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班级内非正式群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群体在高校班级内普遍存在,对班级建设起着重要影响。据调查,有近30%的大学生认为班级可有可无;班级概念越来越淡薄,面临着非正式群体的挑战。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班级内非正式群体研究,对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和班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从对高校班级内非正式群体的认识出发,研究高校班级内非正式群体对班级建设的影响,并提出利用非正式群体为班级建设服务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初探黄文秀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后,认为在企业的正式组织群体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提出要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除发挥正式组织群体的作用外,还要重视发挥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引导非正式群体...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有其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大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往、相互影响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学生管理工作者了解和掌握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情况,才能在工作中善于发挥其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和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对大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必须把握非正式组织的发展方向,做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减小非正式组织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以个人的喜爱为基础,其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并以个人的意愿结合在一起,没有严格的权力机构.其成员性格相投、志趣相同或信念一致、情感亲近、关系密切.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在高校中非常普遍,自发形成,范围小、凝聚性强;在非正式群体有些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方面;高校应从指导思想,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管理等方面加强对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它是大学生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因地域、民族、感情、兴趣、爱好、观点和目标等方面的共同性而自愿、自然、自发地形成的群体。它的产生有历史的客观的原因,也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内在的原因。本文根据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其作用机制和效果,提出了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引导及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中,往往只重视发挥正式群体的作用,而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却估计不足,重视不够。其实,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同样是思想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阵地和重要对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一旦形成之后,对其成员的心理倾向和行为能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有时候其作用和影响甚至会超过正式群体。因此,认真地分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客观地认识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正确对待,并加以合理地教育和管理,这对于深入细致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优化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微观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其核心人物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其成员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做好了核心人物的思想工作,就可以利用其影响力带动一批成员转变,使非正式群体走到有利于班级建设的道路上来。因此,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及其教育引导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转化非正式群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与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不同类型、形成原因的探讨 ,提出新形势新情况下不可忽视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与教育。我们应加强对它的研究 ,掌握其活动规律 ,因势利导 ,发挥其积极作用 ,防止消极影响 ,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群体包括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各自体现了不同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迅速发展,被多数学生接受和认可,并积极参与其中。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并带有自发性、情感性、流动性的特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同时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利用有效的途径、方法强化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影响,并对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教育引导,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和高校的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德育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群体组织的一种特定形式,广泛的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大学生的高校生活作为群体组织的一种,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具有必然性.作为相对于正式组织的另一种组织形式,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对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消极双重影响,我们要加强研究,正确管理非正式群体及其成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传统非物质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尚未被充分重视的牟利性嬗变新趋势进行描述和探析,可以看到,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牟利性嬗变的出现,既是我国市场经济制度逐步确立的社会现实在大学校园的折射,也是大学生以群体的形式涉水市场经济现实的最初探索.理性地认识和评价这一群体,并给予正确、恰当的引导,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正确认识高校存在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本文分析了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类型和非正式群体的正向和反向功能 ,并提出了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以及对待非正式群体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 ,对该群体进行深入探折 ,认清其本质 ,对于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非常必要。揭示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六个特点 ,分析了其存在的诸种类型和形成的主要原因 ,论述了其不容忽视的五种作用 ,并着重提出了五项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限制和消除其消极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探究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它对个体的智力、个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高职院校大学生越来越更深入地受到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从而赋予了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群体以新的特点。笔者对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高校班级中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在高校中,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其根本原因是源于大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形成的外在条件是由于校园生活的特殊性。根据其组织自发,交往直接、情感交融,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以小群体居多等特点,学校的管理原则应是“区别对待,因势利导“。要调动积极因素,挖掘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潜在功能;加强对消极群体核心人物的教育,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把握教育艺术,积极控制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同时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强化大学生班集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一般都在18岁到25岁之间,他们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是知识面广、思想敏捷、求知欲强的群体。每个大学生都处于有规范的组织结构中,如学生会组织、学生班级等。此外,还客观存在着没有规范的组织结构、没有严格的群体准则,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并有明显的情感色彩为基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一种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群体,特别是近些年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有了蓬勃的发展。这对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个性,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个人主体意识的确立…  相似文献   

19.
试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普遍存在,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管理中往往只是抓住正式群体与学生个体两方面。本文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及其类型、特点入手,分析它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并认为要有效建设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作用,应该遵循四个原则与方法:一是凝聚与整合原则,二是正确引导原则,三是积极支持原则,四是宽严相济原则。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大学生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大学生有了更大的自我发展的空间 ,“非正式组织”也会随之发展 ,并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有着不同的类型与层次 ,有着不同的特点与成因 ,因此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 ,不仅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而且有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