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中西方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经常在文化艺术领域发生碰撞,尤其在绘画方面。写生作为绘画的一种,一直以来都有学者对其进行着研究,其中,“中西方写生观的异同”一直都是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以傅抱石和李可染为例,在两种写生观的发展中探究中西方写生观的对立统一,对中西方写生观的异同进行比较,并追溯中西方写生观不同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形神论”在中国早期绘画中已经形成,在晋、唐时期开始有了飞跃性的发展,进入北宋,成为宋人绘画的一个基本发光点,而对于形似的思考是宋人绘画的核心内容.在花鸟画中出现了“写生”.当时的画家如赵昌、崔白等都十分重视“写生”.北宋的“写生”观念的形成使“形神论”在实践中更具可操作性,“写生”观念的确立使中国画自北宋开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种观察方式.北宋的“写生”观念深受“形神论“理学”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艺术的本质意义上就写生的意义给予诠释 ,认为绘画写生的过程意味着对视觉世界进行体验、探索、发现进而完成超越的过程 ,是以艺术的方式求真达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色彩写生是每个学习绘画艺术的人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写生是联系自然与绘画的一座桥梁.是客观自然转变为主观绘画的思辨过程,如何去写生,如何去协调视觉关系与客观对象的方方面面.是每个学习绘画艺术的人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形象地反映了绘画中写生与创作的关系,将这一中国古典画论引入油画风景写生教学,既可以避免在教学中对西方绘画语言样式的生搬硬套,又可以克服在借鉴西方绘画形式的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进而努力使教学方式更趋民族化和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色彩静物写生是美术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然而,学生写生过程中存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主要存在写生意识培养方面和写生技能理论方面的问题.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改进,力求在不断实践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绘画意识、培养适合自身的个性风格.同时还分析了加强教学总结的重要性,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信息反馈的完整体系,使学生绘画能力以及教学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风景写生是写生绘画门类之一,学习它能更全面地掌握绘画的表现技巧。古今中外的许多创作都以风景写生为基本素材,同时,这种写生绘画本身也可以独立成为一种完整的绘画形式,因此,必须掌握这一形式语言,从而提高绘画作品的表现力与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8.
域外采风     
写生是一个画家经常持守的本分,是亲近自然、体验生命、锤炼画艺的最佳方式,是画家用画笔和心灵直接触摸生命本源的有效途径。可以说,没有写生这种方式就没有绘画艺术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绘画理论、实践上论述了中国画学习的五个要诀,即仿古、写生、思考研究、博学多才、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中国山水画写生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了学习中国山水画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师造化”的必要性;运用中国绘画的美学观,总结了山水画写生对自然界如何进行观察和运用笔墨表现的一系列方法;总结出山水画写生既是一个磨炼基本功的过程,又是一个从客观到主观,内向与外向合一的创作过程。同时,对山水画写生教学中如何指导以及示范作画等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后半期山水画将现实主义推向高峰,画家们利用写生这一手段深人生活,体会生活,表现生活,使作品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同时写生在绘画中地位的提高也使得绘画题材空前的丰富。本文通过介绍写生观的形成与发展,分析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山水写生观如何与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对接,同时将二十世纪后半期典型的山水画家加以分析,阐明写生对于二十世纪后半期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伟大的风景画家柯罗的绘画感悟入手,以感受自然风景、感受人文风景和直观感受与分析三个方面阐述了感受在风景写生中的重要性,也强调了理性分析对于写生绘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着重阐述风景写生的色彩问题。分析研究色彩来源、规律,形与色的统一,色彩与地域文化,个人风格的形成等。提出学生通过全方位色彩训练获得扎实的绘画技能并成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4.
从印象派起,西方绘画开始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形式更加多元,表达更加自由.艺术家摒弃了传统的绘画方式,走出户外,直接对景写生;把传统绘画中的客观再现转变为个人情感的宣泄,强调色彩的对比与并置,注重笔触的表现力.诸多新的绘画语言使绘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觉图式.  相似文献   

15.
所谓绘画艺术中的匠气,指某一作品缺乏灵气和特点.对匠气的不同评价,彰显了中西绘画艺术不同的追求和发展路线.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绘画艺术对匠气的不同评价,探讨中西绘画艺术的思维方式、评价体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的色彩语言独特,强调主客观的统一;西方宗教绘画语言简单且象征,疏离现实生活;油画的出现加强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古典主义绘画是严谨的现实主义绘画,是西方绘画科学性语言的典范,但有“重形轻色”倾向;印象派绘画完成了色彩变革,创立了现代写生色彩学;近代画家们都把色彩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写生”一词的基本概念和语意应该是众所周知的。从《现代汉语词典》里查“写生”一词可知:“[写生]对着实物或风景绘画:静物写生/室外写生。”从日本较为普遍使用的《广辞苑》里查“写生”一词可知:“しゃせぃ[写生]按景色或事物的原样儿移写。取客观描写为主的态度。”由以上社会广泛认可和使用的词(辞)典的内容来看写生一词,中国和日本的现代语义大致一样,这即是当今“写生”一词所包含的普遍语义。  相似文献   

18.
主题画仅仅是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写生不仅是提高技术能力的训练性作业,绘画者的敏锐眼光既要在写生中受到训练,也应在绘画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把如实描绘一个现场换作画出一张热情饱满的画,这样的写生会有更多的心灵参与,这既能在习作中开发更多的艺术空间,也为写生课增添了更丰富的学习内容,使复杂的艺术修养溶入到平时的技术训练中直至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马蒂斯意向的素描写生手法不同于传统素描艺术、贯穿意在笔先的观念、素描形式和材料的多样性以及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四个方面入手,系统阐述了马蒂斯这位绘画先驱独特的素描写生技法。从而引导我们艺者发现意向所指的内涵,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在创作中打破传统单纯描摹造型的写生思维,使素描写生知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梳理,从而提高对素描创作进行深层次研究的造诣。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水粉静物写生教学中课题设计、学生思维路向的定位、多样化练习等几个问题 ,阐明了水粉静物写生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色彩理论知识在水粉静物写生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