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早期信奉有神论的自然观 ,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 ;随着现代科学的确立 ,有神论逐渐演变成无神论 ,而人类中心主义大行其道。人和自然的尖锐对立虽然带来物质财富的增长 ,却也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 ;后现代主义旨在恢复有神论和有机论的自然观 ,赋予人类新的精神力量 ,带给人一些关于生存的终极关怀 ,帮人们克服现代性的危机。在这一转变中 ,西方重新发现了东方的智慧 ,发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宛小平 《江淮论坛》2012,(1):60-63,195
朱光潜从追随康德、克罗奇形式派美学到怀疑这一派美学把知、情、意割裂开来的纰漏,在《生命》篇里完成了他由西方心物对立向中土心物合一的自然观第一次飞跃。但是,还存在着受西方二元思维格局影响的自然观和中土与自然融合的自然观并存的局面。恰恰是朱光潜晚年通过研究维柯,并且和马克思的实践观以及中国传统知行合一观整合成一个系统,才初步完成了他自然观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3.
自然观传统观的主要内容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这种自然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割裂的 ,它片面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改造。现代自然观是在传统自然观的基础上充实了对自然保护的内容 ,是认识、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辩证统一。其中对自然的改造是核心 ,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主导 ;而保护是对改造的矫正 ,目的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应在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指导下 ,恰当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自然观传统观的主要内容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这种自然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割裂的 ,它片面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改造。现代自然观是在传统自然观的基础上充实了对自然保护的内容 ,是认识、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辩证统一。其中对自然的改造是核心 ,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主导 ;而保护是对改造的矫正 ,目的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应在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指导下 ,恰当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富滔 《学术探索》2001,(Z1):164-166
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自然观是既相通又相异的.它们都是对西方传统自然观的反叛,但由于历史背景不同,现代主义既不象西方传统那样去征服自然,也不象浪漫主义那样去亲和自然,而是消极地顺应自然,要么人为物役,要么与自然疏离.  相似文献   

6.
在东方世界对现代化道路向往追求之时,西方则对现代文明开始质疑反思.应对此一矛盾,东方国家既不能追随西方文明之旧路,专注于现代化;也不能拒绝现代文明,回归东方传统.而是应探索不同于西方、切合东方国家自然需要的现代化道路.其中关键是构建东方现代文明核心价值理念,即拿东方传统的"自然生命"理念与西方盛行的"自觉生命"理念相结合,以"自然"为本原,以"自觉"为主导,通过两者之间的协调,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命理念.  相似文献   

7.
郭象的自然观涵盖天地万物的方方面面,在理论逻辑上实上通于其"适性逍遥"的理论,是其逍遥观的理论基础.通过自生之自然、自性之自然、理之自然及无为之自然诸义,郭象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自然哲学体系,在理论形态上不仅是对前人的重大突破,亦将道家之自然观发展至其极.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价值观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心向善的人性观,群体本位、利他主义至上的道德观,崇尚整体主义、缺乏民主意识的政治观等;而西方传统价值观则包括“天人相分”的自然观,人皆自私的人性观,个人利益至上的道德观,自主、自决、自为的社会政治观等。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价值观强调道德性、整体性、伦理性(等级性)和绝对性(一元性),而西方价值观则强调功利性、个体性、合理性和相对性(多元性)。  相似文献   

9.
赵国乾 《学术探索》2004,12(7):102-106
以老庄为代表的自然本体观 ,我们称之为东方自然观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 ,它是中国传统美学建构的最深刻的基础。它决定了中国传统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特色 ;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观感方式 ;形成了中国艺术的语言运用原则 ;决定了中国人对艺术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是美国人信奉的主要宗教,但以西方白人文化为主导的基督教宣扬的种族主义、男性霸权和自然歧视等观念对美国黑人,尤其对黑人女性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和摧残,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已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沃克在中后期几部小说中对基督教二元对立的种族、性别、自然观予以有力批判,并从关心全人类完整生存的状况出发,对基督教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观点做出修正,从而建构了积极健康的种族观、性别观和自然观.  相似文献   

