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析严复对自由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但直到近代,西语“自由”的概念才被严复首先引入中国并具有了“中国式”的内涵。但总的来说,他比较准确地传递了西语“自由”的基本精神。他的思想成为中国思想史上宝贵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马堡时期初期的三个讲座课程中的自由思想,一方面延续着早期弗莱堡时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第一次把“自由”作为一个主题或专题来讨论,第一次把自由与追问的“事情自身”关联起来,将之理解为与事情的“争执”,第一次把自由规定为一种真正而恰切地追问的“激情”。这种追问、争执、警醒、承受、敞开、放弃意义上的自由,一方面蕴含着他此后自由思想中突破以往自由思想的关键因素和标志,另一方面也是他突破西方哲学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正是以这种自由为视点和标尺,他对笛卡尔和胡塞尔的意识哲学进行了深入批判,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进行了创造性阐释,在其中自由与存在、命运、真理、历史、时间、无(用)、现象学方法、情绪、教育等等之间内在的根本性关联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基于此,在马堡时期的最后一个讲座中“自由”成了他的核心“事情”之一,对于其整个思想具有了根本性的重要意义,从而深刻地影响了其思想的转折及其后期思想。  相似文献   

3.
尽管“计划经济”思想在现代中国居于主流地位,但“自由经济”思想也并未断绝。事实上,清末即有一些人士认识到国家干预经济的两大弊端,即经济上效率低下与政治上导致集权。在此后的近半个世纪里,中国现代“自由经济”思想愈来愈富有学理性,进而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些人士甚至提出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先进思想。可以说,中国现代的“自由经济”思想也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思想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受儒家思想的浸染至深至大,一生追求儒家的“仁爱”与人性的完美;同时,他又非常崇尚老子“复归于婴儿”的单纯简朴,羡慕庄子“邀游于无何有之乡”的潇洒与任性,所以他心灵的深处时时放飞着一份旷达、放任、自由的“士”的情怀。他把道家思想中崇尚自由、尊重个性的因子注入到儒家思想中,又以现代人的眼光和立场来观照儒家思想,以现代的人道主义和人性化思想补充儒学思想“仁”的内核,从而延伸了儒家思想的现代性意义。这使他的儒学思想不仅浸染上了浓郁的道家文化基因,而且具有了现代性意味。  相似文献   

5.
论李贽的"成人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贽思想的真正核心是“成人说”。“成人说”要求人们摆脱僵化的儒家伦理教条的限制,自由地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圣贤之才,而这就需要社会提供一个宽松的育人环境,同时更需要个人的胆识。李贽的“成人”标准表明了他的思想局限性,但他对“成人”思想的自由探索,也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他的法律思想 ,不仅以变法维新为主要内容 ,提倡“德治”、正确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主张宪政、强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等 ,也是梁启超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孟子的政治理想是实现“圣王”政治 ,“为王者师”就是他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对士人身份的最好设计。他认为“道尊于势” ,君师人格平等。其实质是向王权争回士人做人的平等权力和人格独立。孟子“道”不行 ,开创了德性论的自然主义思想 ,追求以仁义化天下而“不知为之者”、“功成而不有”的人格自由与伟大。高扬士人人格的独立性与自由性 ,是他对中国古代人学思想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论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及其近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深刻地制约着翻译,并合法地改变原语的思想性质,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就是在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汉语化的言说中建构起来的。某种意义上,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在中国近代的歧变过程也就是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建构过程。严复在翻译和介绍穆勒的自由主义思想时,颠倒了其思想的主次,明显压抑了个人优先原则这一前提,而张扬了个人自由应该受到限制这一附则。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被纳入了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严复始终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来解释和定义自由主义。严复所理解的“人”主要是中国古代的“民”,这样,他就把“人”最终纳入了中国古代的言说轨道,纳入了国家和民族的范畴,其结果是必然从根本上削弱甚至否定个人。  相似文献   

9.
斯宾诺莎自由学说探析李培湘在西方思想史上,斯宾诺莎是第一个对自由概念作出较全面系统论述的思想家。他认为,“自由比任何事物都更为珍贵。”他在短暂的一生中,矢志不渝地对自由与真理进行着苦心的探求。他从哲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学等不同视角,多方面、多层次地...  相似文献   

