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小说中的性问题是备受读者和批评界争议的话题。但这种性爱书写折射出当代美国社会性伦理观的嬗变和罗斯本人的性伦理观。本文以《垂死的肉身》为个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罗斯小说中的性爱书写是美国当代社会历史在文学文本中的反映,也是对传统犹太性伦理观念的一种反叛和张扬。小说中的性事书写作为推动小说情节演进的助推器,融入了罗斯对性爱伦理的拷问,体现出他对生命个体的理性与情感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父亲与子女间的关系是张爱玲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视角,她用锐利的笔锋道出了一类类丑恶的父子关系。文章从父爱谈起,就张爱玲小说中父亲与子女间扭曲的亲情关系进行一次整体的概括和分析,并探讨其在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猎人史蒂夫有两只狗——罗斯和汤姆。因为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史蒂夫经常奖励它们,让罗斯和汤姆平分两只兔子或者两只野鸡。数年来一直都是这样。 史蒂夫的儿子戴维,是一家公司的职员。他认为父亲这样当“领导”,不利于激励竞争,应该看谁捕得多,谁得到的奖励也就多。  相似文献   

4.
《丧钟为谁而鸣》发表于1940年,海明威在作品里归纳了以前在诸多短篇小说中出现的自杀主题。这无疑是海明威解决他对于父亲自杀这一问题的最明显的尝试。通过与海明威其他几篇小说的对比和小说中人物对话的解构,详尽分析了主人翁乔丹的一系列思想变化,并对自杀行为从羞耻,理解到接受的颠覆过程进行了剖析。阐明了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终结了因父亲自杀而鄙夷父亲的矛盾情怀,并对自杀的可能性有了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寻找和认同英雄父亲是余华小说的一个母题。但在余华的长篇小说中,“寻找父亲”却呈现为失而望得、得而复失的过程,这足以引人思索。《在细雨中呼喊》展示世界普遍的罪、恶、恐惧与战栗,启示这是好父亲阙如的结果,呼喊父亲的出场。经由《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建构起来的好父亲形象,在《兄弟》当中遭到了全面颠覆,好父亲遭到弑杀,美德遭到践踏,新的一代在如何做父亲的命题中出现迷茫。  相似文献   

6.
菲利普·罗斯在《退场的鬼魂》中运用了元小说的艺术手法:五个对白场景剧实现了人称和叙述视角的转变,尽显现实与虚幻交错的色彩;在小说中大量地探讨小说创作;并玩弄文字游戏。这些元小说的创作技巧既有效地表达了罗斯的创作观点,更揭示了美国社会的复杂多变和犹太作家及犹太文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在其力作《解剖课》中广泛使用嘲讽艺术手法。在《解剖课》中,罗斯借祖克曼之口不仅讽他而且自嘲。这种罗斯式的嘲讽渗透着黑色幽默,体现了个体性格与社会中的悖论,在该悖论阈限之下,个体与社会呈现出一种病态。如小说标题"解剖课"所暗示,罗斯式嘲讽意在解剖自身与社会,希冀人们关注个体性格与整体社会的病态,并予以积极疗救。同时,罗斯通过嘲讽式写作来纾解作为一名作家的痛苦与愤懑。  相似文献   

8.
明清家族小说中对父亲角色开始了新的审视,不再是仰望与歌颂,而是贬抑与亵渎。小说往往以父亲的隐退表现父亲的失职,以无父书写消解父亲的权威,甚至对父亲进行审丑化处理,将父亲性格、能力或道德的缺陷作为审视的重心;在激烈的父子冲突中,以逆子的蜕变与冲击宣告着传统父权文明的颓败和父权维系的社会体制的衰败。  相似文献   

9.
父亲是孩子的精神偶像与物质生活提供者,然而,在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中读者却很难找到父亲的形象,尤其是正面父亲的形象。缺失父爱的黑人孩子往往陷入人生恶性循环的"马太效应"。莫里森小说通过"父亲"缺失,深刻表现了作者对完整和健康家园的渴望,同时也从另一个视角控诉了黑人民族受到的戕害。  相似文献   

