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法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法律实践活动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经验的理论概括,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我们认为,邓小平法哲学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从哲学的类型上来看,邓小平法哲学属于应用法哲学;从哲学的功能来看,邓小平法哲学更注重法的实效,注重法实现人民的功利,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统一起来,把法律实践观与价值观统一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法哲学更多地具有价值法哲学的特点;从哲学的阶级基础来看,邓小平法哲学是大众性法哲学。  相似文献   

2.
哲学史上有两类哲学和两种哲学家。邓小平哲学属于“应用哲学” ,邓小平是“照辩证法办事”的楷模 ,谌称应用哲学家、实践哲学家。邓小平哲学与毛泽东哲学是同属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一方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理论观点 ;更重要、更新颖的是在应用哲学方面创建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哲学”。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邓小平哲学思维很具特色。本文从八个方面阐明邓小平哲学思维的求实求真精神,并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分析了邓小平哲学思想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对邓小平哲学思想进行体系研究,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邓小平哲学思想进行体系研究,必须遵循哲学形态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有正确的方向、目的和步骤 ,在于有邓小平的政治哲学为指导。政治本质论、政治目标论、政治民主论、政治艺术论、政治价值论、政治本体论构成了邓小平政治哲学的基本内涵 ,而方向性、实践性、人民性和辩证性则是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的特点。邓小平政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新发展 ,是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6.
随着邓小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学界关于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的探讨也逐渐展开,并将之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提出,认为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过程中,对一系列带有普遍性深层次问题的逻辑思考、价值判断和理论选择,是对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理论的概括和提炼,是其贯穿在经济思想理论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结。把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定位于哲学的研究范畴,应该从一般的主客体相互关系来理解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的价值取向,即将其看作是邓小平经济理论所体现的规律、方法及其蕴涵的哲学思想这个主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客体相统一时所具有的性质和状态。学界需运用哲学思维从更深层次、更广阔视野、更多维度进一步研究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有关邓小平发展哲学研究的四个重大理论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索。作者认为:(1)邓小平发展哲学是对全球发展经验和发展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和核心纲领,是当代化、中国化、实践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2)邓小平发展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关于“发展的合理性问题”;(3)“如何实现合理地发展”构成了其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她展现为八个方面、三大重点;(4)邓小平发展哲学在全球发展观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行政哲学的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行政学的视角,考察邓小平的领导艺术及其理论特色,主要包括长远的战略性,强烈的务实性,辩证的统一性,全面的开放性,深刻的人民性,独特的创新性等内容,以期深化对邓小平行政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发展哲学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邓小平哲学归结为时代的发展哲学,主要理由有三:第一,从研究对象和形成过程来看,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是新时期最大的实际问题,一切其它问题依此而展开并成为这一问题的一个侧面或阶段。发展的本质及其最一般规律是什么,邓小平哲学正是在回答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起来的。第二,从主要内容来看,“发展”是邓小平使用频率最高的范畴,他在三卷中曾750余次提到了“发展”,并对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如发展本质、发展道路、发展动力、发展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择斗争哲学作为自己的行动逻辑,不仅是由于受到了苏俄马克思主义者崇尚斗争哲学的理论影响,也是在实践中克服中国传统中庸哲学的消极影响和改善革命行动效率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未能将斗争哲学转换为和谐哲学,与未能成功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转换和对矛盾斗争性的地位与作用的误读有关。邓小平强调安定团结与反对"大民主"的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行动逻辑上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过渡的关键性环节。倡导和谐哲学,是中国共产党对政府公共职能问题与执政党群众基础问题进行科学认识的必然结果。和谐哲学体现了一个成熟的执政党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西方政治哲学从柏拉图开始,就有自己未曾中断的理论传统。我们在研究政治哲学时,常从西方政治哲学着手,西方政治哲学的思维模式被认为是政治哲学的经典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比较侧重理性与逻辑,邓小平政治哲学在思维模式上走出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那就是灵活运用哲学方法,侧重实践,突破了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对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 ,其中最重要的哲学创造是 :关于马克思主义原则与社会主义本质的统一论、社会改革开放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和“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论。邓小平的哲学创造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任何理论都有其哲学基础 ,邓小平理论也不例外。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从根本上说 ,就是邓小平倡导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基础的最新概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对于我们科学的把握和运用邓小平理论并发挥这一理论的巨大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知识、人才在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邓小平人才管理哲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阐述了邓小平对知识分子社会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和对人才管理的理念以及对人才管理、发展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并深入剖析了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5.
试论“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的课题。这一课题以邓小平的政治理念为对象。“现代化 :最高的善”是邓小平政治哲学体系的第一原理。辩证法是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实践观点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正是在实践中他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哲学实践观的理论渊源,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展开论述的以感性实践为核心的"新唯物主义"。本文试图仅从四个方面阐述其理论渊源并由此彰显邓小平实践哲学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对历史哲学的模糊认识,我国哲学界普遍存在着对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不够重视的现象。其实,邓小平的历史哲学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其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历史发展规律的特点以及唯物辩证法等方面分析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邓小平教育改革理论的哲学基础、政治方向和核心内容这三个方面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是邓小平教育改革理论的基本哲学依据,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邓小平构筑了他的教育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即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为教育改革的根本前题,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教育为主线,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要确保教育投入;教育是四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承认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尊重知识分子,尊重教师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智慧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之所以能复兴于当代的最根本秘密,他的哲学智慧,在当代中国走上现代华新路的过程中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本质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走自己的道路”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民族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时代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找到了重要的发展动力;“要照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方法论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创造性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创立了独特的行为方式;“三个是否有利于”是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实践特征,它为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指明了判断人们思想观声、和社会行为的评判标准。在对上述问题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智慧既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又是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的指南和活的灵魂;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总体构思,就是一部渗透着邓小平同志哲学智慧的历史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