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飘》中的斯嘉丽具有良好的家庭身出、迷人的外表、叛逆的性格、坚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自私的本性、女性的幻想等人物特征。这些独特的人物特征与外界环境相互结合,是她拥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及失败的婚姻生活的主要原因,这些特征对其最终命运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明转换与人的命运──《飘》重读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命运是文学最为关注的内容,而人的命运往往在文明转型时期,亦即社会动荡时期得以最充分的展示。从对《飘》的重读,从对斯嘉丽再生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阐释文明转换与人的命运之间的关系,并重申文学是以人而不是以政治或其他什么东西为中心的命题。  相似文献   

3.
《飘》创造了一个不朽的而又富有争议的人物斯嘉丽,并因此风靡世界。她一方面摒弃南方传统礼教,与时俱进,坚忍不拔,追求自由生活,追求妇女独立,富有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她又有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资本家贪婪本性。批评家对斯嘉丽褒贬不一,但是对其形象的形成和读者的感受批评不够。基于此,尝试从斯嘉丽在战前、战中和战后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来探讨她个人品质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认为读者对斯嘉丽较高的认可度是《飘》赢得世界众多读者的赞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飘》创造了一个不朽的而又富有争议的人物斯嘉丽,并因此风靡世界。她一方面摒弃南方传统礼教,与时俱进,坚忍不拔,追求自由生活,追求妇女独立,富有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她又有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资本家贪婪本性。批评家对斯嘉丽褒贬不一,但是对其形象的形成和读者的感受批评不够。基于此,尝试从斯嘉丽在战前、战中和战后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来探讨她个人品质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认为读者对斯嘉丽较高的认可度是《飘》赢得世界众多读者的赞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日出》塑造了一系列散发着独特魅力的悲剧女性形象。曹禺以对中国女性的同情和理解,用深沉哀婉的笔调描绘了在"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背景中,陈白露、翠喜和小东西等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她们复杂的矛盾心理及其悲剧命运的根源。这些女性人物的悲剧增添了作品控诉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既是一部爱情和婚姻的悲剧,也是一部女性命运的悲剧.爱米莉亚虽是剧中的陪衬人物,却处于全剧中心事件的漩涡里,在戏剧冲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文学批评中的女性主体意识为切入点,分析爱米莉亚在父权和夫权社会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苏醒、崛起和抗争,探讨她女性命运的悲剧原因.  相似文献   

7.
从反抗命运和人物的追求适得其反两点来看,老船夫与俄狄浦斯的悲剧行动非常相似,这说明《边城》具备了悲剧的基本要素,《边城》的“悲剧说”是有根据的。《俄狄浦斯王》悲剧人物的行动或情节紧凑、激烈,《边城》悲剧人物的行动或情节则委婉平缓,曲尽其意;《边城》不如《俄狄浦斯王》那样能引起巨大的恐惧、强烈的怜悯,产生的是轻微的恐惧、悠长的怜悯;俄狄浦斯属于“灭亡于英雄的特别悲剧者”,老船夫则属于“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俄狄浦斯王》和《边城》是善的悲剧,亦是命运的悲剧,“宿命”意识渗透在两部作品中;《俄狄浦斯王》悲剧处理,浓墨重彩,悲伤惨烈,《边城》的悲剧采用的是低调陈述法,似有似无;《边城》与《俄狄浦斯王》都表现了对命运的矛盾态度--既相信命运和命运的威力,又强调人的坚强毅力和积极的行动。两个作品又一次证明古今东西方作家对命运与人为的矛盾思考不断在延续。  相似文献   

8.
奥尼尔善于从人物内心的冲突和斗争探讨现代人在失去精神信仰后的惶惑不安以及必然失败的悲剧命运,同时通过肯定人物在追求失败过程中表现出的尊严与力量,赋予这些失败的人物以悲剧美感.《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奇异的插曲》和《悲悼》是奥尼尔四部著名的心理悲剧,表现出奥尼尔对人物心理世界的深邃透视和人物心理冲突产生的巨大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9.
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和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都突出地展示了女性的欲望。在这两部戏剧作品中,作者均透过男性视角,通过象征这一表现手法描写女性人物,揭示其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0.
《祝福》成功地刻画女性群像,以群体衬托主体--祥林嫂这一悲剧形象,是其提示人物命运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毕飞宇的小说《青衣》通过对女主人公筱燕秋命运遭际、心路历程的抒写,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的生存悲剧,更揭示了人性欲望、命运轮回对人的异化及其造成的人生困境。  相似文献   

12.
《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多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早期悲剧作品,反映了物质主义和清教主义异化下人物的悲剧命运。根据黑格尔悲剧冲突理论,冲突双方是两种对立的伦理力量,只有通过一方退让或双方同归于尽才能达成和解。基于黑格尔悲剧理论,通过分析剧本《榆树下的欲望》中的悲剧冲突,,探讨了人物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3.
过去评论界和多数读者都把《雷雨》归为社会悲剧一类,归结于周朴园这类资本家对鲁侍萍这类下层人物的始乱终弃;从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社会的不平等,而忽略了曹禺一直想显示的另一层意义的悲剧——命运的悲剧。本文就命运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尤其是从命运的悲剧的角度谈谈《雷雨》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4.
奥尼尔笔下的女性人物大都对人类最崇高的情感———爱情及幸福的生活抱有美的渴望 ,然而她们的命运却都注定具有悲剧色彩 ,面对悲剧她们失望、痛苦、迷茫、挣扎 ,最终甚至以扭曲的心态结束生命。研究、探讨这些女性悲剧人物的命运 ,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奥尼尔的悲剧美学和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从女性文学视角来看,方方在她的小说中并没有表现出极力主张、推崇任何一种女性主义理论的倾向。而更为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命运。《奔跑的火光》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女性爱情婚姻的悲剧故事。但小说无意间为我们揭示了中国新时期农村女性的生存处境和悲剧命运,使我们真实生动地看到了父权制在农村坚不可摧的统治地位,同时,在这篇小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家方方对女性解放道路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米歇尔的《飘》和威廉姆斯的《欲望号街车》作为研究对象,试通过对三部作品中女主人公艾米莉、斯嘉丽及布兰琪的命运分析,探寻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这些主人公的经历表明:在持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只有不断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位置,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得以生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认为,中国人并非象有些人所说的那样缺少悲剧意识,只不过是其表现形态有别于西方人而已。本文从分析《红楼梦》人物的性格命运入手,探讨了中国人两种不同形态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8.
奥尼尔笔下的女性人物大都对人类最崇高的情感——爱情及幸福的生活抱有美的渴望,然而她们的命运却都注定具有悲剧色彩,面对悲剧她们失望、痛苦、迷茫、挣扎,最终甚至以扭曲的心态结束生命。研究、探讨这些女性悲剧人物的命运,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奥尼尔的悲剧美学和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9.
铁凝的作品《玫瑰门》和张宇的作品《疼痛与抚摸》都是研究女性悲剧命运的优秀作品,《白鹿原》中的人物形象也一直受到高度评价。文章试图通过三部作品的女主人翁司绮纹、水秀和田小娥的形象全面揭示女性命运中的文化悲剧。  相似文献   

20.
呼名法是通灵文学理论中重要的艺术手段.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男性巫师与女性巫师分别运用呼名法,试图通过招魂术来变更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悲剧,却以失败告终,朱丽叶的失算之处,乃是对于文艺复兴的人的身份经过通灵文学的重新塑造和定义而引发的冲突与不幸.这是莎氏悲剧力图思考和描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