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魏琪 《南都学坛》2014,34(6):123-124
<正>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它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数码艺术。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手段主要是电脑图形图像,其广义是指那些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现今社会,新媒体艺术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同时,新媒体艺术还离不开摄影、电影、电视等图像化的视觉接受方式和视听传播途径。摄影和现成图片的拼贴、电影和电视线性图像的剪辑是新媒体艺术创作的重  相似文献   

2.
相声的演出场所经撂地场子、茶馆和园子、电视台三个阶段的变化,推动了艺术的流变。撂地场子促进了相声形成,世俗化环境使早期相声趋于低俗,场子的复合性也使相声成为“综合性艺术”。茶馆和园子环境较为高雅、观众高层化,提高了相声地位并扩大其影响,促使相声文明化和美化,并逐渐转化为“语言的艺术”。电视作为视觉媒体,使相声吸纳大量戏剧元素,采取表演性结构,使之回归了“小喜剧”。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媒体传播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在传播农业政策和科技信息方面起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电子媒介特别是电视和广播媒介传播农业政策类的信息,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农民受体对农业政策类信息的关注程度、知晓度、理解度、赞同度、支持度和信奉度如何?文章以2004年1月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1号文件为主线,从受众的心理效果层面(认知、情感、意愿等)分析了大众媒介传播农业政策类信息的效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代相声的第一流派,侯派相声的发展浓缩了当代相声发展史。通过侯派的发展看,推动当代相声兴衰变化的关键要素有三:一是高雅化之力。当代相声渐趋高雅,表演风格日渐美化而具“学究气”。高雅化使相声获得了文人支持和高端市场而一举成功,但也逐渐失去底层观众而日渐衰落。二是政治化之力。政治推动当代相声至最高潮而显赫一时,也使其艺术观念畸形化、创作工具化及艺术手法扭曲,失去了根本而致日后衰败。三是新媒体之力。新媒体推动当代相声风靡全国、家喻户晓,但也使之沦为滑稽快餐。电视媒体促使当代相声演化为喜剧小品,最终偏离了传统相声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传媒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各类媒体互融、互动的新时代,电视读报节目就是在这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电视读报节目的异军突起、成绩不俗可以说是电子媒介和纸质媒介相互融合、相互交流的产物。本文将从传播学视野中的媒介的生态环境、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受众分析、电视媒介、传播效果方面对这一节目形态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有声读物作为一种诉诸声音的电子媒介,一直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而以神话为内容的有声读物,亦是受听众欢迎的一个类型.神话类有声读物具有独特的文本形式、表达形式和媒介形式,三者之间的互动形塑了有声读物区别于其他电子媒介的特质.而听众以知识获取为目的的阅读导向和以身心体验为诉求的审美旨趣,也使得有声读物中的神话音频具有了通识性知识和通识性艺术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达拉斯·斯麦兹是公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奠基人,其研究从批判美国电子传播政策和电视内容开始,将传播技术视为一种社会建构,认为信息自由流通只是一个神话。他提出了受众商品论,认为受众被媒体出售给广告商;他思考了美国传播工业在全球的扩张,以及加拿大传播工业对美国的依附,提出了媒介依附理论。他的理论推演和批判精神影响了一批后来者走上政治经济学路径。  相似文献   

8.
论建筑的艺术意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 ,是建筑师在掌握艺术媒介物质的自然属性及其规律的基础上 ,创造出来的体现一定生活内容的艺术形象。建筑师在进行艺术设计与艺术构造时 ,应充分注意功能与审美的协调、契合民众审美情趣、体现时代精神、展示民族特色等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9.
闫俊杰 《新天地》2011,(12):482-483
原本只应用于军事的网络,如今已涉足媒介传播的各个方面。面临网络媒体的强势登陆,电视这种传统的大众媒介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本文通过对于网络与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在特征和属性层面的比较,为电视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建言建策。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作为电视艺术的独特节目形式,以歌舞、相声、小品、魔术、杂技等诸多类型杂糅交织,加之除夕夜约定俗成式的守候,将根植于国人民族记忆中,最具集体无意识的"狂欢"用晚会的姿态展现,成为了文化与媒介结合下最为成功的中国式新民俗符号。进入新世纪后,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在时代感、社会性、民族性、人文性等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开掘,形成了民俗与文化下多声部的和谐共振。  相似文献   

