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华洋义赈会的工赈赈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琪  徐林 《北方论丛》2005,(2):98-102
华洋义赈会,是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的简称,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舍办的慈善救灾团体。它以“防灾胜于救灾”为基本理念,认为工赈是最为科学合理的赈灾方式。在灾时与平时以工代赈赈灾恤贫。其工赈规模大,成效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清代中期工赈工价相关问题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淑贞 《兰州学刊》2010,(5):191-193
工赈作为国家的一项善政,其支付工价之内容、方式、标准及水平,都直接关系到工赈救荒之实际效果。文章对清代中期工赈工价之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18世纪中国工赈救荒中的领导与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有关救荒的大量文献资料,包括档案、实录、官方的规章制度和成例、荒政方面专题性的文论和手册以及地方志等,记载了18世纪的中国政府为了保证工赈惠及于民,在工赈用人方面建立起一套独特的领导管理和监督办法。由于领导管理措施得当,制度完善,才使纷繁复杂的工赈得以顺利且有效地施行。  相似文献   

4.
1917年京直水灾救济采用委托慈善组织办理赈济的办法,使义赈组织成为此次救灾的主体,并有效促进了民间义赈事业的发展。为加强各义赈组织之间的合作,专门成立京畿水灾赈济联合会,开创了义赈组织联合办赈的先例。义赈组织不仅为此次水灾筹集了大量资金,而且受委托办理"急赈"和"官赈",并在"散赈""灾民收养"和"灾后恢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赈灾款物筹集困难、义赈组织间的协调性不强等原因,导致"义赈"多集中于某些重灾区,且赈灾款物分配不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义赈"在此次水灾救济中的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救灾度荒历来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捐赈是民间捐助国家进行赈灾的一种主要手段。本文以《余姚捐赈事宜》为中心,通过对清代乾隆末期浙江余姚的一次灾荒后捐赈的解读,探讨中国古代捐赈组织、实施及成效,政府、地方士绅在捐赈实施中的作用,他们为何支持捐赈。  相似文献   

6.
抗战胜利后,在联总救灾物资的大力支援下,基于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和恢复战后公共基础设施的需要,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广泛开展小型工赈救灾活动,囊括水利、交通、房屋、市政、农垦、复业诸项,并建章立制,加强法制化管理。这一时期举办的小型工赈具有内容广泛、实施普遍、管理规范及效果显著等特点。其举办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包括修建了大量工程、救济了大量灾黎、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善了环境卫生、改良了社会风气。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和工赈本身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其赈灾救荒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招成 《社会科学》2003,(5):96-103
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简称华洋义赈会)是民国时期专门赈济我国天灾的最大的民间性国际赈灾机构。为防救农村灾害并复兴农村,华洋义赈会举办了急赈、工赈、农赈,在河北倡办了农村合作社,后来逐渐推广到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陕西等省,还举办了农事、林事试验场、农事讲习所等,从实践中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救灾”、“防灾救灾”等颇有特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发展、完善了一套赈灾运作机制,并成为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先驱。  相似文献   

