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新闻传播在战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战争和新闻传播技术都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利用新闻传播进行心理战、舆论战更具威力,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病毒、黑客武器的闪亮登场,更给新闻传播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战场,战争演绎得更加精彩、激烈。重视研究新闻传播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组织实施有力的新闻传播手段,应对敌方的新闻传播战,对我们打赢信息化战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闻传播的迅速发展,新闻侵权案件日益涌现。文章在系统阐述新闻侵权特征、类型基础上,对新闻侵权行为的常见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并分析了新闻侵权案件中的多项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广东地区高校新闻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指出在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新闻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增强新时期下广东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传播功能上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刘昊宁 《国际公关》2024,(5):122-124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新闻传播领域也实现了改革发展,使新闻传播领域呈现出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在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造成挑战和冲击的同时,为新时代下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传播领域概述、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指挥保障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核心。“网络中心战”使得战场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战区域更为广阔 ;战场态势更加“透明” ;作战单元高效协同 ;作战方式更具灵活性 ;作战节奏明显加快 ;作战中心由传统平台转向网络。所有这些都对我军指挥保障体制提出新挑战。如何适应“网络中心战”的需要 ,保持信息优势 ,并进而转化为战斗力是指挥保障体制面临的重大考验 ,也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指挥控制保障方面思考“网络中心战”对军队建设与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光 《国际公关》2023,(6):175-177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与变革,对新闻事业提出新的要求,新闻传播内容、形式也随之发生转变。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为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提供了便捷,促使数据新闻成为该行业的重点内容。新闻报道时要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新闻可视化传播和数据新闻蓬勃发展。数据可视化利用技术分析新闻核心内涵,与传统新闻传播路径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为该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文章将从新闻可视化的传播角度出发,结合当下新闻可视化传播的特点,寻找新时期新闻传播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有了新的扩展.文章认为,新时期的新闻编辑工作,具有四大特点:分别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总把关人和集大成者,制作新闻产品,整合各项采编业务,对新闻内容进行把关.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总指挥”和“总设计”,新闻编辑要制定编辑策划,方针和组织新闻报道活动.是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以及是新闻话题的引导者.以及是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者,对新闻素材进行再创作,再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前史学界对于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楚汉双方的决战不是垓下之战而应是陈下之战,也有学者认为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本是同一次战役.通过对史籍有关文献记载、作战规模和性质、参战人员、作战经过、作战地点和作战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可知,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是分别存在的客观事实;陈下之战是刘邦所率汉军由防御转入进攻的一个转折点,垓下之战则是楚汉双方的大规模最后决战.  相似文献   

9.
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易于产生新闻并引人关注,尤其是高校突发性事件。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使校园突发性事件更易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异。从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微观层面入手,探讨了高校新闻发言人在应对高校突发性事件时的掌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闻翻译是目前新闻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翻译伦理的角度出发,对目前新闻翻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释其中有关伦理缺失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以美军为首的盟国军队用心理战从精神层面打击日军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助历史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二战时期美国对日本的心理战战略计划、心理战手段、心理战的成绩及特点等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日本士兵在接受军国主义教育后有“效忠天皇”“皇军不可战胜”等信念,狂热信奉“进功精神”和“武士道”精神;对此,美国在大战略背景下确定了对日本心理战的目标是以揭露法西斯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性为核心,使日本士兵和民众相信,日本政府发动的侵略战争注定要失败的,并相信美国的宣战和胜利将给日本带来民主自由,同时维护日本天皇的尊严,将发动战争的罪行归于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并尽可能减少日本士兵和民众遭受不必要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心理战具体的措施有正面的“白色”宣传,一是对日本军队进行广播宣传或阵前喊话,二是向日本军队占领的岛屿或前沿阵地投放传单,还有讲假话的“黑色”或“灰色”宣传,其基本手法是制造和传播假消息和假情报来扰乱日军士兵的心理,再利用日本战俘向原先部队宣传美军优待俘虏政策,向美国投降是“名誉停战”等;为了让心理战术的效果更明显,美军将心理战行为与军事行为相互配合,用空袭和投放原子弹等对日军士兵造成心理威慑,用真假情报信息迷惑日军士兵,使得日军士兵士气低落,抵抗意志逐渐减弱,“跳蛙”战术和心理战攻势节节胜利,心理战在打败日本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第四种战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理战已成为继陆、海、空、电子战之后的“第五维战争”,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今天,心理战将给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和平带来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在新军事条件下,心理战显示出新的特点,心理战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现代传媒已成为心理战的利器,媒体宣传已成为打赢未来高技术心理战的重要领域,心理战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13.
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逐步形成了全球冷战战略,在全球冷战战略的统领下, 美国政府还进行了冷战心理宣传攻势.杜鲁门总统公开进行的宣传攻势"真理运动"(Camp aign of Truth)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情报局进行的隐蔽宣传行动形成了一场总体的心理宣传战.其中,美国之音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能够突破苏联对美国之音的广播干扰 , 美国国务院组成了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等名校22名专家教授在内的研究项目组,代号为"特洛伊计划".通过对这个"最高机密"计划的研究,可揭示出美国在冷战初期进行的种种心理宣传手段,进而全面认识美国的全球冷战宣传战略.  相似文献   

14.
未来战争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军事技术的较量。军事技术自主创新是军事变革领域最活跃的因素,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障。增强军事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强化国防领域基础研究、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完善军民结合的科技体制和注重武器装备二次开发等创新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来,学术界关于侵华日军细菌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学者对日军在华细菌战相关史料的收集整理、细菌战造成中国民众伤亡人数、细菌战使用的地域范围、关于对日军细菌战主要责任者的研究、侵华日军细菌战的战争遗留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阐述,有利于人们对日军细菌战进行全新而系统的认识,进而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险恶用心。  相似文献   

16.
心理战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其威力不仅危及军人,同时还波及民众。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心理战的对象不仅是军人,也包括民众,不仅其作战过程伴随整个战争的始终,其作战样式也变化多样,且极具欺骗性。它直接影响预备役部队及民众在战争中的行为反应速度及作战能力,甚至对指挥者的战略和战术决策产生干扰作用。因此,实施心理战教育训练,增强预备役部队及民众的心理战意识,提高心理防御能力将是打赢未来战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新阶段的美国国防战略更加重视来自国家行为体的威胁,强调“反恐”的中心地位,更加重视预防性措施、对盟国与友邦的合作和网络中心战。针对这些战略特点,我国需要创新适合我军的军事理论,构建新的作战指挥体制,培养新一代的军事信息人才,发展信息化的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计算机病毒对抗领域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了计算机病毒(含恶意程序)在信息对抗、电子战中的地位及其与传统的电子对抗(电子干扰)技术的共性与区别;提出了计算机病毒对抗这一矛盾体中的干扰与反干扰、攻与防的问题,并就有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侵华日军细菌战诉讼案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 0 2年 8月 2 7日 ,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向日本政府索赔一案 ,在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认定了 731部队等在中国实施细菌战的事实 ,但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细菌战诉讼案的实践 ,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对日索赔案的实质是政治斗争 ;细菌战诉讼案将是长期的、艰苦的斗争 ;我们应抢救历史 ;对侵华日军细菌战史的学术研究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