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凯 《秘书之友》2007,(1):33-35
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互相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相似文献   

2.
<正> 联合行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级机关就需要共同办理的事项,按照有关规定联合制发公文的行为。在市县及乡镇,特别是县级机关,由于一些部门对联合行文的总体原则、具体要求等把握不准,联合行文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突出表现为“四多”: 一是联合行文的数量多。在实际工作中,联合行文作为几个机关共同传达政令、指导工作、沟通信息的  相似文献   

3.
“签发人”标识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中,上行文的一种特有标志之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标准》)“式样”一节中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首页版式的两种式样,其中上报公文首页版式图3附有“签发人”标识。带有“签发人”标识的首页版式式样,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上行文格式”。对于“签发人”的使用规范,《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为“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  相似文献   

4.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请求批准有两个不同行文方向的文种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5.
公文写作有一定规律可循,公文对应文种的行文规范便是其中的规律之一。关于公文对应文种的行文规范问题,笔者在《公文写作逆释答疑300题》及《公文标题拟制技法与病例评改》两著作中都有所强调。之所以反复强调,是因为遵循公文对应文种的行文规范,对于实现各级机关公文的规范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政府议案是上行文还是平行文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从行文方向来看,公文有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之分,那么政府议案究竟属于哪一种呢?第一种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很明显,请示的主送机关是上级机关,行文的目的是要上级机关答复其请示事项。那么,上级机关应以何文种答复呢?《办法》规定,“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可见,对下级机关的请示只有上级机关才有权以“批复”答复。然而,上级机关有时不以机关名义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而是授权其办公部门或所属职能部门代为回复。于是,在公文实践中回复请示时出现了三个文种,下面我们试举例说明。例一: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调整安庆市部…  相似文献   

8.
《秘书之友》2014,(1):41-41
栾照钧在《秘书》2013年第9期撰文指出,关于文种“函”公文著作中时有“上下级机关也可以直接用函行文”“函有时也可以用于上行文和下行文”的观点,这是对行文关系乃至公文处理法规的曲解。  相似文献   

9.
对于机关公文中的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虽然《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中都有明确规定,但在日常行文中仍有许多人模糊不清。本人结合多年的公文核稿经验,现对这一问题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四章“行文规则”第二十二条规定:“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公文呈送领导个人的现象十分普遍.各种各样的“亲启件”随处可见。那么,究竟公文该不该呈送领导个人呢?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泛行文及其文体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公文的行文方向划分公文的种类,是对公文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长期以来,很多关于公文写作的书籍都依据行文方向,将公文划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三种类型。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发送给下级机关的公文,  相似文献   

12.
发文字号常见病误分析及纠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文字号是公文格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对发文字号的编制均有明确规定,即“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相似文献   

13.
《当代秘书》2001,(3):8-11
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是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它的发布施行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向法制化迈出的重要一步,对新形势下推动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就《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修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成小军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4.
<正> 在1993年11月21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施行6年半之久的今天,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又新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新《办法》将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办公部门及成千上万公文工作者的一件大喜事。因为从2001年1月1日起,人类将跨入一个新的世纪,在进入新世纪的时刻,我们将用新的公文法规来指导我们的公文处理工作。开创公文处理的新纪元,焉能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党政机关公文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及其文书处理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等三个公文处理规范性文件,使机关文书处理工作日益规范化,维护了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发挥了机关公文的应有效用。  相似文献   

16.
王永春 《领导之友》2014,(12):46-48
正《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正确使用发文字号是规范公文写作的重要方面。发文机关代字(以下简称代字)是发文字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机关代字与发文性质代字构成;机关代字又由机关代字与机关职能部门代字构成;发文性质代字,常用的有"发""字""函""呈""复""报""电""文"等。编制发文字号,关键  相似文献   

17.
张宇 《秘书之友》2007,(3):24-25
上行意见是下级机关以“意见”的形式就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向上级机关“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请求上级机关“作出处理或者给予答复”。由于中央办公厅的《条例》和国务院的《办法》对意见的适用范围规定得比较原则、笼统,因而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都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与混乱。  相似文献   

18.
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格蓟),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首页的两种版面样式,其中带有“签发人”标识的首页版式习惯上称为上报公文的首页版式,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上行文格式”①。《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渤(以下简称协法》)对于“签发人”的使用作了明确要求,《格式》也对...  相似文献   

19.
杨戎 《秘书之友》2007,(6):16-17
行文中的“内外有别”,是指行文需要区分对外行文和对内行文。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实际行文中的许多内外不分现象熟视无睹,这给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准确理解和运用对外行文和对内行文方式,有利于依法行文和规范行文。  相似文献   

20.
<正> 在1993年11月21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基础上,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并于200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这是本世纪初我国行政机关公文实行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办法》的修订过程以及修订内容,都着力维护和保证公文法定效力作用的发挥,对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及时、准确、安全地处理公文,提高公文处理工作效率和公文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公文处理工作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