生成了企业的智囊团 ,公司里的大小事情都由他们说了算 ,无论是重要的人事任免 ,还是普通的办公室的桌椅的放置和朝向都是这些算命先生来决定。此外 ,还有各种商业性的节庆活动、现代体育运动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都会产生层出不穷的泛民俗文化现象。这些泛民俗现象的出现 ,都为传统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 ,可以这样认为 ,当代民俗学的发展离不开对新出现的泛民俗现象的研究和分析 ,只有注重对新出现的与民俗有关的文化现象 ,才能感知现代社会的脉搏 ,才能对现代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中国民俗学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的人文生态是导引中国数字文化发展的根本之维。中国数字文化发展的人文生态性质包括数字化过程的人文选择性、数字化技术的人文性质。这种人文生态性质导致数字文化鸿沟的出现和人文生态圈的分层、数字不良文化价值观与恒常文化价值观的疏离和人们文化心理的失衡及新“文化病”的产生等一系列后果。因此,在中国数字文化发展过程中,要改善数字文化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必须把握构建人文生态的“辅人技术”、“人文社会”和“技术人文”原则。在此基础上,从数字化人文理念、数字化的伦理和制度生态、数字化人文精神和网络语言的文化新语境四个维度构建中国数字文化发展的人文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