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其同 《南方论刊》2006,(6):17-17,26
投资服务工作是关系我市抓住机遇,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张德江同志视察茂名重要讲话精神,奋发创新,抓住机遇,共同努力,以新起点搞好投资服务工作,为实施“工业立市”、“四大跨越”发展战略,建设粤西经济强市,实现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为此,要切实做好“五个加强”。  相似文献   

2.
发展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茂名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立市”战略、建设和谐粤西经济强市的重大突破口之一。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茂名,只有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并把它做大做强,才有可能争当东西两翼科学发展的排头兵,才有可能赶上广东全省实现宽裕型小康社会和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园区建设是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旅游经济为中心、工业经济为支撑”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快园区建设。推进工业布局调整,全面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是我市实现“三最”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4.
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四大跨越”发展战略,是我市当前经济建设的重心。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和综合经济监督部门,肩负着维护财经秩序,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努力做好服务工作,集中力量把茂名建设成为粤西经济强市,是审计部门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5.
开发博贺深水港区,发展我市临港重化工业,是市委、市政府在正确分析和科学判断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市实施“工业立市”、“四大跨越”发展战略、建设“粤西经济强市”的重要举措,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又一具体体现。本文就如何开发好博贺深水港区,发展临港工业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工业立市”战略决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的经济发展。几年来的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个战略决策的无比正确性。当前,我们要进一步考虑如何充分利用优势,把“工业立市”推进得更快更好,把我市经济建设推上新的台阶。如何充分利用茂名的各种优势,因地制宜地把“工业立市”战略推向前进?各单位、各部门都在思考和筹划,都在用实际行动来抓落实。本期刊载的两篇“工业立市”的专稿,在这方面很有借鉴作用。文中所谈,要抓住科技发展,通过抓好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这是当前我们要十分重视的机遇问题。我们有大…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茂名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尤为重要,尤其迫切.因此,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过程中,经济建设方面我市要进一步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争当东西两翼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粤西经济强市.  相似文献   

8.
茂名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基地,但茂名的地方工业却相对弱小零散,发展缓慢,后劲不足,效益不高,工业化水平偏低,成为制约茂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2003年,中共茂名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出台了“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2004年,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开创茂名重化工业新阶段”的重大决策,提出拉伸产业链条,推进后续加工,打造“产业后市”,壮大地方工业。200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视察茂名时也对壮大茂名地方工业寄予了厚望。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茂名本土民营企业家及其企业,必须思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做强做大自己的企业,为加快推进我市“工业立市”发展战略作出贡献。在经济大潮中搏击的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市委提出“工业立市”“四大跨越”发展战略的号召,投身石化后续加工,着力打造“产业后市”。  相似文献   

9.
张德江同志视察茂名时提出"把茂名建设成为粤西经济强市",给茂名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当前,茂名不仅面临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而且已完全具备掀起新一轮发展潮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只要继续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扎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乘势而上,建设粤西经济强市定的目标定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地市合并使我市成为全国第四人口大市。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上要成为带头的市,贡献的市,大于六分之一的市,这是艰巨的历史使命。经济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区域性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先导、龙头作用,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极”和辐射源。因此,研究城市自身发展及其基础上的辐射吸纳作用,加快实施相应的举措,应当成为振兴我市经济的重要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11.
邹进权 《南方论刊》2005,(12):47-49
信宜市紧跟全国发展形势,适时提出并实施农业稳市、工业立市、旅游旺市、科教兴市“四大发展战略”,谋求社会、经济、政治、文明相互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民政部门如何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这一中心任务,紧紧抓住发展这一主题,加快民政改革、发展、创新,使民政工作与时俱进,在实施“四大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信宜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谈点个人的认识。信宜市是典型的山区市,农业比重大、工业较薄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比较突出。随着“四大发展战略”的推进和深化,必然会引起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为发展桂北经济而提出的“旅游立市、工业强市、商贸富市、科教兴市、外向带动”战略方针正是发展极理论与梯度开发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运用中必须把握好。本文从发展极理论和梯度开发理论出发 ,论证了桂北经济的发展是桂林发展极与梯度开发理论高度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实施农业经济产业化战略,是农村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是建设农业强市的根本措施。本文结合大庆实际,着重对大庆今后5—15年如何加快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和农副产品开发。加租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等问题,进行探讨。一、我市农业经济产业化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现状及存在问题60年代起,纷前大庆油田的开发和石抽化工产业的建设,一批地方工业特别是粮食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有了长足发展。到“八五”期未,初步形成了粮食、豆类、乳制品、肉制品、亚麻、制摊等六大门类生产加工企业。粮食加工有市粮食局?万吨/年稻谷加工厂…  相似文献   

14.
《徽州社会科学》2005,(8):33-33
各地要继续按照“三个围绕”的发展思路,积极化解土地、资金制约,抓住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和我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机遇,利用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不断增强工业支撑意识,奋力走出一条工业强市之路。要以市新城区为龙头,进—步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市委、市政府已经作出决定,从现在开始组织实施新城区建设“大会战”,各级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按照高起点、高强度、高标准、高效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桂林市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了"文化立市",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以期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城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海峡西岸:临港工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加快发展临港工业,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区域经济总量、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需要。福建省具有发展临港工业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十一五”期间要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目标,实施以港兴市、科技兴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港口、临港工业,促进现代化港口、制造业基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黄山市建成“文化繁荣的先行区”。这是在深刻把握我国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要求新期待,从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高度,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对黄山市未来发展提出的战略目标。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对发展的目标和思路做了进一步梳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茂名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发展我市第三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些有识之士也纷纷撰文各抒己见,为发展我市的旅游业出谋献策。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从景点建设到“引客人茂”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如何加快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从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谈一些不成熟的见解,与行家商榷或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市委召开的九届十一次全会,共同的主题是谋划和制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大计。我市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讨论审议《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实现鞍山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初,大庆市委、市政府提出“油化立市、项目强市、工业富市、科教兴市”的发展思路,全市组织实施了79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7亿元。其中市级重点项目20个,实施16个,完成投资13亿元。新增销售收入6.4亿元,拉动地方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保持全市经济快速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着高新技术项目少,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项目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信息化水平低,市场灵敏性较弱等问题。这些都与服务业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