10.
在丁玲的早期小说中,疯癫、死亡与父亲的意象频繁出现,这使她的文本笼罩着一层女性主义的忧郁和决绝。她从小失去父亲,她的文本中父亲的意象却经常出现,充盈着慈爱的光辉。这种看似不可理解的现象背后却有着合理的因果关系。现实生活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对她性格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导致这三种意象形成的原因,是她沉重的心理情结。  相似文献   

11.
菲利普·罗斯的“祖克曼书系”九部小说在叙事策略、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小说主题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自涉互文性。自涉互文性表现为后文本对前文本的提及、扩充或重构,具有小说叙事学的功能和意义。“祖克曼书系”的自涉互文性体现出罗斯以犹太人的身份困惑、美国梦、追求“精神之父”等主题的作品的整体创作特色,反映了罗斯对纽瓦克犹太社区的风俗与时代变迁的如实记录与生动描摹。  相似文献   

12.
父亲与子女间的关系是张爱玲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视角,她用锐利的笔锋道出了一类类丑恶的父子关系。文章从父爱谈起,就张爱玲小说中父亲与子女间扭曲的亲情关系进行一次整体的概括和分析,并探讨其在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反生活》中涉及大量对性、割礼和以色列等内容的描写。通过对该作品的研究发现,罗斯挖掘这些特殊的种族、历史和文化现象与犹太身份的关系内涵,意在展示犹太裔美国人在身份问题上的困惑、挣扎及命运,揭示犹太裔美国人强烈的民族身份情结。  相似文献   

14.
1969年《波特诺的怨诉》轰动了整个美国文坛。小说主人公亚历克斯.波特诺成了菲利普.罗斯笔下最具争议的形象,罗斯被指责为"反犹太的","自我仇视的"。"病态"波特诺是犹太母亲的儿子,但更是催生在美国文化大土壤的产物。在文化特定和文化动态的视角下,波特诺这一形象便可以得到真实的解构。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的父亲。鲁迅小说中具有彻底的反传统、反封建主义的主题,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创作艺术上都充满了强烈的反传统意识。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小说《羞辱》讲述了戏剧演员西蒙·艾克斯勒晚年陷入了身份选择伦理困境、爱情伦理困境和家庭伦理困境。文章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分析了《羞辱》中的主要伦理事件,旨在挖掘罗斯小说中蕴含的伦理道德思想及其维护后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秩序观。  相似文献   

17.
在其非虚构小说《事实》、《欺骗》、《遗产》和《夏洛克的行动》出版之前,菲利普·罗斯就被外界贴上了自传作家的标签.虽然他曾数次公开否认其作品与个人生活的关系,但收效甚微.随着20世纪非虚构小说创作的兴起,罗斯将计就计借助这种集“虚构”和“写实”于一体的文学形式创作作品.但以往批判罗斯作品“自传性”的外界在“自传”性强的非虚构类作品中却迷失了.这是他的两种自传性策略所致,即自传之于现实的真假和身份之于作者的虚实两种写作策略.无论如何,罗斯这种以坦诚的姿态满足和回应长期以来外界对其作品“自传性”的窥探的方式是其创作的转折,同时也展现了其自传性写作策略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18.
在托马斯·沃尔夫的作品中,"寻找父亲"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在他的初期作品中,随着作品主人公尤金的不断成长,他心中的"父亲"也相应地变化成各种不同的精神力量。文章结合西方文学中"父亲"形象的演变历史,重点探讨沃尔夫作品中的"寻父主题",分析主人公心目中"父亲"形象的六种原型,探寻其精神追求的实质与内涵。"寻父"主题的扌契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丰富了故事的内涵,使小说的外在形式与内部思想更趋于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9.
《罗斯法典》是古代罗斯国家的法律汇编,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它是当时社会生活基础的反映,是物质生活方式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集中表现。本文通过对罗斯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封建世袭领地——庄园的出现,以及“维尔福”自由农民丧失自由,沦为各类封建依附者的具体情况的论述,分别探讨了《罗斯法典》三个组成部分——《雅罗斯拉夫法典》、《雅罗斯拉维奇法典》和《摩诺马赫法规》各自产生的社会背景,从而比较全面地勾勒出古代罗斯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20.
“父亲”形象是余华小说中一个值得研究的亮点。在作品中该形象主要可以分为“受伤的父亲”和“消失的父亲”两大类型。“受伤”和“消失”两大精神特质彼此交叉 ,集中表现出“父亲”这个他律机制被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