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再雄 《云梦学刊》2002,23(6):119-120
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是否存在理据性一直以来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从分析英语词汇层面的理据性入手来探索语言符号的可分析性,可以见出,英语词汇层面存在着高度的拟音,形态和语义理据,语言理据是辩识或诠释语言符号意义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语言界十分关注“语言与现实、形式与意义之间是否存在理据性,即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是象似的还是任意的”这一话题,并存在争议。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看到语言现象的多样性,承认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两者共存于语言符号的统一体中。本文通过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社会性、依存性和开放性基本特质的分析,对词语的基本特性及其任意性和象似性关系的特征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完全任意性的符号不存在,每个符号的创制都有一个原因.符号的原初理据性是心灵的原初认知方式:像似性和相关性,后来卷入反向相关性.心灵按此方式创制符号,符号反作用于心灵,赋予心灵以格式,格式化的心灵又按相关性和反向相关性的原则创制新的符号,因此符号与心灵互为理据性.符号的理据性在新符号的创制和使用过程中磨损,导致原初理据性丧失,但是符号的心灵理据性却始终可以辨认.  相似文献   

4.
语言学界多年来一直讨论的焦点问题是,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还是理据的?从历时的角度、从人类语言的普遍性的角度入手分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是语言符号的两种同等重要的基本原理,它们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在语言系统中互动分布,共同构筑了人类语言。  相似文献   

5.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理据性和象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是现代各种语言学流派的基础,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学说则是其理论体系的基础。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一直是语言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近年来出现了因为语言符号同时存在象似性而对任意性原则提出质疑甚至排斥的趋势。从语言符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入手,认为语言符号既是任意的也是有理据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推动语言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从Saussure(1916)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国内外一些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象似性的角度对任意性原则提出了质疑。在摘要并评介Saussure观点的基础上,从语言起源角度来讨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得出结论,语言符号起源干象似性,后以不同理据而发展,因此,语言的本质归根结底是象似的。  相似文献   

7.
符号在日常使用中只是思想意指对象的声音记号(音响形象).索绪尔把符号定义为音响形象(能指)与概念(所指)的联想性统一,这构成了“符号”的理论概念.在思想使用“语言”的“言语活动”中,符号是具有意指性的音响形象,其意义来自思想和事物,语言与思想和事物的三元关系是在自我意识平面上展开的.而在语言学的理论平面上,能指与所指的符号统一体不具有意指性,其意义来自符号之间的对立关系,它把思想与事物的外部对立扬弃为符号的内部联想关系.“联想”不是意识的能动联结,而是在社会—语言形式平面上实现的“差异性的相似性”.“符号”的理论概念作为语言学的科学基础,具有重大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言不仅属于符号范畴,而且还由于其自身的一系列区别性特征所致,从而属于特殊的符号系统.许多学者认为语言符号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本文拟从语言符号所具备的社会性特质为基点,来加以探讨和论述词语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9.
论语言符号体系的功能转换左人苏珊·朗格的符号论美学把语言叫做“推理形式的符号体系”。她认为这种由概念到判断,由判断到推理的机械逻辑结构,排除了表现情感或内在生命的可能。朗格把艺术称为“表现符号体系”,为艺术下的定义是: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这样,...  相似文献   

10.
聂志平 《学术界》2023,(3):170-176
索绪尔书稿《论语言的二元本质》中所体现的语言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语言可以归结为几组二元对立,语言质体是由形式差异和由此形成的意义差异所构成的负性统一体;(二)语言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区分,是由语言事实决定的;(三)语言符号不具有正面的肯定的性质,它的价值是什么,不是由自身的性质,而是由体现为形式与形式之间、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相互差异的负性原则所确立的,是由符号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关系所形成的系统性决定的。与通行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相比,索绪尔《论语言的二元本质》中对语言符号性质的阐述更加深刻而系统,是独具特色的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11.
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平面对现代汉语复合词的理据进行了探讨,把它们区分为显性理据和隐性理据,分析了语言自身发展,社会文化、民族心理对复合词理据的影响,并指出了词的理据研究的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12.
语言符号价值理论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深刻揭示了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符号的价值同一般价值既存在相同点又存在差异。语言符号价值存在的前提是语言具有任意性和规约性。语言符号的价值存在是语言实现其价值的必要条件。语言符号的价值实现问题就是从价值存在到意义。语言符号的价值就是从意义到价值,再到意义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两个要素:人和环境。  相似文献   

