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通过文献分析及调查研究方法,探讨新时期都市报时评繁荣的背景与特征。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都市报时评的繁荣不仅是一种文体的复兴,更是社会话语权扩张或下移的标志。公民言论空间扩展、利益群体意见多元以及传媒竞争共同推动了都市报时评繁荣与发展,并且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报纸传媒的发展和都市报的崛起 ,都市报文化娱乐版显示出日益重要的地位。从总体上看 ,我国许多都市报的文化娱乐版办得是比较好的 ,在传播与建设社会先进文化等方面 ,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也有一些都市报的文化娱乐版在办报思想、办报方法和内容上 ,存在着雷同化、媚俗化、单一化、炒作化等误区。要走出这些误区 ,必须从端正办报思想、坚持正确导向 ,充实报道内容 ,做到雅俗共赏等几个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新兴媒体的冲击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我国都市报报业市场重新洗牌,调整、重组和转型势在必然.都市报如何转型,已成为近年新闻业界及学界争相探讨的热点.本文从三个方面探析了都市报市场发展趋势,即报纸的主流化、大众化、专业化发展趋势,跨区域发展趋势和"一城一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南方都市报》的“来论版”开辟后 ,该报最明显变化体现在言论空间的扩大 :言论版由以前的一个版面扩大到两个版 ,评论总量也有扩版前的 4 - 6条增加到如今的 8- 10条。从话语空间的角度说 ,来论版的开辟是公共空间的开放 ;而从传播主体的角度看 ,辟出专门的来论版刊登作为公民的读者的来论 ,则是社会参与的强化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通过对新闻报道的重大事件或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议论,可以向广大读者明确地指出新闻报道的思想政治意义,进而深化报道的主题。近年来,都市报时评的现状和特点为专版化、广泛化、人文色彩浓郁等。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重视度不够、作品作者水平不高、题材单调。对此问题,我们应采取加大时评的力度、强化写作、本地化与异地化兼顾、加强舆论监督等方法与措施,这对促进都市报时评的发展具有长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报业出现了以中心城市为地域特征的都市报纸群体。都市报纸面向城市居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快速发展,以致于形成一种“都市报现象”。综合诸家论述,从传播学角度出发,观照都市报纸现象存在的合理性;研究都市报纸与都市化在传播学意义上的互相影响;并且就大众传媒的化迁移的效果作一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现今“中国人道德教育缺失”言论四起,教育学家们开始反思国民的道德教育,但是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应警惕“崇高”的寡头化,本文就崇高的寡头化产生及危害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北京律协对李天一案六位律师的处分唤起了法学界对律师庭外言论问题的探讨,全国律协的两个修订草案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作为一种辩护策略,律师的庭外言论可以分为控辩对抗模式和辩审对抗模式,前者主要围绕案件的实体问题,后者更加侧重案件的程序问题。这两种模式的形成是中国司法语境的特定产物。对于控辩对抗模式,原则上应当禁止其庭外言论,通过诉讼化的方式将其纳入庭审对抗的范围,对于违规的律师通过行业自治予以处分;对于辩审对抗模式,若满足三个维度的约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律师发表庭外言论寻求救济。  相似文献   

9.
在都市报副刊面临“现代化转型”之际,需重新认识其地位与作用,直面其太过庞杂、品格低俗、借“名”逐名、变相广告、湮没个性等现存误区,探讨其走出误区的有效方略,诸如复归自群专刊化、多元兼容个性化、神形深茂杂志化、编读双向互动化、借鉴网络自在化等。  相似文献   

10.
《南方都市报》的传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翀 《国际公关》2009,(1):67-68
立足于珠三角的《南方都市报》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都市类媒体中的新标杆。尽管近年来网络媒体发展迅猛.但《南方都市报》依然以其权威性、准确性、服务性、实用性等特点,坚挺地迈进“主流大报”的门槛。如何利用《南方都市报》的优势.收获最大的传播效果?笔者结合该媒体的特点,浅谈“四点”法则。  相似文献   

