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旅游产品的开发就其核心价值而言是如何开发地域性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旅游产品,“南江新文化”带的发现创造了一个新的南江地区旅游资源;南江地区旅游资源核心价值是其文化价值:可让旅游者了解完整的广东民系及古老的文化结构,具有旅游文化认知功能,对于探索岭南文化之根的寻根旅游活动具有开拓价值,可以满足珠江三角洲游客的文化憧憬,提高文化寻根的认同感。开发对策上应化文化资源为产品资源。  相似文献   

2.
阳巧雯 《学术交流》2006,(9):124-126
少数民族分布地域旅游资源丰富。根据效益型布局的原则,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将对民族地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作用和影响。但还存在诸如开发成本高,距离客源市场远,交通、通讯等现代设施配套滞后等制约少数民族地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应从旅游产品,服务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政府财政、金融政策扶持等方面着手,开发少数民族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3.
颜明霞 《创新》2014,(3):61-64
文章在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的互动发展模式。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资源状况的不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互动关系发生的源动力和作用路径,设计出"旅游资源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旅游资源开发"两类具体的互动发展路径体系。  相似文献   

4.
自然旅游资源经营权的取得源予产权的可分性理论。自然旅游资源经营权的内容包括收益权、管理权与一定程度的处分权。法律应采取多元形式来保护自然旅游资源经营权人合法权益,以实现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章笕 《浙江学刊》2013,(1):178-182
天象与气候旅游资源具有观赏、体验以及形成适宜度假地等重要价值,然而依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在进行旅游资源普查的实务工作中却发现入选该类资源数量很少,这一方面由于该类资源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随机性,容易造成遗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标中该类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尚不完善,客观上缩小了其涵盖范围.本文以原有国标为基础,按照“从主、从用、从实”的分类原则,构建了天象与气候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旨在为国标修订提供借鉴,并为该类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及气象信息服务建立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东北区域冰雪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雪资源属于东北区域的特色旅游资源,无论开发与规模在国内均占有优势地位.但随着来自区域外和区域内竞争的日益激烈,迫切需要探讨冰雪旅游资源的再配置与再开发问题.从界定旅游资源整合的概念入手,确定本研究属于同类型旅游资源整合的范畴.通过对东北区域冰雪资源条件、特色、优势和旅游开发状况的分析,明确了进行冰雪旅游资源整合的现实必要性和客观可能性,提出凸显文化内涵是整合冰雪旅游资源应遵循的核心理念,从主题整合的角度应塑造统一的冰雪旅游形象,将冰雪旅游整体形象与单体特色相结合;从空间整合的角度可构建"点"、"带"、"区"结合的冰雪旅游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
妙峰山是北京著名的宗教与民俗胜地,其"金顶"美誉广为人知。检索香会碑刻拓片等原始资料,可以判断妙峰山的"金顶"称号在康熙末年到雍正年间或已酝酿,至乾隆七年(1742年)则明确载于碑刻,此后递世相传。妙峰山"金顶"称号得到京城内外广大妙峰山香会信众的普遍认可,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通过分析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提出加大广府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的力度,深入挖掘广府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旨在打造商业与历史文化相融的旅游氛围,提高旅游文化的品味,促进广州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蓉珍  陈西蕊 《唐都学刊》2002,18(3):104-107
陕西省旅游资源内涵丰富 ,种类繁多 ,不少人文景观历史悠久 ,独具特色 ,旅游业已具一定规模。然而 ,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深度开发还不够 ,整体吸引力不强。在今后旅游业的发展中应突出其特色资源 ,以人文景观为主 ,积极开发自然风景资源 ;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多层次提高旅游整体效益 ,以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旧时妙峰山庙会是社会领域组织与运作的.20世纪初,妙峰山庙会和北京香会被定性为迷信活动,新中国成立后被取缔.20世纪70年代末,香会通过自我命名为"花会"转变为北京民俗文化的象征,依托民俗旅游的发展,北京香会和妙峰山庙会在改革开放后相继复兴.21世纪初,妙峰山庙会和北京香会相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国家权力在事实上承认了二者的主体地位.当代妙峰山庙会和北京香会的活动呈现出社会领域自主成长和有序协作的特征,展现了国家对社会领域自组织的接纳与认可.  相似文献   

11.
广佛肇地区是广东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在广东乃至全国的近代革命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革命遗址、遗存很多。但由于红色旅游资源分散,没有品牌优势,因此要大力加强广佛肇三地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发展,打造广东红色旅游资源品牌。要规划广佛肇红色旅游精品路线,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充分发挥广佛肇红色旅游资源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结合三地独特优势,准确定位,细分客源,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12.
站在城市发展的新起点上,北京旅游业应将资源开发作为工作重心,把北京旧城等四大旅游资源作为发展创新的基础和主体,采用旅游资源整合、区域旅游合作与专项旅游三项战略举措,走出一条富有北京特色的旅游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影响广西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伯兴 《创新》2009,3(2):49-51
影响广西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工业、人才和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加快广西沿边地区经济发展应当从依托区位优势、利用资源对接、以城市作为辐射、加强对外劳务合作和完善沿边地区旅游产业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小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是森林资源储备基地和木材生产基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东北黑土地不受风沙侵蚀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长期过度采伐,投入不足,造成森林可采资源枯竭、生态功能弱化、经济结构失衡、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到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作用的发挥。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坚持大小兴安岭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其必然的选择。而建立社会沟通机制、社会责任机制、社会法律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等创新管理机制,才能保障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的支柱产业之一。黑龙江省的旅游业也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未来经济发展和旅游文化繁荣的战略角度来看 ,黑龙江旅游资源占据独特优势。因此 ,深入开发黑龙江旅游资源 ,制定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措施 ,建设黑龙江旅游大省 ,则是黑土地人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苏泽庚  唐金湘  熊曦 《创新》2009,3(3):41-45
结合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实际情况得出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分为资源因素、市场因素、旅游设施因素、政策因素、支撑因素、基础设施、管理因素、其他因素等8个项目,在进行北部湾(广西)区域旅游的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础上得出影响北部湾(广西)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因素重要性排序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能力、国际旅游、区域旅游交通、区域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区域政策支撑度。基于此科学地提出北部湾(广西)区域旅游的竞争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7.
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发展低碳旅游既可以为郊区旅游增加新内容,也可以明确努力方向、弥补生态旅游的不足。北京是全国乡村旅游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率先圈定生态涵养区的地区。在涵养区建立低碳旅游乌托邦,通过食住行来践行低碳技术,将低碳排放融入日常生活,既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也增加生态涵养区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全国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崔琰 《唐都学刊》2014,(3):107-110
在实地勘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陕西宜君县旅游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宜君县的生态环境、自然风光、历史、民俗、文化艺术等旅游资源具有特色,在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梳理出宜君旅游发展的功能分区和形象定位,并提出相关旅游形象推广的建议,力求促进宜君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实施生态建设是在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环境、海域环境、地质环境、生物多样性以及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分析,提出该区域生态建设的目标以及针对性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