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采用法解释学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定作人之责任进行探讨,认为定作人责任为特殊侵权责任,定作人责任的成立要件须法律明确规定,定作人承担替代责任.承揽人有过错的,应当与定作人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2.
作为过失犯的特殊形态,监督过失在其责任认定上呈现出一定的泛化倾向,特别是在处理严重的责任事故时,被追责主体链的过于延伸,不仅有违刑法的谦抑品性,更令其罪责追究的正当性存有非议。为限制监督过失责任,有必要以新过失论作为其过失犯理论基底,在通过被允许的危险和风险分配理论对监督过失客观注意义务展开构造性限定的同时,权衡并依据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信赖关系限缩监督过失责任中的负有监督义务者对危害结果的主观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各种领域的公害事件频发,严重危害了公众权益与社会秩序。这些公害事件多为过失引起的,传统过失理论的不足是导致公害犯罪打击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害犯罪在主观方面具有复杂性、模糊性和难以认知性等特征,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新新过失理论相比于旧过失理论和新过失理论对于公害犯罪的打击更有针对性。此外,针对公害犯罪的独特性,还有必要在公害犯罪的过失认定中设定相对灵活、具体的注意义务与注意能力判断标准,以应对公害犯罪打防之需要。  相似文献   

4.
关于精神障碍者过失的认定,西方国家的侵权法所采取的,大体上分为主观标准体制和客观标准体制.此外,欧洲在这一领域的两部法律"草案"中提出了值得关注的折中方案.原则上在确定精神障碍者的过失时应采用客观标准,但对于在行为时完全不能认识行为性质的人,或者因不可抗力而发生精神障碍并导致损害的人,允许依据其赔偿能力和案件的其他相关情况减轻或免除其责任,不过,对因故意或过失使自身陷于精神障碍的,不应减免其责任.  相似文献   

5.
侵权责任中,特别是无过错侵权责任中能否适用及如何适用过失相抵的问题,理论界一直颇有争议。通过对过失相抵的概念和适用规则进行探究,以及对各国交通事故责任中的过失相抵进行比较考察后发现,交通事故责任中完全可以适用过失相抵。在我国现有立法背景下,对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应主要进行过错比较,适当考虑原因力;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如不能证明机动车方有过错的,则应以原因力的比较为主,同时考虑受害人的过错程度。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或其他社会活动者怠于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而使他人人身或财产受到侵害时,既可以从合同法也可以从侵权法路径为受害人提供救济。但比较而言,合同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的保障力度是很有限的,要求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者承担侵权责任具有更强大的保障功能,保护范围也更广泛,更能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彰显人文主义的关怀,填补侵权法关于侵权行为类型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2款规定的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在理论上争论颇多,一来该制度在比较法上难以找到相近规定,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二来《侵权责任法》中对补充责任的描述过于宽泛,导致其与《侵权责任法》第12条之规定存有逻辑上的冲突,并在实践中引发了一定的问题。要厘清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补充责任的独立地位,厘清其与按份责任、连带责任间的区别与联系,其次要对第37条第2款做限缩解释,通过法律解释的方法弥补两法条间的逻辑裂缝,明确第37条第2款之规定适用范围仅限第三人故意侵权情况下安全保障义务人因过失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之情形。  相似文献   

