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圣平 《领导科学》2012,(34):54-56
《老子》一书[本文引文参考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版),中华书局2009年2月第2版]关于柔弱、守雌、居下、不争的观念很多。这些观念,用《老子》之言,可以概称为"不争之德"。因为"不争之德"的影响,《老子》历来被视为阴柔之学,从而与偏重阳刚的《周易》相区别,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若深入研究之,则其真正的意涵和性质却值得我们做出新的理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3,(13):20-23
全国两会闭幕后,广东如何继续当好排头兵,成为省委省政府着力解决的一件大事。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广东发展必须破解的突出难题,也是广东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2012年,江苏以54000亿元的GDP总值紧逼广东经济第一大省的地位,广东要保住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的位置,就要缩小粤东西北与珠三角的差距。为了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通盘布局,给自己立下"军令状":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落后的12个地市人均GDP也都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争与不争     
争与不争,是两种生活态度,也是人生各个阶段的不同标志。虽然因人心性而异,却往往会随着人生脚步出现殊途同归的结果。
  少年人爱争,吃饭时争美食,学习时争第一,一道题会争得忘记错对,一句话会争得面红耳赤。争来争去,多半偏离了争的初衷,从一个话题偏离到另一个话题。少年心性就是如此,在乎的不是争的结果,而是争的过程。而就在争的过程中,少年心性得到了磨砺,成长也就在无处不在的“争”之中,得以拔节生长。  相似文献   

4.
冯仑 《领导文萃》2012,(5):100-101
中国人拉长时间看问题的方式很有辩证的眼光,比如在争与让的问题上,就认为不争是最大的争。为什么不争是最大的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跟别人做生意能挣10块钱,砍砍价最后能挣到15块钱,结果人家觉得你这个人矫情,以后不再来找  相似文献   

5.
在不少地区,人才工作口号多行动少、政策多投入少、要求多落实少的问题仍然存在。真正用活、用好、用尽人才,就要确保"第一资源"有"第一权重"。"第一权重"是一种要求。各地区要把人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确保人才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通过制定长效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强化制度落实,使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  相似文献   

6.
黄惠 《科学咨询》2007,(21):46-47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体育与健康相结合已成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决定明确提出了新世纪我国体育教育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健康”的使命。能否出色地完成这一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育是否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来进行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常常离不开争取,离不开努力。但是,争不争、争什么、怎么争,不是小问题。争取的方法、努力的方向,对人们的理想、信念、行为方式、工作取向和生活情趣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争”,态度要科学,取向要正确,境界要高尚。一般来说,人人都有“争”的欲望和潜意识,总希望通过努力争取,保证自己在各方面都能不掉队、不落伍,走在前列。但在现实生活中,在争与不争的问题上,人们的态度是有差别的。有的人总是保持着一股不松懈、不怠慢的劲头,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精神和不服输、不认低的心志,为真理、为群众,孜孜以求,越争…  相似文献   

8.
崔霞蔚 《经营管理者》2012,(4X):370-370
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晏阳初先生,毕生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其"平民教育"的思想虽然产生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但是这一思想影响深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与研究价值。特别在大力倡导教育机会均等的当今社会,深刻研究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和实施过程,将会对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的定位、保障及实现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以及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从事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为第一线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该用"心"去感悟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尊重、理解。爱心使学生亲近;耐心能促使学生与班主任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3,(10):30-31
在人们广泛关注省区GDP5万亿、3万亿、万亿俱乐部阵容的同时,城市GDP阵容也受到极大关注。2012年,位于中西部的成都和武汉的地区生产总值(GDP)都突破了8000亿元,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中分别晋升了1个和2个位次。2013年,这两个城市都将冲刺万亿元,标志着未来几年城市"万亿俱乐部"将进入大扩容时代。  相似文献   

11.
<正> “第一生产力”马力不足——一个不争的事实 科技投入偏少。早在10多年前,“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的观点就已经被提出来了,但时至今日,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仍然面临着投入偏少的现实。有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87%的科研机构认  相似文献   

12.
不争     
正你相信安静的力量吗?它可击穿一切。滴水穿石,这是我们从小就听到过的故事。一滴水,温婉而柔和,在屋檐上嗒嗒地滴着,自顾自地。它饱含力量,却低调内敛,并不骄扬跋扈,更不显山露水,只是一直保持"坚持"的身姿。这是一种难得的安静气质。于是,经年累月下来,它能把檐下的石块击穿。物犹如此,人亦然。安静的人内心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政治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情况,主要探讨分析了"政治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及作用相关问题,其中包括政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的引导作用等几个方面,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研究进一步关注,能够对"政治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影响及作用的实际工作发挥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华为、沙钢等众多民营企业位列世界500强,这与"中国GDP位列全球第二"的大背景是相符的。可是,我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原因是"中国企业家和企业没有真正走出国门就先‘出轨’——越来越背离全球优  相似文献   

15.
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迈入大学的第一课,是新生认识环境、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入学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比较,从而得出我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低已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结论。因此,深入分析影响和制约因素,积极研究增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具有极其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明确入学教育目标、创新入学教育模式、规范入学教育内容、优化入学教育载体,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许明说,绝大多数中国公民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受益,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社会正在稳健地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前进,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建立健全"官德"教育机制。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建立"官德"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教育形式,建立干部选学、全员讲学、荐书自学等学习制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把"官德"教育和心灵的矫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标杆的引领作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官德"教育的强大合力。建立健全"官德"锤炼机制。将干部放到基层一线去锻炼,通过"给任务、压担子",让干部在锻炼中接地单华宝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中央部署全党进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非常及时、非常重要、极为关键的活动。这次活动的开展,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的重要部署。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怎样进行"学"与"做",需要与实践、环境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寻找"学"与  相似文献   

19.
张红梅 《管理与财富》2008,(11):148-149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哪个国家,学校教育课程中都不可能缺少的。这是因为体育课程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的方面具有其他课程的不可替代性。体育课程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虽不是绝对关系,但体育锻炼对人各个不I司时期的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20.
李善峰 《决策》2004,(1):30-32
江苏出现全国首位 "公推公选"县长 前不久,全国第一个"公推公选"的县长候选人推荐人选,在刘邦故里徐州沛县诞生了.这是国内采用"公推公选"方式选出的最高级别的干部候选推荐人,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