10.
早期的梁启超对西方自由观念的创造性诠释,既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精神之一个侧面,又结合中国晚清社会实际情况而作出了富于创造性的解释。他把自由看作是近代社会发展之精神动力,对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之高度关注,将两力相抗,势均力敌看作是自由之保证,呼吁增强国力,发挥个性,外以抵抗帝国主义,内以反对封建势力;又对自由与任意、自由之俗与自由之德进行了区分,强调了“文明自由”之价值。凡此种种论述皆富于极强的启发意义。当然,他过分强调以力抗衡的“积极自由”之作用,相对忽视宽容的“消极自由”之作用,在理论上容易产生不良的后果。他对心灵自由、精神自由的过分关注,亦流露出明显的唯意志论倾向。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1868-1940),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为促进中华民族的强盛而投身教育事业,并为之奋斗了一生。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本文仅从大学教育的视角,对他关于大学的办学思想作一粗浅的分析。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上个世纪初蔡元培对北京大学革新时具有指导作用的办学方针。他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1],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2]。他认为,要使大学真正成为研究学问的机构,真正使科学繁荣起来,就必须倡导学术思想自由,使不同的学术流派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因为科学意…  相似文献   

12.
于右任是中国新闻思想史上不可逾越的重要人物,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言论独立自由、人民主权观、监督政府、反“党报思想”、“文人论政”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齐物 《21世纪》2010,(2):14-17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一1929年陈寅恪为王国维所作的墓志铭,在70多年后被后人郑重地刻在了他的墓碑上  相似文献   

14.
关于梁启超的自由思想,学界的主要分歧在于梁氏是否看重个人自由。本文认为,梁启超是重视个人自由的,只是他认同的是“自由之德”即“文明的自由”,而非“自由之俗”即“野蛮的自由”,他认为后者正为中国入所具有。另外,当日中国正处于民族危亡的历史情境中,作为有强烈民族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梁氏有时又强调国家的独立自由居第一位。由此,在梁氏的自由思想中,个人自由和国家自由就具有了一定的张力。  相似文献   

15.
破牢而出抑或画地为牢——浅议伯林的自由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向来是哲学的中心议题之一。在“自由的两种概念”的演讲中,伯林不仅对自由作了革命性的划分,即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他最为世人所知的政治思想贡献,为后人评判自由树立了一种全新模式,还极力推崇价值的多元主义,以期为“消极自由”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人的“思想自由”说,多为中外学界所称道。本文剖析古希腊人的“思想自由”与那时的城邦的民主政体、理性精神与中庸思想之间的关系,旨在说明:古希腊人的“思想自由”是在某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以其理性主义观念为依托的。尤可注意的是,古希腊人对思想自由之“度”的驾驭令人惊叹,那就是古代西方人所恪守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17.
约翰·弥尔顿是英国内战时期十分重要的共和主义思想家。他反对暴君,为处死国王声辩;主张在英国建立共和制;还提议设立永不休会的最高议事会作为主权的代表者,辅以地方自治,以建设和平、安全、繁荣的自由共和国。弥尔顿抛弃了古典的混合政体理想,却并未附和“公民人文主义”的德行话语;他持有坚定的共和理想,但考虑实际问题时,亦重视后果的权衡;他的自由观,有别于新罗马作家的政治自由概念。弥尔顿的共和主义,兼顾“智慧” 与“同意”,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属于一种修正了的共和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王小波作品中的“自由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波独特的人生道路以及他一以贯之地汲取诸如罗素等英美经验主义哲学和自由主义思想,酿成了他作品中的“自由主义精神”。王小波的“独创”性更大程度上反映了罗素及其他西方哲人的民主、自由观念。对中国文化传统继承的缺失亦成了王小波文学作品的一个遗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生死疲劳》出发分析了莫言叙事把中国传统文艺与西方先锋手法相融合,形成莫言独特的东方化叙事文体。本文从《丰乳肥臀》等小说表现了莫言在意义层面上所具有的超越性视角,他的“审丑”与对人类苦难的“冷漠”是他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结果,达到人类与动物同构的高度平等;更重要的是,他在超越人类之后又回归到了对底层弱势群体的关注,形成一种极具包容性的大悲悯。莫言超越的思想基础正是中国的道家文化,这一思想基础形成了莫言作为一个宇宙间的自由生命体建构的狂欢化叙事。  相似文献   

20.
洛克的法律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欧洲法律思想史上,洛克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天赋人权”原则,这是其社会契约论自然法思想的核心内容。由此出发,他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法律观”以及系统的自由学说,阐明了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法治原则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主张实行法律的统治,为防止滥用权力和专横,提出了分权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