11.
电视栏目淘汰制直接将竞争机制、竞争观念引入,激发了电视节目资源被压抑的活力,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回应,对电视经济属性的适应与强化,是促使电视资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高效手段,还是电视媒介打造自身品牌一种激励手段和机制。有许多电视台并未对实行这种机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进行深入思考和严密论证,在推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论相声的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声是民間口头艺术,是曲艺中的一种,具有不同于其他曲艺形式以及文艺形式的特点。相声艺术的特点是:通过足以引入发笑的“包袱儿”来暴露事物矛盾,反映社会生活,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毛主席指示我們:“我們的要求則是政治和艺术的統一,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革命的政治內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統一。”这是評价一切文艺作品的正确标准,对相声艺术是完全适用的。什么是相声的內容呢?在今天,就是革命的政治,无产阶級的政治。什么是相声的形式呢?就是引人发笑的“包袱儿”,就是构成“包袱儿”的語言。从这个意义上說,相声是語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相声作为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其修辞格的运用与书面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区别。通过对双关修辞在相声作品与书面文学作品中的运用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相声双关修辞既显示字面意义又揭示强调意义、表达上直接鲜明、形式上灵活多样的特点,为欣赏和创作相声作品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电视成就报道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新闻节目样态之一,如何避免受众的"误读",达到信息传播和政策宣传的有效传递?本文以成都电视台《中国改革地理(成都篇)》系列节目报道为例,以当下电视媒介表达话语的多元化发展为背景,进行了相关探讨,提出只有达到媒介特性的本质回归以及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电视成就报道才能真正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电视文艺传播的角度对90年代文学文本传播的衰落进行了解析,认为90年代文学文本传播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与电子媒介传播———主要是电视文艺传播的兴起有相当的关系。除了最基本的经济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比较而言,电子媒介———电视在主动性、易解性、娱乐性、快捷性方面都占有很多的传播优势,所以它从某种程度上侵蚀掉了文学文本传播中的受众。从传播学意义上来说,文学文本传播的衰落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媒介本身,受众,传播内容)负面影响,如图像传播的扩张,受众个性的被销蚀以及其自由选择权的丧失,传播内容的低俗化等。  相似文献   

16.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和艺术邹平提纲挈领地把握电视的大众传媒属性,可从电视的传播特征着手。电视作为一种网络传播似乎人皆熟知,但这种网络传播带来的受众反应却并非一目了然。国外电视传媒学者都以地球成为“电视村”的形象说法来确认网络传播的传受事实,不过这一点对...  相似文献   

17.
相声作为一种已臻成熟的表演艺术,本应具有包括审美特征在内的一系列特征;它们分别体现于内容和形式的各个层面上,而这些特征的总合,则构成相声艺术特征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既不仅仅是内容特征,又不仅仅是形式特征,而是内容和形式特征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结果——即内容和形式中喜剧性因素的相互渗透与组合.如果把这种渗透,组合过程放到历史  相似文献   

18.
相声是中国喜剧的典型代表,一直被定位在“语言的艺术”,事实上它不单纯是一种语言艺术,其艺术本体介乎表演艺术和叙事艺术之间: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其戏剧情境极具开放性,表演元素兼容并服务于叙述元素;它包含了叙述体和戏剧体并存的两种结构;相声演员将叙述者和角色集于一身。总之,相声成为兼容了戏剧体和叙述体成为典型的兼体艺术——“叙述体戏剧”。  相似文献   

19.
收视率作为媒介产业化的必然产物,代表的是拥有巨大力量的市场法则,是电视媒体运作管理和节目考评的核心指标。电视艺术审美作为电视艺术的"质"和"魂",是塑造电视节目品质的关键。通过探讨电视艺术审美与收视率的矛盾交互关系,一方面希望促进电视产业的发展,为电视艺术提供必要物质支持和广阔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净化电视文化生态环境,正确地引导和提升观众的审美文化素养,以实现收视率的科学、健康、协调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0.
电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其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决定它必须要充分展示社会人生美与主体性情美。这就要求电视编创人员,坚持弘扬社会主旋律与鲜明的个体风格和谐统一的原则,去阐释社会生活之美,去表现生命之美、理想之美和未来之美。其次,各类电视节目,可以说都是主体对某些物像的切割筛选、删除渲染之后的再生物。因此,电视节目制作就必须要坚持充分展示生活真实美与意象物化美的美学原则。再次,电视是一种大众媒介,这就要求电视工作者深入向民族优秀传统学习,充分发挥电子传媒时效性的动能,及时满足大众对文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