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劳动教养制度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战少犯罪、教育和挽救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运行机制与我国宪法等保护公民人身自由的法律要求矛盾;运行价值与目标价值的冲突;运行功能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其作为主要的强制性社会预防措施的要求.我们要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就必须对劳动教养制度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养制度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司法行政制度,在其走过的半个世纪风雨历程里,以“教育人、感化人、挽救人”为宗旨,不仅打击、教育、挽救了大批失足者,也在控制、预防犯罪及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对人权、程序正义和公正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加强,劳动教养制度暴露出种种缺陷和弊端,特别是在适用程序过程中公安机关集调查、审批、复议于一身,权力无限膨胀,这严重背离了控审分离的法治理念。可以借鉴域外及中国台湾地区、澳门特区的保安处分制度,改革中国大陆劳动教养审批程序。通过制度性设计,把劳动教养活动的关键阶段纳入司法权的控制中,把劳动教养活动全面纳入法律程序。将劳动教养权力重新分配,由公安机关和法院分别行使,实现权力的分立和制衡,从而实现劳动教养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目标,以最终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养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法律措施 ,在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 ,维护社会治安 ,稳定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整体推进 ,劳动教养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诸多弊端也日益凸现 ,立法问题日趋迫切。本文作者拟对劳动教养立法的紧迫性与立法提出看法 ,供商榷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养制度在实体方面规定过于笼统,在程序方面有违程序法治原则。这一制度本身存在诸多缺陷,但又不能彻底废除,目前最好的选择便是对其进行改革。在劳动教养制度的众多改革方案中,目前法学理论界研究出两大模式,即行政模式和刑事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中,刑事模式能够更好地兼顾社会治安和对公民人权的保障。对于采用刑事模式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初步构想是先将其列为一种非刑罚方法,然后再逐步过渡到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保安处分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形成于特殊历史时期,原是以非常手段解决特殊历史时期的阶级斗争、社会治安、劳动就业以及意识形态问题的权宜之计,后来逐渐演变为执政党及行政机关推行政治、行政强权的工具。剖析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成因,揭示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同我国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人权条款的根本对立、同我国现阶段政治文明与法治进程的严重背离以及由此产生的尖锐矛盾,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并就其存废作出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养制度是中国式社会治理的产物,问世以来对维护我国社会治安、保障百姓安居乐业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着合理性、合法性和规范性生存困境,其中权力制衡式微、日常管理混乱和救济途径不畅等运行规范性困境尤为严重。在依法治国和尊重人权的法治语境下,十八届三中全会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决定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加快违法行为矫治化改革。为了遵循权力制衡和程序正当的法律原则,违法行为矫治化必须实现控审执分离,创新执行管理模式,完善监督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7.
对劳动教养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教养是一种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但这一行政处罚目前已出现危机。首先,《行政处罚法》的实施使劳动教养与该法基本原则直接相冲突,其合法性受到质疑。其次,从人权保护的角度来看,劳动教养存在诸多侵犯人权的隐患,其依据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的部分条款更是对公民依法所享有的基本权利的直接侵犯。因此,劳动教养的出路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在分析了劳动教养现存的诸多法律问题后,主张全面改革劳动教养,即劳动教养刑法化  相似文献   

8.
突出教育改造是我国监狱工作的基本特色和传统优势,必须贯穿于罪犯改造的全过程和监狱工作的各个领域.对教育改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理论上说谁也不否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往往只注重劳动改造,看不到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性,只是把它看作点缀,甚至当成负担.全面贯彻执行《监狱法》,高度重视教育改造,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目前教育改造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大教育改造力度势在必行,并对更新教育改造内容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养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它既有创新之处,又与世界上已经存在并且通行的保安处分有相似之处,本文对二者进行分析对比,以期对完善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现行劳动教养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缺乏法律依据;二是作为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名不符实,造成事实上适用法律上的不平等;三是审批机关职能不当,导致执法上的随意性;四是劳劝教养规范的不统一和司法解释的多元化,造成执法上的困难和不平衡。应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养制度,制定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教养法》,该法应对如下主要内容予以进一步明确并确定:一是明确劳动教养性质;二是规定劳动对象与地域范围;三是决定劳教执法主体,确定制约程序。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刑事政策应当重视轻罪的妥善处置,树立宽严相济、宽缓为主的理念以及惩罚与矫正相结合、重在矫正的理念。我国现行轻罪刑事政策存在一些明显不和谐的因素,包括劳动教养制度以行政处罚之名行刑罚之实;过于倚重监禁刑,社区矫正刑太少;自由刑的执行重惩罚和隔离,轻教育改造。应当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予以完善:从立法上实行重罪和轻罪的分类;从根本上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制定保安处分性质的《违法行为矫正法》;立法上完善社区刑罚的设置,司法上和刑罚执行上提高社区刑罚的适用率;建立和完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2.
用工业文明最本质的精神来改造中国文化,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造文化的主要任务。具体来说,一是用科学技术理性和人文精神进行国民文化启蒙和文化改造;二是对教育自身进行深刻的文化性改造  相似文献   

1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本文结合我国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通过对变革时期法律、道德、信仰等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行为选择,即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完善、道德体系的重塑与张扬及信仰灵魂的回归与升华。  相似文献   

14.
社区矫正是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整合专门机关和社区等各方面力量,着力对社区范围内的假释、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等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的社会化手段,它能有效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实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已实施40余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劳动教养立法混乱不堪,内容前后矛盾;劳动教养期限过长,与刑罚无法衔接;劳教审批和管理体制不甚严密等。劳动教养作为最严厉的行政处罚,运用不当极易造成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不法侵害。因此全面改革劳动教养制度,使其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解决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能够有力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在新的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产生经济效益,可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等来分析和研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经济效益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养在我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司法制度,它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壮大。而今,面对这一制度在合法性、合理性、人权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种种缺陷,努力探寻一条通过改革使其既能发挥预防犯罪、矫正不良的积极作用,又能与法治化大环境相适应的发展出路,是本文着力思考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1993年确立的收容教育制度,立法者是把它当做一种行政强制措施看待的。从这种制度对收容教育人员的负面影响来讲,带有明显的惩戒性和行政处罚性。收容教育与被普遍认为是行政处罚的劳动教养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与强制戒毒等行政强制措施又有明显的区别。收容教育的行政处罚属性显而易见,不能掩饰和抹煞。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指出兴趣在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推动人去积极活动.表现出人的个性积极性,对丰富知识和开发智力十分重要,俄国大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怎样激发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呢?从外语这门课本身来说,由于不具备语言环境.学习过程中又需要大员的记忆工作一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但学生对外语的好奇与课本中有趣的文案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做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培养学生对外语的兴趣,并设法使其持久.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笔者根据多年…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其自身的价值预设,这种价值预设需要道德原则的引导。伦理作为一种软约束力量,对个人与群体的作用效果显然是不够的,它缺乏强制性。把相对抽象的伦理要求、道德命令具体化为群体成员所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可操作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形成一种伦理制度,它就具有群体性、他律性与强制性的特点。因此,从道德这一维度入手,我们需要重新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伦理基础,这种伦理基础就是以教育公平、教育正义原则为圭臬,以人道主义与共享原则为内容,以个性发展原则为最终目标,这些原则的和谐统一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伦理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