13.
对汉字性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作为符号的文字必然具备符号的一般特点.符号功能成立的基础是符号形式和符号内容两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符号形式是可以通过某种外在的物质形式感觉到的对象,符号内容是包含在符号形式中的成分.从“能够感知”这个意义上说,符号形式的确比符号的另一个侧面——符号内容——更容易被感觉得到,于是就有了符号形式优先的说法.在语言中,符号的形式是通过听觉来感知的声音,符号的内容是由声音所传达的意义;作为书写符号的文字,其符号形式是通过视觉来感知的字形,而字形这个符号形式所包含的内容一般是声音和意义两个部分.符号形式中同时包含音义这一特点就将文字与类似路标、宗教符号等其他一些符号区别开来,同时这一特点也是一切文字所共有的.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在其语言之思中,将语言视为“存在之家”,他在对语言的研究中特别地重视词语,这对语言文学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在海德格尔那里词语创生的是一个世界,在词语中就有着世界的聚集与敞开.将此种词语的聚集性称为词语的关系质.词语和人一样具有关系质,人“此在”着,正如符号“指向”着.人的朝向未来之筹划正如符号之“指向”.由此而来,对词语生成性的分析,即为“词语意象特征'指向,抽象特征本质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本中存在着大量承栽文化信息的语言符号和副语言符号。翻译界的“归化”与“异化”、“忠实”与“叛逆”争论不休,使得这些符号的翻译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而拟定的翻译标准,对文化信息符号的翻译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后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下,从语言符号的关系属性出发,引入“differance”概念来对语言结构和语义进行解析。在某种语言符号系统中语言符号的意义根据对“延异”的意义来阅读,而不是根据所指的客观事物或意义来解读。后结构主义对本语义的解读处于一个两难境地,然而其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上的反权威思想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0.“语言学概论”是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这门课程中,大家要接触和了解诸如“语言是什么”、“语言本质论”、“语言符号系统论”、“语言的发生和发展”、“语言学方法论”等等看起来十分生疏和深奥的理论问题,在第一印象上就觉得与自己原有的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之类的“现代汉语”的知识很不相同,因而多少会产生一点畏难的“心理障碍”。诚然,“语言学概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难度,因为它不像“现代汉语”课程那样以人类语言中某一特定的语种即大家的母语──汉语作为教学内容,而是从普遍性和共性即普通语言学的角…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提出的“语言是存在的家”,表明了语言与存在的不可分割,二者是表里关系,语言与存在“同在”。哲学要求的语言,不是日常语言工具,而是更具体、更实在的语言,是和“存在”“同在”的“语言”。哲学所思、所说的那个存在,是具体的、时间性的、历史性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哲学”、“哲学家”与“存在”同“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真的不是一种理论的工作,而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要求的语言,不是工具性的,而是存在性的,而存在性语言,则更需要生活。于是,哲学离不开母语。坚守自己母语的同时,应努力将不同语言的哲学思考成果化解,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而丰富和扩大自己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9.
卢康 《天府新论》2017,(6):104-111
本文运用雅各布森诗性功能理论中的“交际六要素”、“双轴”等概念工具,从辨析艺术片分类理据入手,围绕“创造性”,对艺术片的诗性形式特征及观众感知结构进行剖析。艺术片是提高了视听符号能指可感性的“诗性”诉求电影,观众在观赏过程中的感知结构是获取视听符号能指所激发的新感觉,区别于主流商业电影获取视听符号背后的所指信息。基于此,本文又对当前观众为什么“看不懂”艺术片的热点话题进行了一定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国内语言学界通常将语言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等同于“语音与语义”的结合体,这根本违背索绪尔的符号价值系统观。能指是“音响形象”,不是“语音”。“能指-所指”一对概念集中体现着索绪尔的符号价值系统观,而“语音-语义”一对概念体现的是索绪尔所批判的分类命名集语言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