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中国思想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在中国思想文化战线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伟大变革。作为这次新文化运动重要一翼的文学革命运动则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鲁迅,作为新文化革命运动的旗手,他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新的革命形势推动下,则以他的小说,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和要求,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显示了新文学革命的实绩,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由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发起创办的《新潮》月刊,是北大建校以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综合性刊物,也是“五四”新旧思潮交战中应运而生的新文化刊物。它始于1919年1月,止于1922年3月,共出版了3卷12期。《新潮》自创刊起就致力于提倡白话文学,翻译西洋文学,介绍西洋现代思潮,批评中国社会、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为文学革命呐喊助威,为思想革命鸣锣开道,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本文试图从思想革命的角度去探讨该杂志对新文化运动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新文化运动是伴随着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宗法制度、封建…  相似文献   

3.
《殷周制度论》是经史之学转向后王国维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他对中西之争视野下中国问题的独特回应。他改变了早期学无中西、古今、新旧、有用无用的观点,而主张中西之别。欧战、俄国革命等一系列事件,促使他揭示西学之弊;国内的新文化运动又使他提出“道出于二”以概括现代中国思想的困局。面对这种思想困局,王国维认为解决之道在于中国文化之回归。在这一逐渐明晰的思想行程中,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可以视为他对中西之争甚至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回应。  相似文献   

4.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初步实践,它为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提供了新的平台,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革命和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5.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文化史初始时期亦“开风气”亦“为师”的先驱人物。虽然我们在他的诗文中 ,找不到直接论及“现代化”的语句 ,但可以明显感觉到 ,他思维的脉搏与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之际社会肌体的新陈代谢息息相关。具体而论 ,首先 ,他开启了对内“变通”、“更法”的风气之先 ;其次 ,他开启了对外“筹边”、御侮的风气之先 ;最后 ,尤具学术与政治双重意义的是 ,他开启了知识分子依本传统文化研讨现实问题 ,“喜以经术作政论”的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6.
早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我国新民主主义命革的初期发展中,毛泽东同志就对新文化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指出:“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这个文化革命,虽然以五四运动为主要标志,但是它是从五四运动前夕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近代中国以民主和科学为内容的思想解放运动,其中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体育、思想理论的研究,对我国的体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体育文化理论的宝贵财富,对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鲁迅的认识中,“五四”是一极为宽泛的范畴,有时是指“五四”运动,但更多时候是指“新文化运动”。鲁迅对“五四”运动的评价是先抑后扬,而对“新文化运动”则是肯定之时亦有反思。他的“五四”叙事是以“新文化运动”为中心,整体性观照视角下的“反思”式书写。对知识分子与传统同一性存在的表现及超越意向的寄寓等,让其生命体验蕴蓄着新的淬炼和升华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道德革命”是近代中国人在救亡图存的伟大实践斗争中提出的战斗口号和目标,陈独秀在“五·四”以前一直把它视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一个重心。因此,伦理思想在他此时全部思想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研究和整理陈独秀的伦理观,有利于我们正确评价和理解他在近代社会、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中所做出的历史功绩,同时对于深刻认识近代道德革命的历史作用及其深远影响,也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既是思想文化上的启蒙运动,也是救亡爱国运动。梁启超与五四运动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亡命日本,倡导“新民”学说和“文界革命”,反省传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对五四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游历欧洲的梁启超以私人身份旁听巴黎和会,维护中国权益,及时将巴黎和会损害中国主权的消息传到国内,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虽然梁启超晚年思想渐趋保守,但他仍然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新文化运动所追求的个性独立、民主自由、科学精神、道德革命表示赞许,他是新文化运动的辩护者而非敌对者。欧游归国后,梁启超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意义,希望五四运动变外交的国民运动为内政的国民运动,建议青年致力于文化运动以光大五四运动的价值。同时对五四运动中科学万能论、科学口号化等缺点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中所说的“文学”,是采用了“广义文学”的概念,既包括文学之文,也包括应用之文。他谈到的文学“革命”,同样是既包括文学之文的“革命”,也包括应用之文的“革命”。他高张文学革命的大旗,不仅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局面,而且首开现代应用文写作研究的先声。他在《文学革命论》中猛烈地抨击封建应用文,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应用文的“革命”来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很有必要重温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继承和发扬五四时期应用文“革命”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以君权为核心是中国传统的权利模式,至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社会发生了质的改变。乘"西学东渐"之风而兴起的"民权"理念,被近代先进的思想家引进、传播,并将其作为否定专制权力的理论武器。近代"民权理念"和传统中国的"民本思想"有着重大的区别,前者强调"主权在民",是在近代法治基础上的个体本位的权利意识;而后者则是建筑在人治基础上的集体本位的权利意识。从古代的"民本思想",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倡导的"民权理念",再到"五四"民主、自由旗帜下的"人权理念",近代中国"权利理念"转化的"三部曲",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与权利理念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变革文学语言形成一套新的书面语言体系,实现文化转型,是20世纪中国现代化转型时的一种极具策略性的选择。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开始时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倡导白话文学的巨大意义,而是试图就文学本身论证文学语言变革的必然性。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正统性等问题就是这样提出来的。由于所提出的许多命题是伪命题,胡适不仅在具体论证过程中常常出现逻辑上的漏洞,而且在一些基本概念的使用上也有问题。然而“文学革命”的迅速推进,使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不仅轻易战胜了论争对手,而且被作为绝对正确的东西继承下来,成为左右现代文学发展方向的强大力量,限制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对妇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而使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妇女问题的探讨发生了质的变化,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中国化、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妇女政策的制定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思想学术史上,曾出现过多种类型的"中国文艺复兴"说,或以清代学术比附欧洲文艺复兴,或将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等量齐观,或认为中国儒家人生态度的复兴才称得上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胡适的"五四文艺复兴"说.就形式和精神气质方面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相同,都致力于"人的解放",高扬人的价值,以文明的再生为目标.但从历史内容一面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外发型"的思想文化运动,完全不同于欧洲文艺复兴的"复古"策略,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首先 ,早期共产党人基本上都受过辛亥革命的洗礼和深刻影响 ,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其次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造成传统社会的总体危机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社会条件。再次 ,新文化运动作为继续辛亥革命事业的探索促发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着眼于辛亥革命 ,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这个母体中的孕育过程 ,更深刻地揭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的学派之争,更多地表现为文化观念的冲突。聚集于东南大学、以反五四新文化运动姿态出现的“学衡派”,持中西会通的文化理念、举新人文主义之大旗,与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新文化派”展开了激烈的思想论争。这种以南北两所著名大学为阵地的不同思想间的论争,有利于中国文化与学术的健康发展及南北学风的互补。“学衡派”的新人文主义文化观及其教育实践活动对东南大学学风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作为《新青年》创始人,集大革命家、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教师、大编辑多重身份于一身,以一个期刊推动了中 国思想史上一次空前的现代性最为厚重的伟大的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编辑史上最伟大的编辑,陈独秀对《新青年》编辑群的卓异组合,对"轰动效应"的期刊策划,作出了独树一帜的卓著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新青年》杂志关于世界语的讨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学术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期间,陈独秀、钱玄同等人大力宣传世界语精神,强调语言的人造性和政治功能,而陶孟和、胡适等人则大倡世界语"无用论",强调语言的民族性、历史性。语言学方面的争论,实际上显示了新文化阵营中激进与稳健两派学者政治观的分歧。这场讨论不仅推动了世界语在中国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五四"时期的国语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