11.
针对都市文化的勃兴和都市报的崛起,探讨都市报与都市文化的互动关系,揭示都市文化对都市报报道视野、报道内容、报道方式、报道效果的影响,分析都市报对都市文化的反作用,并以两者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基点,从转变新闻传播理念和提高新闻报道水平两个方面探求都市报在和谐都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12.
思想市场是一个“思想产品”可以自由平等竞争的言论市场。在理想的思想市场中,言论的真假、对错可以比较容易地分辨出来,诽谤言论也难以长久生存。但是,在现实的思想市场中,主体的信息发布能力是不平等的,不同能量主体之间的言论难以相互对抗。思想市场主体可以分为:普通公民、公众人物、公众机构、新闻媒体。在对思想市场中不同主体之间的诽谤进行认定时,应当考虑不同主体的言论强弱或社会职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标准。在思想市场的观念下,我国对于诽谤可以适当放松刑法规制,而主要由民事的私法途径来处理。我国民事法律在规制诽谤时还可以将主体作出区分,并且对不同的主体作出不同的规定,以平衡保护思想市场的言论自由和公民的名誉权。  相似文献   

13.
榜样     
他原来在工厂上班,可是由于工厂倒闭,他失业了。妻子有病,儿子读书,他没技术没文化,就出来卖报纸。自行车前面挂一个喇叭,后面挂两个口袋,里面塞满了报纸,日报、都市报、电视报,等等,种类很多。每天,他骑着自行车在街上来来往往,喇叭里总是叫着:“卖报,卖报,日报、都市报、电视报……”时常,喇叭里还会说一些重要的新闻.以便引起人们的注意,购买他的报纸。  相似文献   

14.
都市报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报业市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在短短十几年间涌现出一批独具特色的都市报品牌,它们的繁荣与其所在城市和地区的区域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都市报在历经改革、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始终注意吸收区域文化资源,二者形成了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共荣景象———都市报因为区域文化的滋养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区域文化因都市报的传播、推广和引导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都市报大学生周刊指依托都市报创办的、以在校大学生为目标受众的周刊.本文通过梳理比较都市报大学生周刊出版、发行各环节的现状,分析了其产生的市场背景,并为这种报中刊的未来发展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16.
省级都市报在其创办之初,就已将其省内各地市市场纳于其麾下。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和广告,省级都市报纷纷借助开办地方版以打开其省内市场。时至今日,部分省级都市报已经拥有了具有独立刊号的地方版。这为省级都市报地方版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全媒体时代,各省级都市报地方版在发展中,均不约而同地遇到了一些问题:题材单一,报道深度普遍不够,在新媒体、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上普遍存有不足。只有直面这些问题,省级都市报地方版才有可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后都市报品牌营销策略方面的诸多创举为其跨越式甚至狂飙式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在与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的对垒与对接中,品牌营销仍然是后都市报的重要武器。后都市报在准确定位、视觉营销、整合营销等方面采用了多种品牌营销的策略,以形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态势。后都市报品牌营销也存在大势炒作、形式主义、恶性竞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智杰 《国际公关》2023,(14):176-178
信息社会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全社会的媒介化存在。大学生是网络空间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当代大学生年轻有活力、个性鲜明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独特的话语权。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构建大学生网络公共言论责任感,有利于维护网络空间的气朗风清。本文对数字媒介时代大学生网络公共言论责任感现状及缺失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9.
针对以往关于孟子所谓“君子之所以教者五”之类言论的训诂,望文生义,尝试尽可能以孟子相关言论解孟子之义  相似文献   

20.
环渤海地区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青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太原、石家庄、郑州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构成了中国最重要的政冶、经济、国际交往多功能城市群。在环渤海区域内,有着广阔的家电市场,最为有名的是家电重镇青岛,与此同时,该区域是大众媒体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北京的“京华时报》、天津的《今晚报》、河北的《燕赵都市报》、山西的《三晋都市报》、山东的《齐鲁晚报》具有全国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