8.
华洋义赈会与抗战前夕的四川旱灾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1937年,四川爆发了特大旱灾,对城乡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华洋义赈会积极投入到旱灾救治中,与政府合作,处理好灾工的招聘、编制、管理,积极解决好灾工的工资和生活待遇问题,发挥总会与重庆分会、四川分会的合作互助作用,通过修筑铁路和公路,吸引大量灾民就业,在工赈救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清代中期工赈工程之地域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淑贞 《兰州学刊》2009,(6):208-210
为了保障灾后社会经济政治的安全稳定运行,清代中期,当政者很重视选择合适的地点、地域实行工赈。工赈一般在赈济钱粮之后,在受灾较轻,且政治、经济、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地区施行,呈现出不平衡的地域分布格局。这除了跟工赈救荒政治性突出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之外,还跟灾害分布的地域不平衡性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李风华 《中州学刊》2013,(1):140-144
民国时期河南灾荒频发,义赈活动快速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社会影响巨大。民国时期河南义赈主要表现为个体名人善士、区域性群众性团体和国内外慈善团体灾后积极参与救灾。相比较而言,在各种救灾团体中,华洋义赈会是各种义赈组织中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的一个义赈组织,其施赈范围和力度在当时都是空前的。民国时期河南义赈无论从其救灾思想还是从其具体的救灾措施来看,在当时都是十分先进、实用的,但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面对西北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地方政府在采取急赈的同时,积极实行工赈,其中道路整修方面成效最为明显.传统民间义赈在新型社会阶层的参与下,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华洋义赈会以修建水利设施和现代交通为主要内容的以工代赈,对今天西北地区救灾防灾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华洋义赈会作为近代中国一个有国际影响的救灾组织,为西方救灾思想东传提供了平台.置身于其中的传教士以自身的实践感受到中国灾荒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缺乏积极的预防措施.为此,他们不停地宣传防灾重于救灾的思想,在参与制定华洋义赈会救灾政策时,将信用合作及筑坝、修路等预防性措施作为治本之策,并付之于实践之中,为华洋义赈会的发展和民国乡村社会建设做出了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黄河、运河的有效治理,清政府严格规定了物料的采办期限和采办方式,上述规定凸显了国家政权在公共工程中的主导地位,表明了治水活动在农业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吏治腐败、自然灾害等原因,河工办料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以史为鉴,水利工程建设要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鹏程 《阴山学刊》2003,16(4):70-74
中国古代每遇自然灾害,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为维护政权长治久安,不能不对灾民加以赈济安抚。古代赈灾类型从灾因上分为水灾赈济、旱灾赈济、虫灾赈济、疫灾赈济;从赈源上分为朝赈、官赈、民赈;从施赈方式上分为急赈、蠲缓、平粜、工赈。尽管各种赈济方式均存在弊端,但对救民于垂危还是颇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5.
孙婧婍 《中州学刊》2022,(2):121-124
南宋时期的东南漕运因漕供机制变化、转般与直达供漕方式的交替进行、漕供运程远及供输压力大而产生了水脚糜费。官般与民般这两种承运方式在运行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脚糜费。漕粮交卸地变动与州县官员违规办漕过程中的水脚糜费,导致上供欠折。对水脚糜费造成的上供欠折,宋廷借助货币政策与司法手段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6.
在明代救灾中,为了充分调动民间救灾力量,明政府施行劝赈.在执行明政府劝赈政策时,官员们首先遵循民众自愿的原则,然而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强制逼迫的情况也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在劝赈过程中,一些灾区官员公开捐出自己的俸禄,给民众作出表率.有的官员亲自深入民间规劝民众力所能及地为救灾作出贡献.在劝说的过程中,官员均能注意劝说的方式方法,如勤政以感动民心、不扰民、消除富民的顾虑等.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民间义赈活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祐 《广西社会科学》2008,(12):126-129
晚清时期各种灾荒不断,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以绅士富民为主体的民间义赈活动兴起.与以往传统义赈相比,晚清时期的民间义赈具有活动范围扩大化、活动内容多样化、活动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等特点,它是晚清时期赈灾救灾中重要的力量.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历史环境的局限,民间义赈也存在不足与缺陷.  相似文献   

18.
宋朝以工代赈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世利 《中州学刊》2005,(3):202-204
以工代赈在宋朝赈灾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熙丰变法时期,工赈成为制度化的赈灾措施.工赈的组织者分官府和民间两种,民间工赈是宋朝赈灾事业中的一个亮点.工赈救济的对象是流民中的少壮者.工赈所兴之役主要是兴修水利和修筑城寨,其经费主要来自常平钱谷和转运司省仓、上供粮.工赈在宋朝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清代西宁府较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而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灾害的影响在农业持续开发的情况下被不断放大.基于灾害频发、农业不断发展、本地人民和移民的信仰基础、地方救灾能力有限等情况,地方政府对民间禳灾信仰加以支持并主导修建了相关的祠庙.虽然禳祈救灾在本质上是面对灾害的一种消极表现,对防灾救灾起不到实际作用,但这种心理慰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为了吸纳社会资源,激励社会各界踊跃投入救灾工作,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捐资者、经募赈款(物)者、办赈出力者、防灾御灾有功者等方面的激励、奖赏举措,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灾荒救助的奖励体制,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一些因应时代的权变。在救灾奖励制度的贯彻实施过程中,由于整体权力系统效率低下,特别是公权私用痼疾无孔不入,加之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国民政府的灾荒救助奖励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