8.
在第三人实施侵害行为的情形下,由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补充义务的规定违背侵权法的基本精神,与先进国家的做法相悖,且不符合设立安全保障义务制度的初衷。故在此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与实施侵害行为的第三人应按各自过失大小或原因力的比例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不排除在某些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与侵害人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9.
经营者或其他社会活动者怠于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而使他人人身或财产受到侵害时,既可以从合同法也可以从侵权法路径为受害人提供救济。但比较而言,合同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的保障力度是很有限的,要求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者承担侵权责任具有更强大的保障功能,保护范围也更广泛,更能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彰显人文主义的关怀,填补侵权法关于侵权行为类型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导致的重大疫情,牵动着每一个国民的心,而部分物资分配机构展现出的混乱与失职,不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对疫情的防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危害。值此特殊之际,应当以管理过失追究物资分配管理者的过失责任,保护重大疫情下的公共安全。管理过失的引入,有利于追责,方便处罚管理无能,且可更好地敦促管理者履行补救职责。就具体的判断而言,可以从主体资格与客观行为两方面,合理划定过失责任的范围。在主体资格方面,物资分配机构本身必须是承担公共物资分配职能的单位,且管理者必须是具有实质管理权限的人。在客观行为方面,事前需要判断,管理者是否建设了常备的勤务、协作以及应急机制。事中需要判断,在疫情发生之后,管理者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制度实践,或是弥补了常备制度的不足。结合多要素的判断,可以较为合理的划定管理过失的处罚范围,并对管理过失的认定提供较为明确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环境侵权无过失责任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侵权领域,无过失责任原则已成为主流。无过失责任原则的倍受青睐,在于其能最有效的救济环境侵权的受害者,维护他们的权益,保护好自然环境。文章从理论性和合理性两方面,对环境侵权适用无过失责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容认说虽准确区分了间接故意与轻信过失在意志因素方面之本质差异,但其强调对心理状态之探求使得司法认定工作面临困境.实体法层面之概念区分与具体实践之司法认定是两个层面的工作.应当在坚持容认说之基础上将盖然性理论引入间接故意与轻信过失之司法认定,以建立起客观外化且切实可行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临时工作人员在用人单位受到人身损害,是否存在劳动法律关系,决定其采取请求工伤保险赔偿抑或民事侵 权赔偿两种救济途径。劳动法律关系的确立对劳动者的保护更为全面,而成立劳动法律关系往往需要多种实质条件, 这排除了大量游离于正常用工之外的临时工作人员,临时工作人员被侵权之责任认定问题尤为重要,被视为保护劳动 者的最后一道防线。用人单位对临时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法定义务,消极不作为导致他人遭受人身损害是违 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若不作为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就其过错承担相应责任。民事法律关系在现实生 活中表现形式多样,增加了认识侵权之责的难度,探究临时工作人员被侵权之责任认定,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对侵权 责任认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一例具体的医疗事故案件的分析,对医疗事故涉及的比较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责任问题进行了研究。主张医疗服务过失,构成特殊侵权的,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先合同说明义务之违反有缔约上过失责任及恶意欺诈规则的适用,两者在适用的法律后果上具有相似性。在故意情形,两者得自由竞合,由当事人择一主张;在过失情形,缔约上过失责任的适用将导致恶意欺诈的主观故意要件被规避。在现行法上,我国《合同法》第42条第2项明确限定缔约上过失责任仅适用于故意违反先合同说明义务场合,而排除缔约上过失责任在行为人仅具过失违反先合同说明义务情形的适用可能性。在缔约上过失责任之外,重大误解具备适用于因过失违反先合同说明义务场合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因此能够在过失情形提供功能上的补位。  相似文献   

16.
旅游辅助服务者对旅游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但由于旅游辅助服务者在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三者之间法律关系中特殊的地位,在旅游辅助服务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时存在责任竞合问题,不能盲目扩大旅游辅助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对其义务应从侵权和违约的角度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学生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学生伤亡事故引发的后续问题也对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高校学生伤亡事故的概念出发并结合我国高校学生伤亡事故高校责任认定的现状,用法律的视角探析高校学生伤亡事故的归责原则、认定要件、高校法律责任的类型及范围,并对高校防范和妥善处理学生伤亡事故所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缔约上过失责任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缔约上过失责任制度是在传统契约法和侵权法的缝隙中萌芽、生长的。该理论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传统契约法和侵权法不能有效解决的先合同信赖利益保护的难题。自德国法学家耶林首先提出缔约上过失责任理论以来,缔约上过失责任逐渐为世界许多国家立法、司法判例学说所承认、采纳。历经100余年,缔约上过失责任从最初仅适用于合同不成立发展到适用于合同不成立、合同无效、合同被撤销以及合同有效成立等情形。  相似文献   

20.
为保护车祸中受害人的利益 ,世界大多数国家实行强制机动车责任保险制度。文章认为在民法中机动车交通事故的责任已为无过失责任 ,为实现保护车祸中受害人的目标 ,理应在未来的强制机动车责任保险法中实行无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