11.
在生态语境下诠释老子哲学,同时满足了时代发展之"生态转向"和"东方转向"的双重要求。老子哲学所蕴含的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观、知足知止的生态消费观、冲气为和的生态和谐观、自然无为的生态农法观和贵柔守雌的生态女权观,为当今和谐生存世界的构建提供了极具智慧的哲学层面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西方启蒙精神的深入推进和走进自身的反面,工具理性的高扬和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日益强化,使得人在成为自然主人的同时,也使得人严重破坏了作为人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自然。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与恩格斯生态观的基础上,以非同一性的自然观,严厉批判了西方传统特别是康德以来贬低"自然美"的错误观点,强调自然是一种神秘的自在存在,人应该以非同一性的方式、而不是以同一性控制的手段,参与到大自然的美中。阿多诺的生态观为现代人类树立"和谐"和科学的生态观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聂长建 《兰州学刊》2005,1(6):53-55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哲学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方法论运用,是实践的智慧;是对西方主客相离、天人二分的自然时间观的超越,是批判的智慧;是中国传统的知行一体、"天人合一"时间观的集中体现,是行动的智慧."与时俱进"是古为今用的点睛之笔,是解决当今中国现实问题的钥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论西方现代生态伦理学的"东方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基本思想全然不同于传统伦理观,其吸收、借鉴东方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智慧,呈现出“东方转向”的趋势。这种“东方转向”是西方现代生态伦理学对造成现代生态危机的西方文化传统的批判否定之后所做的文化选择和价值转换,是对东方传统文化的丰富意蕴和价值的再发现。但它在方法论和价值取向上也存在意识决定论、以道德话语代替制度变革等局限性。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对中西文化的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撞击做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 自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情势日益催迫着人们深切地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合理地对待自然。生态自然观由是发展成为20世纪西方自然观的主要范式之一。 一、存在一种生态范式的自然观吗? 范式(Paradigm)是T·库恩用以阐释科学革命的一个重要概念,把它移植过来说明现代人类自然观的重大转变是非常合适的。对于自然观而言,范式即是用来理解自然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图式”,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待自然  相似文献   

16.
唯物认识体系中,有纯粹的唯物自然观与人化的自然观、历史观,此外还有阳明心学与道家“无知之知”的第三等唯物认识观。第三等唯物认识观在唯物自然观与人化自然、历史观的基础上,升华而跨入认识人与社会、宇宙的更高的认识维度。阳明心学是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其基础便是人化的自然、历史观,继而突出强调人的地位与价值。同时将“心”纳入“宇宙力”“万物规则力”的维度中,人与万物本为一体,而人心之灵明便是呈现这一共生构成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早期英语谚语并非简单地反映了英伦表层文化,而是极大地反映了其深层文化即其哲学传统的内容。由于西方文明以两希文化作为其共同根基,英伦文化又是西方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古希腊和基督教的宇宙观、知识观等很自然地浸润到了英语谚语当中,这其中主要包括古希腊的物质/形式二元论,以理性为枢轴的得救观,以道(logos)为内容的智慧观和理性致知论,以及基督教创世、堕落与救赎的观点,以信仰为支点的拯救观,以上帝之道为内容的智慧观和信仰致知论等。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早期英语谚语的思想实质,理解其成为英语语言精髓的原因之所在,从而在一个新的维度上把握英伦传统文化以及在更高的程度上运用英语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世纪初现代科学的猛进对17世纪以来机械自然观的颠覆.梁启超逐渐形成以“动”“群”“变”为表征的自然观,对“科学侵入哲学”风气的体验与批判,拓展了其自然观与哲学视野。现实关切和救世情怀,使其自然观与中外科学文化潮流和文化传统相表里,以强国新民为指归。  相似文献   

19.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一位有着深切悲悯情怀的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她的悲悯情怀主要体现在贴近底层的关怀意识,对自然生命的怜惜和珍视,以及对人类苦难的慈悲之心和宽恕之心。这种悲悯情怀源于万物平等的自然观、对民间的朴素情感,以及以善为核心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20.
赵芃 《贵州社会科学》2005,3(2):100-101
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的系统观点和认识,是科学化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基督教、伊斯兰教与道教的自然观有许多共同之处.特别是在自然的规律性、运动观、系统性、持续性、本体性、生命观等方面的趋同与融和,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生态自然规律的重要切入点.研究"三教"的自然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发挥宗教的社会作用,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